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六章:軟柿子

字數:4215   加入書籤

A+A-


    而所謂倭寇。
    其實這類盜匪內部拆開來基本都差不多。
    諸如哥薩克也是以地區分類,山賊也是按著各自盤踞的山頭劃分地盤。
    若是在大明沿海,那倭寇裏頭基本也就是大明沿海的居民。
    若是朝鮮沿海,那倭寇裏頭就是朝鮮人居多。
    隻不過相比起大明底層,朝鮮底層由於上升通道完全封死,導致朝鮮的賤民和匠奴鋌而走險落草為寇的幾率遠遠高於大明乃至於日本下層百姓。
    倭寇的起源又是日本的流浪武士,武裝商人,以及活躍於大明,朝鮮,日本三方的水上勢力。
    所以單從倭寇整體來看,裏頭人最多的其實就是有著地理位置與文化加持的朝鮮人。
    但如今有之前的招安案例作保,朝鮮方麵更是派遣不怕死的使者上到可以說的倭寇大本營的對馬島宣告文書。
    在倭寇裏頭眾多膽子大的前來試水過後,大片想要尋求招安的倭寇就奔著盛京來了。
    至於朝鮮為什麽會如此賣力的協助正黑旗......
    不用自己出錢出地出糧出兵就可以削減倭寇實力。
    同時大量的朝鮮人在正黑旗內部為官為民,這也能幫助朝鮮掌控正黑旗內部的情報。
    甚至朝鮮內部還有因為正黑旗內部朝鮮人實在過多,導致有官員進言可通過那些朝鮮人掌控正黑旗的說法。
    總之,對朝鮮來說這都是無本且血賺的買賣,不做白不做。
    他們是巴不得正黑旗內朝鮮人越多越好呢。
    這樣才能勉強從一大群因為朝鮮製度而背棄朝鮮的賤民裏找出一些對朝鮮心懷尊崇的人。
    至於吸納大量外來人口導致原本的黑旗部落偏離核心什麽的。
    朱由檢自然不會容許。
    咱大清有京營八旗,正黑旗也有以黑旗部落為首的黑旗京營。
    自盛京一戰後繳獲的大量武備都填進了這京營。
    且眼下雖然朱由檢本身對外名義上是王侯,沒有封王的權利,但黑旗諸部落中諸如羯拉瑪,博多克什,納泰等大部落的首領,都被賞賜了盛京城內的王府宅邸。
    其中還夾帶了一個穀依奇,算是作為諸多黑旗小部落的代表住進了王府宅邸之中。
    而諸部落的大片封地更是圍繞盛京周邊,取代了之前的諸多蒙古八旗。
    這一番操作下來,黑旗諸部落一個個就跟做夢似的住進了盛京。
    穀依奇部落的兩百多個人連王府都填不滿呢,一個個杵在與他們格格不入的王府裏頭,根本沒想到短短兩年多的時間內他們的身份地位還有生活環境會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
    黑旗城裏的生活都還沒有完全適應過來呢。
    如此待遇,要說黑旗兀兒特冷落了他們,那所有首領估計都不樂意。
    但也因此。
    黑旗諸部的首領們現如今更是關心朱由檢的生育問題了。
    “本來就是艦船上拆卸下來的大炮,搬上船為水軍所用該是沒問題的,但水師的軍紀問題一定要好好整肅,該殺就殺一些,龍嘯銃彈藥也不用節約著,盛京城方麵如今能生產一些。
    但首先水師得先將海參崴一帶管控好,且負責管控海參崴的水師最好不要摻雜太多倭寇,除非這些投誠的倭寇成為旗丁至少三月以上......若是人手足,一年最佳。”
    “嗻。”
    拍拍手邊粗陋木船的桅杆,朱由檢麵上愁色上湧。
    即便占領盛京後正黑旗接收了部分前大清八旗水師的船隻,如今更是有大量投誠倭寇的船隻也加入了艦隊,但放眼看去,這停泊在蓋州城沿海的船隊依舊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
    臭魚爛蝦。
    得虧是大清八旗水師現如今正在山東,主要兵力也是上岸協助防禦南明北伐攻勢去了,不然真開過來,這新立的黑旗水師可能就得被一戰覆滅了。
    不過現如今正黑旗海上局勢也不能這麽算。
    真要算起來,重歸大明膝下的朝鮮,還有大明水師,都是黑旗水師的友軍。
    三合一之下,大清八旗水師才是劣勢的一方。
    隻是這份優勢在朱由檢看來虛的可怕。
    特別是對正黑旗來說。
    如今勢頭正盛,且名義上是女真人政權的正黑旗,作為大明的隊友可絕不是什麽好選擇。
    特別是南明。
    朱由檢對這一塊兒那是相當了解。
    畢竟如今粘杆處得以混入大明錦衣衛,諸多山東方麵乃至於大順方麵的戰局他也是了解了一番,對於大明朝堂中的一些個聲音談不上心知肚明,那也是了如指掌。
    隆武對滿清的天然仇恨使得南明對滿清持續用兵,對其他造反勢力出手甚少。
    但持續了兩年左右,隆武終究是壓不住階級仇恨的。
    他視滿清為眼中釘,可南明朝堂之中,乃至於南明所有的地主士紳,最為仇視的卻是大順和大西政權。
    對滿清反倒持著頗為親和的態度,特別是滿清在順天府施政時與兩夥反賊之間截然不同的表現過後。
    現如今南明北伐之戰又受挫,朝中要求將進攻方向轉向闖賊的浪潮已然洶湧似海。
    又因為四川的地理位置原因,南明朝中也開始主張讓鄭成功由重慶轉移進入湖北,配合攻擊闖賊。
    甚至之前被隆武強壓擱置的‘聯虜平寇’之說也重回堂前,且這次以史可法為首的官員把章程立的更為細致。
    通過吳三桂和清朝達成議和,聯手平滅闖賊,然後專注北伐,聯合朝鮮與占領了盛京的平西王鎮壓建奴,收服舊都,最後再收拾四川。
    這般說辭加上對闖賊發兵的政治正確,隆武難以拒絕,也沒有多少拒絕的意思。
    與此同時。
    大順軍同樣在反攻時失利,沒能收複太原城。
    而在與清軍多次對抗中覺出經驗的大順軍發現啊......
    還得是大明好打啊!
    於是大順朝中,關於‘乘舟東下,直取南京’‘據湖廣以抗奴’的說法大肆興起。
    大夥兒都想挑著軟柿子捏。
    而咱大清嘛。
    盛京一戰失利過後,大清陳兵錦州以西,看其兵力調動,暫時並無北上收複盛京的意思,估計大清朝堂內部收服盛京的說法叫囂的很厲害。
    但一個個隻要稍微有點腦子,就知道最符合大清利益的是在李賊與大明之中,也挑出一個相對柔軟的柿子作為目標。
    而對於占領了盛京的黑旗野人......
    多爾袞發現。
    有長城與關隘可供防守,特別是防守一個從以往經驗來看沒有太強攻堅能力的敵人,還真是一件美事。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