第一百四章:日月重光

字數:4451   加入書籤

A+A-


    撰抄公文信件並沒有耗費多長時間。
    唯一費事的也就隻是繪圖而已。
    對十人中繪圖手藝最好的錦衣衛林旺,想要完全複刻朱由檢用各種筆墨詳細繪製的那一張張圖樣與圖紙也極為艱難。
    什麽三視圖,內部布局結構圖,眾人是看的一頭霧水。
    但花了整整兩天的時候且手段齊出,好歹是弄出來了。
    繪出的圖樣複刻程度相當高,和原本唯一的區別就是原本是圖樣和文字在一頁上,錦衣衛複刻的版本是文字圖樣單獨分頁,但也都標注了編號來區分。
    隨後,這些副本與原本就被錦衣衛裏三層外三層包裹並蠟封好,擺在一眾錦衣衛麵前。
    和這些文件一起擺在桌子上的,還有一個倒扣的骰盤。
    “海上的事兒來時我們哥兒幾個就聽鄭家船老大說的透透的,他口中那是千難萬險,稍微倒黴點就會死無全屍葬身大海。
    咱們兄弟運道挺好,來時那是一帆風順,但這次南下,丁有布暫時離不開,隻有我們兄弟做主掌舵,能幫襯的也隻有幾個勉強會說點漢話的盜匪。
    局麵不可與往日混為一談,路程就算風調雨順也難保不會出現意外紕漏,所以......咱們抓鬮決定誰上船。”
    尤守龍在十人最是年長,所以拍板做了決定。
    眾錦衣衛也是沒啥意見。
    所謂風險,他們這陣子在朝鮮也經曆許多,那些個山賊水盜可不是一見麵就能乖乖聽話的主。
    就算龍嘯火在手,那也是時時刻刻在刀口舔血。
    更別說留下來的人要繼續在朝鮮經營金有布海賊團。
    如果朝鮮水師知道這個冉冉升起的海上新星組織內一門大炮都沒有,那戰船立馬就得開過來了。
    而對朱由檢來說。
    海賊團?
    也是個不錯的主意,畢竟他想要的隻是一個常駐朝鮮海岸的,能夠與大明聯絡的據點。
    據點能夠移動?或許還能創造出不菲的收入?
    那就更好了。
    片刻之後,抓鬮結束了。
    眾錦衣衛自李家地窖魚貫而出,正巧回家李承文急忙迎了上去。
    這幾日錦衣衛們大都在地窖裏忙活,不讓任何人進去,家裏一口鹹菜都吃不上,更主要是的,兄弟倆正等著請示命令呢。
    那位將軍送離他們時除了把交易和贖買的章程訂好之外,也沒有說什麽必要細節。
    隻是說朝鮮事務都交由身處朝鮮的錦衣衛定奪。
    可兩人帶著皮貨與大量對黑旗諸部落吸引力不是很大的金銀珠寶首飾什麽的抵達陽德縣之後,錦衣衛們正巧進入了地窖。
    “諸位大兄,之前我那書信......”
    才迎上去,尤守龍徑直擺擺手道:“我抽空看了,帶來的貨物全數發賣後,你們李家可取其中三成利,剩餘的留著我們要照著陛下的指標按需購置。
    至於贖買方麵我們不打算多管,你們唯一要注意的就是絕對不能大張旗鼓,要價方麵由你們定,隻要保證正黑旗那邊得到應得的那一份就好。”
    “讓開。”
    “哦哦哦......是,是。”
    看著一眾錦衣衛輕甲佩刀的樣子,已經從老爹口中對錦衣衛近來作為有所了解的李承文急忙退開。
    這又是要去幹什麽大事兒?
    不會又是搶大炮吧。
    挺好的。
    咱們朝鮮的大炮放著也是放著,拿去前線打清虜還能救回來更多的被擄掠之民。
    就連老爹都是這麽說的。
    自從父子三人再見,互相通氣之後。
    李世晉這才恍然大悟。
    難怪錦衣衛會出現在朝鮮!
    原來是咱們朝鮮還隻是盤算著要不要背刺清虜的時候,大明已經親自來背刺了!
    如此,之前的一切都說的通了。
    作出此等決策的人的大膽也智慧也讓李世晉整個人都為之戰栗。
    是了。
    朝鮮雖不得不歸降清虜,但對大明仍有一片苦情與忠心!所以這些錦衣衛才會來朝鮮尋求助力!協助大軍後勤!
    但朝中奸妄橫行!滿是清虜耳目!所以不可明目張膽的尋求合作!
    所以......日月重光就在眼前!?
    這般腦補之後,李世晉又是見到了被倆兒子從黑旗堡內接回來的朝鮮人。
    雙方一對身份,果然是七年前某某縣的地方權貴。
    一番抱頭痛哭之後。
    李世晉毅然決然的作出了決定!
    在錦衣衛還在地窖裏死磕圖樣時,他一手一個按在倆兒子的肩膀,在李家祠堂震聲道:“昔日虜陵轢中國,我國首被其禍,李家世代多受國恩,亦受神皇再造之恩!今吾感念天時!正是日月重光之時!李家當奮勇爭先!為天下一報!”
    (神皇指明神宗。)
    此言一出,李承文與李承善兩人熱血直衝大腦!
    “父親是要!?”
    “自今日始!我李家當傾盡全力協助明國大軍!掃盡腥膻!澄清寰宇!”
    “掃盡腥膻!澄清寰宇!”
    三人環抱一團,於祠堂高呼。
    可惜這一份忠誠,身處黑旗堡內的朱由檢並不能很好的感受到。
    他的心思全都放在建奴身上。
    就連羯拉瑪帶來的兩個很是青春活力的野人妹妹都沒有心思去多看一眼。
    “遷都之事板上釘釘,建奴俘虜當中多有關於遷都的議論,雖然這些議論不出自上層決策,但也可見建奴南下之心,一個個都渴望著明國的繁華富貴......”
    呢喃到這裏,朱由檢不由帶著點自嘲的嗤笑一聲。
    不得不說這繁華富貴卻也是實打實的。
    即便是闖賊即將兵臨城下的那段日子裏,京師內總是有幾個坊市是燈火通明人聲鼎沸,說是酒池肉林也不為過。
    以前的他很少出皇城。
    偶爾夜裏站在皇城城牆上往外看一眼。
    那股子熱鬧的勁兒,就能為當時的朱由檢帶來一點點自信。
    多鼎盛啊,瞧瞧裏頭的人多快樂啊。
    是朕的功勞。
    ......
    這紮人的記憶讓朱由檢有些不適,轉而搖搖頭回到眼前。
    “遷都之後,便是大遷徙,全族遷徙。”
    若這次遷徙完成,那麽根據朱由檢腦中的記憶,遼東地區將隻有隻有海城,遼陽,沈陽三處城市稍微留下了較多的人,還能勉強有一個縣的規模。
    其餘本就小些的城鎮諸如蓋州,鳳凰城,金州之中,剩下的軍民可能隻有數百人。
    最後剩下“荒城廢堡,敗瓦頹垣,沃野千裏,有土無人”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