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回自嗟
字數:3133 加入書籤
待母女二人從震驚中回過神,王攸已將原本在屋裏伺候的疏影及兩個婆子盡皆趕了出去,隻因接下來的話她們不適合聽,哪怕幾人是石夫人的心腹。
王攸雙手合上通往外間的大門,而後轉身從容的看著母親和姐姐,笑問道:“如此,母親可還認為史家是姐姐的不二選擇?”
石夫人眉頭緊鎖,儼然是心思有所鬆動。
王攸並未乘勝追擊,而是半蹲下伸手將癱坐在地的姐姐王鸞拽起身,附言道:“姐姐也需三思才是。”王鸞隻覺茫然,不知所措的望向石夫人。
“其實我不認可史家,其實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也恰恰是這個原因,才讓父親他最終下了決定。”王攸再度將兩人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個兒的身上,腳步橐橐地踱著,直走到窗戶邊能透過琉璃窗看到跪在院子中的那幫人時,才堪堪頓住身形,不甚感慨道:“我怕史家非但助不了我王氏,相反極有可能會拖累我王家。”
“攸兒,這拖累從何說起?”
“不瞞母親,去年下秋我奉旨南下出任江南禦史,及至金陵地界時,遇著了史家三老爺忠靖侯。原本我以為忠靖侯出現在金陵地界是受賈家老太太的囑托對我一路照拂,直到後來忠靖侯乘船北上回京這段時間內我也從未懷疑過,隻因母親您寄去的一封家書。”
石夫人回想了片刻,而後肯定的點了點頭,表示確有其事。當初王子騰北征在即,雖早作書信寄去金陵,讓王子勝居中照顧王攸,但為了更加穩妥起見,又不得不將攸黛親事提前,以五千兩銀子作為小定之禮,換取史太君一封書信。
“娘,您覺得史家三老爺會傻到為了一封書信,為了一個從未謀麵過的,還不是他本家子侄千裏迢迢的前往江南,一路照拂嗎?試問他這麽做,對他史家有何好處?難道僅僅是因為我王家勢大,有意結好?他就不怕我折在江南?就算他料事如神,可我之去留終在聖意。故此,這位史家三老爺並非是為了我而出現在金陵,而是金陵有要緊事需他出麵,至於我不過是順勢而為。”
“要緊事”三個字狠狠的抓住了石夫人的心,並將這顆心提到嗓子眼。她意識到史家定是被人捉了把柄,甚至極大可能就壞在了這所謂的要緊事上。
“攸兒,你不必說了。娘是個婦道人家,無需知曉太多別人家的事。既然老爺他已經下了決定,我同意便是。不過你姐姐再不嫁人,隻怕就成了沒人要的了。”石夫人及時打住王攸,而後又道出自己的愁處。
“其實......”王攸不禁長籲一聲,歎息道,“其實就算咱們家想嫁,也隻怕現在除了天家之外無人敢娶,更不用說還得守上一年的國孝。”
王鸞咬著嘴唇,眼神始終飄忽不定。這女兒親事,一向是遵照父母之命,怎麽到了她這如此困難,不是這裏有顧慮,就是那頭出狀況,再過一年,自己便十九了,就算有幸嫁出去,可到了未來夫家後,又讓她情何以堪。
痛苦,後悔,迷惘,傷心,苦澀......
王鸞隻覺得口幹舌燥,心頭就像是被打翻的醋瓶一般,五味雜陳,難以描述。隻迷糊的感覺到淚水止不住地從眼眶中奪目而出,怎麽都止不住,她想遮麵躲避,可身子早已沒了氣力,索性緊閉雙眼,不敢與人對望。
石夫人瞪了一眼王攸,王攸自知分寸,便拱手告辭離開。
緊閉的房門從內被打開,一地的仆從聞聲齊齊抬起頭,在看到王攸的身影從裏頭走出時,刹那間就好似一鍋熱油中滴進了水,炸了開來。
告饒聲,磕頭聲,不絕於耳,可終究是無濟於事。
筆箐跟著王攸回到了青雲軒,一進院門,王攸便說道:“這兒你待不下去了。”
“大爺的話,奴婢明白!”
“紙岫你不能帶走,你家姑娘的病還沒好。”
“能等奶奶回家後,我再離開嗎?”筆箐麵露不舍的問道。
“依著你家姑娘的性子,我怕到時候你走不了。”
筆箐囁嚅的張了張口,可最終還是什麽都沒說,在回屋收拾了一番行李後,便按著約定趁著無人從王家後門出了府宅,坐上了一頂早已等候在街道口的兩人小轎,不知去向。
王攸斜躺在竹藤椅上,右手輕晃著鶴羽扇,他眯起眼睛張了張窗外頭的日影,又睨了一眼那掛在東牆的西洋鍾兩相比對了一番,許是覺得時辰尚早,又許是因在石夫人處為了姐姐親事耗了精神,王攸在連打幾個哈欠後,便鼾鼾睡去。
中途有伺候丫鬟進屋瞧見,也識相的退至門外,不敢驚擾。
不知睡了幾時,王攸被一陣說話聲驚醒。
“莫怨東風當自嗟。”
“及淩雲處尚虛心。”
王攸循聲望去,隻見一隻鸚鵡正在架上撲楞著翅膀,梳理羽毛的同時,不斷學舌道。
“你醒啦!聽她們說你睡了大半日。”
西照日頭已經斜下,從窗間照進來,滿室輝光,燦爛炫目。日影裏一個女子亭亭玉立,上身鵝黃交領,右襟處繡著一株芙蓉,下身一溜月白百褶長裙掩到腳麵,瓜子臉、罥煙眉、水杏一樣的眼中波光流閃,手裏握著一柄葡萄團扇正衝著王攸微笑。
王攸眼睛一亮,正是妻子林黛玉,當即一拍椅把從藤椅上跳起身,疾走至黛玉跟前,握住她的手笑問道:“你啥時回來的?”
“怎麽,大爺不希望我回來?”
“倒不是,隻是我怕這是個夢。”感受著黛玉手上傳來的真切柔軟,王攸嬉笑道:“昨夜枕邊無佳人,實難入睡。”
“呸!”林黛玉羞惱的啐了一口,將手掙脫出來,並拿出一絹絲絛擦拭掉王攸腦門上的密汗,相問道:“外麵那些人又哪裏得罪了你,這般折磨他們不說,還要將人趕出府去。”
王攸收卻笑意,解釋道:“他們皆是罪有應得,此外將他們趕出府是老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