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一章:好日子快來了

字數:4324   加入書籤

A+A-


    朱由檢想想也是。
    國王死了,世子即位,算賬的事情估計得往後拖延,不然一個國家總得要點麵子。
    就算不敢直接朝著正黑旗吼,那依著朝鮮的性子,向大明告狀是肯定的不能少的。
    而這其實也隻是原因之一。
    李淏即位的同時還被那‘各取所需’四個字給嚇到了,暫時不能也不敢搞什麽興師問罪的操作。
    朝鮮朝中倒是有叫囂向大明告狀的。
    但隔著大海,大明的回信還得等一段時間,要罵正黑旗兩句吧,大明也得派人慢慢渡海而來。
    更別說現在大明敢不敢派人來指著朱由檢鼻子罵還是個問題。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原因。
    是利益鏈形成了。
    巨大的蛋糕被鼓搗了出來。
    正黑旗掠奴之後,關內大明北伐的功夫。
    朝鮮北方並未被掠奪傷害到人身安全的地主士紳販奴活動搞的熱火朝天。
    從南方販奴然後轉送至黑旗國鴨綠衛,利潤至少是一倍,路上還能讓奴隸扛著商品貨物趕路,這一份利潤還得另外算。
    黑旗國那邊的買主還多以金沙和金子結算。
    這錢掙的,跟天上掉下來似的。
    誰看了不眼紅。
    國王李淏自己都忍不住往裏頭插了一腳,近年天災人禍的災民饑民留在國內也是死,賣過去還能安插間諜在裏頭。
    問罪?
    那這比從大明轉賣白糖還掙錢的生意還幹不幹了?
    總之先賣上一陣子再說。
    這錢正好助力他進行軍事改革。
    就這樣,劫掠之後,反倒是給正黑旗打開了一條穩定提供奴籍人口的商路。
    如今的鴨綠衛才剛剛紮上一大堆帳篷,紮了個木牆籬笆。
    邊上的人市反倒是紅紅火火,大帳篷立起來就成了客棧,鋪子,勾欄,酒館什麽的,可以說是興旺一時。
    剛到傍晚時分,人市裏頭就開始準備火把了,到了晚上除了有兵丁巡邏外,人市徹夜不休。
    一眾前來買奴的旗丁說著閑話遊走期間,在惡臭的空氣裏溜達,道路邊上是大片或關著人,或空置的木籠子。
    “不成哦,今天送來的一個壯實的都沒有,幹點重活都費勁。”
    “拿去淘金沙可以。”
    “嘿說起淘金沙,前兩天夾皮溝那邊的官司聽說了嗎,有奴隸私自藏金被發現了,給打死了,官府都沒管!結果奴人司來了!判主家打五十大板啊!您說說這像話嗎!”
    “不是鬧起來了嗎?”
    “鬧到盛京了都!據說上頭好多章京都不滿意這個事兒,哪有打死個奴隸就把主人往死裏打的!”
    在朱由檢的敦促下,奴人司正在飛速擴張。
    旨在杜絕奴隸在內部造反的組織,短期內成為了奴隸們心心念念的保護傘,吃不上飯找奴人司,被打的狠了找奴人司,被無辜打死了也有奴人司來管。
    亂殺奴隸的被處罰後會被奴人司沒收麾下奴隸,奴隸使的不得意了也可以直接賣給奴人司。
    當然,殺奴之後交點錢還是能通融一下的。
    因為奴隸群體的愈發龐大,奴人司在極短時間內成為了正黑旗內舉足輕重的部門。
    “希望王爺能給改了吧!”
    “王爺向來聖明!那肯定得改!”
    說話間旗丁丟了手頭小半個餅,頓時一隻滿是汙垢手就探出木頭籠子把餅子抓了去,身無寸縷,小腹還微微鼓脹的女人一把將餅塞嘴裏,在外撒歡的黃狗遲來一步,憤怒的朝著籠子裏的女人怒吼。
    “畜生玩意兒!”
    一隻大腳過來猛的踢開黃狗,在黃狗的哀嚎聲中,三名旗丁停在了籠子前。
    “這個多少錢!”
    一聲吆喝,不遠處坐著喝茶的奴隸販子就趕緊湊了過來連說帶比劃的用女真話道:“十兩銀子,或是二兩金沙!”
    旗丁勃然大怒,指著女人肚子道:“帶著崽子的你狗日的要這麽多!最多一兩金沙!”
    “不不不。”販子連連擺手道:“是胖,胖!”
    “你個狗日的!”
    旗丁揮拳,奴隸販子便慘叫一聲拔腿就跑。
    一人去追,剩下倆人還是守在籠子邊上。
    “趕緊帶走唄,還掏啥。”
    “不給錢壞規矩,鴨綠衛和奴人司會查的。”
    朝鮮旗丁掏出一兩金沙放在木籠子上,邊上人就笑道:“又救下了一個朝鮮人啊。”
    “不是救,是看她帶著崽子,想起以前的婆娘了,我婆娘當時就是帶著崽子被賣出去的。”
    “之前說是想起鄰居了,再往前是想起青梅竹馬了,下回可別想起爺奶了!”
    朝鮮旗丁用短刀割開籠子上的繩結,朝著裏頭女人道:“跟著我走,能吃飽飯,勤快一點,我就讓娃子認我當幹爹。”
    邊上旗丁用蹩腳的朝鮮話笑道:“你有福了!鄭哈其是大善人哩!還是拔什庫!”
    調笑的旗丁乃至很多朝鮮人都不在乎這些朝鮮奴隸。
    就連那些原本是奴隸的也一樣。
    因為他們是奴隸,所以在他們成為主人後,自然更清楚作為主人該如何對待奴隸。
    能在翻身後繼續以站在奴隸人的立場思考的人,很少。
    更別說在他們的世界觀內,或者說在這個世界所有人,包括所有的奴隸的觀念之內,正黑旗都是一個慈悲且進步的地方。
    居然在政權穩定,百姓富足,國力強大的情況下,給了奴隸人翻身的機會。
    “能過來就是有福氣的。”
    “是這個理兒啊......鴨綠衛這兒殘廢越來越多了,一個個黑了心的把殘廢都往這兒拉,賣不出去扔了就走。
    趕緊走啊,得!來用我這包袱布遮一遮,拔什庫老爺您趕緊的,這個可是您自己的,咱們牛錄還要買十個下等奴呢!不然咱們可就得天天下地了,成鄉下腦殼兒了!”
    旗丁扯了包袱布給那朝鮮女奴遮身子,趕緊去喊還在追殺奴隸販子的同伴去了。
    輕語幾句安撫正千恩萬謝的女人,朝鮮旗丁隨後長出一口氣。
    心道苦命人應該大多都會被賣到這裏來,朝鮮賣的多了,剩下了奴隸少,主家讓幹活的時候也能多給口吃的。
    好日子快來了。
    他是這樣想的,大明是這樣想的。
    找到了突破口的大清安慰自己也是這樣想的。
    因為大明北伐而苟延殘喘的大順也是這樣想的。
    連嘎嘎賣人掙錢的同時軍事改革也漸漸順利的朝鮮也是這樣想的。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