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活的外星小可愛
字數:3403 加入書籤
火星上的隕石坑,大致也都不是隕石墜落形成的,像這外星飛船,便是非常的有力道,高速旋轉的飛碟,不但撞壞了一眾機甲,還似打水漂似的在塔爾西斯高原上畫出了一個優美的串葫蘆。
洪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後腦勺,開啟了母艦的回收功能,機甲珍貴,戰鬥機甲更為珍貴,而來到火垣星上的戰鬥機甲更是珍貴中的珍貴。
比起戰鬥機甲,後勤組並不以戰鬥為長,個個皮厚肉糙,合體後防禦更是好的沒話說,雖離發難的飛碟最近,除了部分“擦傷”卻並無大礙。
這裏便體驗出了機甲的優勢來,也是甘久英致力機械生命的原因,機械的所有部件都是批量生產的,隻要不是徹底報廢,回到母艦之上,便能恢複如初,就是缺乏原零件,也可以通過3d打印或戰損品獲臨時拆借,把損失降到最低。
戰鬥機甲慢慢靠近再次墜毀的外星飛碟,鏡並未因洪的魯莽去責怪他,反而因顯得格外興奮,“除了護艦艦隊,全部出動,封鎖附近5公裏。”
鯉洪哪裏不明白,也不多言,隻見三個母艦出先先後後出動了近兩萬戰甲,這些戰甲有的體量大的重甲,也體型小的輕甲,加上各類小型偵查飛行器,及配合使用的載具儀器,一瞬間擠滿了塔爾西斯高原陸地和高空,這幾乎封鎖外星飛碟所有的退路。
衛星178646到位。
衛星136248到位。
衛星130409到位。
三顆帶有微束粒子激光炮的文星以一百二十度相互為犄角守在三個方位。
“跑,看你往哪裏跑,飛天是不可能了,除非你能遁地。”洪嚷嚷著就外外走,想要位臨現場指導。
鏡拉住他說道:“別去,小心會有危險性武器。”
臨行前,甘久英曾根據三人特點做過分工,若是遇到突發情況,鏡冷靜為總指揮,鯉細心為總調,洪則負責協調,處理突發情況。
鯉看著母艦指揮沙盤上的全息影像的紅點全部變綠之後說道,“鏡,已全部到位,可以行動了。”
“嗯,好的。”也沒見他有什麽動作,內圍部署便有了動作,這是機械化身軀的另一好處,他們仿真皮的神經係統在授權的情況下存在著諸多的便捷。
十幾種小型偵察機各一,分了兩批,有路上跑的,天空飛的,像蜻蜓蜜蜂的,類似螞蟻蜘蛛的快速的向外星飛碟墜毀的地方靠近。
這裏又牽涉到了生物學家謝雲攢的一些學術觀點,宇宙生命觀,茫茫宇宙中,荒蕪浩瀚,生命就是一個意外,物以稀為貴,因此生命代表的基因庫為頂級稀有資源,甚至他還以為有些先進的文明便以收它為探索宇宙的使命。
這些小型偵探偵查機,一邊為了仿生學,一邊就是利用這個心理獲的對外星來客的先手資料。
這次大抵撞的重了,外殼有破損,露出了複雜的內裏,有種類似機油的粘稠液體從其中留了出來。
據探測數據來看,外星飛碟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有著相當重量又內高速運轉的外殼呈銀色,另一部分是擁有駕駛艙的內核呈黑色,兩者並由磁力驅動以那種黑色液體相隔。
初步確認無危險後,九個合體泰坦分三組,以防禦的姿態緩慢靠近,最後小心翼翼的從破損的億年岩體中把外星飛碟拽了出來。
外星飛碟的隔熱或散熱性做的很好,撞毀過程中那麽大的摩擦並未起熱,光是這點便是人類技術遠遠不及的。
外星飛碟被放在了一個載具上,載具變形成一個巨大儲物盒子,這種盒子是為太空探索專門發明的,它分大小,一般由兩種形態。
載具形態下可配合機甲戰鬥,儲物盒子形態下,外方內圓,內置氮氣冷卻及探測裝備,而外觀上除了四個輪子,兩個機械臂,還有十六個明扣,十個暗扣便於吊裝。
直到外星飛船上了母艦的隔離艙,鏡才輕輕的鬆了口氣,倒是洪一副大戲未看成的樣子,若是就此結束,或許,他會被內心的那隻貓給撓死。
鏡:“先生,一切都搞。。。。”
洪跑的一溜煙,他們雖然都不在鏡的母艦上,但注意力還在隔離艙上,此刻鏡的母艦上隔離層上被溶出了一個洞,一道光如流星一樣一閃而逝。
洞擴大的速度很快,像是複仇聯盟裏的任意門閃著火花,很快以人類頂尖科技打造的隔離層被溶出一個直徑一米來寬長的出口。
隔離艙,由特殊材質打造,不但堅固輕便,更是能隔絕人類已知的大部分通訊手段,加上氮氣速凍,可以說萬無一失,就這樣別輕易破壞了。
三位來自星球的見證者,被驚的目瞪口呆,其實這裏發在的一切,也正由三顆衛星以極快的速度,“同步”直播。
從裏麵走出一個踉踉蹌蹌的小家夥,藏在防護服裏的腦袋出氣的大,與其相配的還有接近270度的大眼睛。
生物學家謝雲攢說過,人眼是生物進化最大的缺陷,沒想到外星人也不例外。比起大大的腦袋和眼睛,小家夥的身體顯得十分嬌小,整體觀感如幼年直立的小柯基。
外星小人顯得十分虛弱,身上帶著隔離艙的冰霜,他環顧了一周,還看了看身後,隔離艙的泄露氮氣染白甲板,不知是絕望,還是體力不支,那小家夥,沒一會兒,便倒了下去。
鯉:“看到沒有,看到沒有,活的,活的,天啊,我見到活的外星人了。”
洪摸了摸鼻子,倒吸了口涼氣,強裝鎮定的說道,“瞧你那點出息。”
鏡:“你也別裝了,誰還不知道誰。”
“立刻移送別的隔離倉,關進休眠艙,進行深度冷凍處理。”
這次說話的不是別人,而是從星球傳來的甘久英與路惟鈞的全息投影。
鏡:“是的,路老。”
甘久英:“若是謝雲攢那老頭能看到這一幕該多好,這可是星一代啊!”
在以往的記錄中,來到星球的外星人受到微生物的感染會快速虛弱死亡,他們就如來自深海的魚,受不星球的環境,一些人類先驅把他們稱為星一代,而通過某些手段或特殊條件生存本土化的外星來客為星二代,人類外星起源說便是屬於後者。
路惟鈞也說道:“別感慨了,甘老頭,他沒做完的事,我們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