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七章:吳三桂,堂堂入場

字數:4574   加入書籤

A+A-


    事實證明他們的選擇是對的。
    黑旗水師登陸作戰成功,且在被驅逐討伐之前大淩河城邊告破,黑旗軍從陸地跟進,使得小淩河城被水路合圍,甚至再往後的錦州也能享受到這個待遇。
    如今的小淩河城壓力不是一般的大。
    博洛也隻能將錦州方麵兵力抽調至小淩河城,並時刻確保兩城之間道路的暢通。
    如此,正黑旗在小淩河城下擺開陣勢,然後就遭到了小淩河城的炮擊。
    有之前放任黑旗野人挖溝結果導致城牆被一頓狂轟濫炸的經驗,鼇拜這次為了拖延時間等到援軍抵達,不惜讓麾下烏真超哈把炮擊的範圍直接拉滿,理論射程也得來上兩發!
    重炮隔著二裏地就開轟。
    我鼇拜就不信了!你還能挖出二裏地溝不成!
    城外的溝我不挖了!免得壕溝被野人占了去!咱直接在城內布置巷戰設施!
    可惜鼇拜想岔了。
    朱由檢沒打算第一時間對小淩河城發起攻擊。
    而是將披甲人部隊留在了大淩河城修繕城防,並分兵進入了錦州北部的吐默特右翼旗,襲掠當地。
    當然,在小淩河城下挖溝的事兒也沒用閑著,由於錦州城距離小淩河城實在太近,錦州周邊也被黑旗騎兵包圍。
    博洛努力想要維持兩城之間的聯係,但兩城出兵後,各自被正黑旗遊擊將軍與新近歸降的兩千多黑旗漢軍擊退。
    黑旗漢軍歸降之後的第一戰十分賣力。
    正黑旗也是大明麾下,咱這也算是重歸大明了。
    唯一不好的點是本來以為頭上的辮子也算合群了,可一轉眼發現頭上的辮子反倒讓自己成了異類。
    怎麽正黑旗裏頭的漢軍不用剃頭的啊。
    先不管剃頭的事兒。
    正黑旗也發餉銀啊,升了旗丁還在分田地,唯一可惜的就是分到的田地不能賣,隻能留著自己種地。
    那咱必須對得起餉......對得起皇上和黑旗王爺啊。
    而有了大規模的前前明軍,前綠營,現任黑旗漢軍,朱由檢也將之前軍中使用率高,但作戰表現不甚良好的火器營削減,多出來的都火器配發給了綠營。
    黑旗烏真超哈出現了。
    朱由檢麾下錦衣衛看他們很不爽,看著他們歡天喜地的把大明三辰旗明晃晃的舉起來,麵上冷色肉眼可見。
    朱由檢見了也隻是叮囑一下不可苛待這些歸降的漢軍。
    從這些忠貞的錦衣衛眼裏看來,這些漢軍可是反複無常了。
    可在朱由檢看來......他們挺可憐的。
    “陛下,有信使以飛箭將密信射向我軍哨探。”
    一聲報告,焦伯慶將一封被拆開過的信件呈遞了上來。
    “怎麽被拆開了。”
    “那哨探不識字但還是拆開看了看,微臣已經將他給扣下了,信使方麵已經派人去追了。”
    “怕是追不上,看這樣子估計也是之前那漢官,沒有追擊的必要了,若是追到了反而多事,消息漏過去咱們還少個暗線。”
    朱由檢聞言點頭輕笑著接過信件查看起來。
    果不其然,這是之前那不知身份名姓的京師漢官送來的,之前說是滿清京師方麵一旦有什麽風吹草動就會立刻送密信過來,但這密信來的卻是有些遲了。
    這信中也說的明白。
    京師因為大舉動兵戒嚴了,安全起見所以關於博洛與鼇拜的事兒沒有送信,但這一次密信的主人也是送來了些情報的。
    吳三桂出山海關的事兒朱由檢確實不知道。
    而這密信中最重要的信息,卻是密信主人隨口提了一嘴的潼關方向。
    因為阿濟格連戰連捷,算是有效破解了因為戰壕導致的攻伐艱難,所以滿清朝中就此又找回了些暴揍順軍和明軍的自信。
    由於潼關三軍對峙,誰都不敢輕易大張旗鼓的動手,各自盤算著對策。
    可滿清朝中野心勃勃,對黑旗野人失利不算啥,咱們對上南明和李賊還是打的很輕鬆的,所以滿清朝中盤算的方向是想要在潼關一戰重創乃至覆滅李賊大軍和明軍!
    密信主人對此多少有些調侃譏諷的意思,認為滿清有些不自量力。
    可朱由檢看了神色卻嚴肅起來。
    清初期的戰鬥力是有保障的,特別是滿清北部對火器的重視,對火炮的運用,已經漸漸與明軍和順軍拉開了不小的差距。
    阿濟格也是敢打敢拚。
    若是以南明的性子,大決斷若是出現失誤,那麽兩國還真有可能被滿清重創,甚至滿清坐地變成漁翁都有可能。
    可惜相隔甚遠。
    這信件到遼東,估計潼關已經開打了。
    朱由檢也隻能放下密信,正打算就吳三桂即將抵達遼東之事改變戰術部屬時,外頭郝涯也是舉著一封被完好的信件進來了。
    “額真,箭書密信。”
    又一封?
    帶著點疑惑把信件接過來,朱由檢打開一看。
    謔!好家夥。
    這封密信直接就是用滿文寫的,雖然沒有道出姓名,但直白的道出了自家的來路。
    葉赫那拉氏。
    單就這個姓氏,就值得朱由檢看下去了。
    葉赫那拉氏,愛新覺羅氏的世仇,後因站隊大明為努爾哈赤所吞並,導致後續該氏族在後金與滿清中的地位都屬於偏低的一類。
    該氏族首領尚且還能混個四品官,得個散爵當當,底層日子就不是很好過了。
    而能拿得出一手滿文好字的。
    想來也是葉赫那拉氏的高層了。
    是誰不好斷定,但這信件的內容嘛,就很耐人尋味。
    與之前的密信內容基本一致,但細節相對更多,比如吳三桂兵力,軍中兵員大致分類,各部由誰誰誰率領都有在密信之中。
    甚至後勤糧草部署與數量都有。
    吳三桂還沒來呢,這底子就被漏了個一幹二淨。
    而這葉赫那拉氏密信背後的主人在透露情報之後,表示了下自己對正黑旗旗主兀兒特的欽佩,並表示若正黑旗若取得錦州一戰的勝利,那麽葉赫那拉氏還會有大禮送上,以表誠意。
    朱由檢看完了也不免一挑眉頭。
    該說不說,葉赫那拉與愛新覺羅的愛恨情仇可是老黃曆了。
    如今葉赫那拉氏高層居然還有反叛之心,隻能說滿清崛起太快了,一些仇恨源頭暫時還沒死絕,使得仇恨依舊在傳播。
    當然,愛新覺羅氏對葉赫那拉氏族的打壓限製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但既然這密信後頭的葉赫那拉氏族人能送來如此詳細的情報,那麽和之前的漢官也算是相輔相成了。
    “收著吧,讓哨探往山海關方向走一走,遣遊擊將軍曾力出擊,攻廣寧前屯衛。”
    “嗻!”
    這邊一聲令下,正黑旗往山海關探去。
    另一邊,吳三桂也抵達了秦皇島山海關路永平衛。
    自一年多前離了山海關,跟著大清攻擊京師,退闖賊,而後南侵......再見到熟悉的光景,使得坐在戰馬上的他生出恍惚之感。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