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九回後患(上)

字數:3444   加入書籤

A+A-




    王攸從王子騰外書房回到內宅已是這日未時,他心不在焉的一人獨自在廊下來回踱步,且時不時長籲短歎,像是被什麽事給絆住了腳,一時拿不定注意。
    來往穿梭於垂花門的丫頭婆子見著他這副模樣,皆早早避開,免得觸了黴頭,落個被趕出府的下場。
    思索良久後,王攸選擇先去了壽華堂。
    畢竟前些日子因誅心之論,弄的前宅後院雞犬不寧,母親難免對黛玉心生不滿,就算沒有,也保不齊還有別有用心之人,趁機作勢,煽風點火。
    為絕後患,也是為了家裏安穩,王攸不得不去服個軟,認個錯。
    隻因王子騰要他明日一早動身前往長安縣一趟,這一來一回,外加辦事,少說要五日。
    王攸不是沒想過拒絕這份差事,可王子騰接下去的話卻迫使王攸不得不去做。
    “聖上讓你做太孫伴讀,你以為是一時興起嗎?還是你以為你們小夫妻二人能順利離京?兒啊,你把鎮府司的那幫人想的太簡單了。”
    “那長安縣......”
    “是為父替你爭取的機會,長安縣乃是京畿門戶,你務必要將此差事辦妥。如此,天子才會放心我王氏一門,才會放你離京。”
    “如果辦砸了呢?”
    “辦砸了,你就老實去殿下那當伴讀吧。”
    ......
    恍神間,王攸已步至壽華堂院門口,原本值守在門外的丫頭遠遠瞧見他,就急忙跑進屋稟報。
    其時,石夫人還在裏間躺在榻上睡午覺。小丫頭自然不敢驚擾,隻將事情說與疏影。
    疏影聞言,正欲起身出門迎接,不料王攸已經進了屋。
    疏影放下手中的扇子,又讓小丫頭站至邊角,免得冒失衝撞。而她自己則是挑簾將王攸攔下,道出個中緣由。
    “勞煩姐姐替我沏碗好茶來,最好是冰湃過的。”王攸頓足不前,笑著悄聲說道。
    “大爺還是在外間坐一陣吧,太太馬上就醒了。”疏影提醒了一句,還是親自出去給王攸備茶了。
    王攸把玩了一下放在槅子架上的漆器,又品了品屏風上的蘇繡圖案,無意間他看到了那幅對牌,不由心下一沉。
    少時,疏影從外頭捧了茶進來,端至王攸跟前。
    王攸呷了一口後,去了躁氣,反問疏影道:“今日太太心情如何?”
    “太太心情很好,午前的時候還去了東頭花園裏和信二奶奶賞花品茗,聽說中間還與眾人講了個故事。”疏影如實答道。
    “姐姐你當時不在跟前?”
    疏影一怔,當即答道:“奴婢當時受太太所命去了大奶奶那,是故沒在跟前伺候。大爺若是好奇那故事,我去叫暗香來,她知道的真切。”說著,便要回身出門去找暗香,然而此刻裏間傳來動靜。
    疏影歉疚的看了一眼王攸,折身進了裏屋。
    隻因石夫人醒了。
    “誰在外頭說話?”石夫人的聲音自內傳出。
    王攸起身步至簾子前,高聲喊道:“娘,是我。”
    石夫人聽見是王攸,瞥了一眼正打水的疏影。
    “兒子剛從前頭過來,見您在午憩,便沒打擾,適才聲音大了些您心裏別怪罪。”王攸又出聲道,同時也是替疏影辯解。
    “你進來吧。”石夫人將衣服扣子係上,喚王攸進了屋。
    王攸得了準許才打起簾子走了進來,他搶先奪過疏影手中的濕毛巾,殷勤的遞給石夫人。
    石夫人訝異的看著他,有些不解,“你是不是有什麽事要和我說?”
    “兒子什麽都瞞不過娘,不瞞您說,兒子明日一大早要出門去長安縣。”
    “去那做什麽?”石夫人一驚,但很快便意識到了什麽,“是老爺的意思?這麽說,你過來是想娘......”
    石夫人話音未落,王攸便回道:“兒子不是讓娘替我說情,父親的意思兒子最是清楚,而是此次前往長安縣勢在必行,一時說不準要幾日......”
    “原來你是擔心你媳婦,是替你媳婦來我這說情來了。”石夫人算準了王攸的心思,“怪不得世人常說‘有了媳婦忘了娘’,一點都假不了。你放心,她比你懂事,這不連對牌都給還過來了。”
    王攸隻幹笑著,一時不知如何作答。
    “對牌你拿回去。你應該比我這個做婆婆的更懂她,你媳婦那個人不能閑著,閑著就容易多想,多想就容易生病。娘對她隻一個要求,就是別拖累了你。”
    看似是一個要求,可卻是極難的。
    何為拖累,要做到怎樣才叫不拖累。
    在包括石夫人的許多人看來,王攸注定是要腳踏青雲,乘風而上的,所以坐在王攸身邊的那個位置上的人兒也必須是要獨當一麵的。
    林黛玉出身清貴之家,又是探花之女,雖說怙侍雙亡,對王攸裨益有限,但換個角度看,未嚐不是個塊能讓石夫人好好雕琢的璞玉。
    若換作旁人,隻怕少不得還要有所顧忌。
    這一點才是讓石夫人最為欣慰的地方。
    “娘這般說,實令兒子無地自容。”王攸為自己先前的做法和想法而感到愧疚,但他不後悔。
    “往年你出門,都是我和你姐姐替你張羅準備,今年你娶了媳婦,那這事就該她來做。”石夫人對王攸的態度很是受用,說到底是自己的親兒子,哪裏真會怪他不是,於是囑咐道:“既然是老爺的意思,你自己也同意了,那我自然不會說什麽,至於你媳婦那邊,你自己回頭交代好便是,以消後患。”
    石夫人末了的“後患”二字咬的極重,既是叮囑,也是警告。
    王攸點頭稱是。
    “出門辦差,小心為上。長安縣雖說離京不遠,但無水路可往,自然沒有官船安全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