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淺談王夫人

字數:1471   加入書籤

A+A-




    排除陰謀論不談,本人對於王夫人這個封建大家長的人物是欽佩且充滿敬意的。
    王夫人的身份很多,但不外乎這麽幾個,分別是兒媳(妻子),婆婆(祖母),母親(舅母,嬸母,姑母,嫡母,姨母)以及主母。
    先說一下兒媳(妻子),古代對出嫁女子的要求是孝敬公婆,順從丈夫。這一點王夫人做的極好,可以說無可挑剔,原著中賈母也是實打實的對王夫人誇讚過的。賈政和王夫人也算的上是相敬如賓,至於恩愛什麽的,肯定是有的,這個證據便是元春,賈珠,賈寶玉。
    再說一下婆婆(祖母),大兒媳婦李紈是個寡婦,按當時的社會來說,寡婦是受人忌諱的,可李紈的月例銀子卻是和老太太,太太持平,這其中若非王夫人仁慈,想必是拿不到的。
    最關鍵的是第三點母親,大夥兒也看到了後頭我並列了許多,這其中對應的人想必大家也清楚,我也不一一解釋。迎春這個二木頭從孫紹祖家回榮國府時,在王夫人麵前說的那番話便是佐證,從這一點不難看出王夫人其實對大觀園的一眾姐妹幾乎是一視同仁的,無奈孩子太多,加之偌大的賈府瀕臨末世,很多事她是有心無力。
    從人性的角度來講,真到了末世的那一天,她作為一個封建女性,可能最在乎便是賈寶玉,因為這是她僅存的兒子了,至於孫子賈蘭,那並非她的依靠。古代對女性的要求是三從四德,哪三從想必不用我說,明白的自然明白。至於旁人,她顧及不到,但這並非她心狠,而是無能為力。
    紅樓可憐的並不僅僅是那十二釵,千紅一哭,萬豔同悲,原著作者無論真意如何,其對他筆下的絕大都數女性人物都是喜愛的,反觀對男性人物卻是多有厭惡,這裏不做延伸。
    第四是主母,說到此處,想必很多人第一反應便是晴雯,其實縱覽整個繡春囊事件而言,當然包括後頭所引發的一係列的後果,我個人認為王夫人做的並無不妥。繡春囊的始作俑者是何人我不想細究,可在我看來,晴雯被趕有一半原因是因為她自己素日裏得罪的人太多,又恰好撞倒了槍口上。
    俗話說槍打出頭鳥,便是這個道理。但是晴雯敢於和惡勢力(王善保)做鬥爭,無奈勢單力薄,主子無用,可確實當得一個“勇”字,此處也不多贅述。
    以上四點便是原著中的王夫人的形象,而我在我所寫的書中,添了一個身份,那就是姐妹。薛姨媽之姐,王子騰之妹,我是以王家的視角來行文的,在我想來王夫人對王家是非常非常有感情的,否則也不會有如原著中薛姨媽進京時姐妹相見,情不自禁的描述。
    對古代女性來講,娘家的情況好壞是能夠很大的影響其在婆家的地位的,也正因為如此,才有了我筆下的這個王夫人,為了賈王兩家,也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更是為了寶玉的將來,處處算計的形象。
    正如我之前說的那般,王家人都是精於算計的,包括主角王攸。
    算來算去,終是一場空,終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