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海洋之窗
字數:3047 加入書籤
“啊,啊,受不了了。”
“咳,咳!”
老遠便聽到了馬鳴駿不甘且不耐煩的心情,隻不過,聽在耳裏,呼嚕呼嚕的,若不是那特製口罩作用,那恐怕不止是幾聲輕咳能了的事了。
馬鳴駿經過幾天的治療,精氣神是肉眼可見的好了起來,就連身體也開始長肉了,這還是近些年來第一次反彈,所有人都很高興。
古悠悠建議他適當鍛煉,馬鳴駿也許是躺的久了,動起來沒完沒了,加上這裏空間特殊,地引力像是失效起來。
太空漫步、輕功了無痕,無論哪樣都是男孩子心中難以釋懷的夢,而且貫穿古今,於是便看到馬鳴駿牽著熊孩子跟大鬧天宮孫猴子似的。
亞特蘭蒂斯很美,也很有趣,孕育的科技見所未見,為所未聞,甚至要遠遠在人類文明之上,隻不過這種科技皆與海洋息息相關。
馬鳴駿是個吃貨,身體剛好一些便難抑本性,這空間裏就像一個無限的的水族館似的,憑空無所依可不止是美人魚。
開始馬鳴駿還以為掉進了海鮮市場,還是那種隨手可得,不用付費的那種,但是時間長了,他就受不了。
都說萬物生長靠太陽,是有一定道理的,陸地是最適合發展文明的空間也是很有道理的,水寒火熱,海底沒有陽光,水中環境也容不下火,靠著地溫取暖的世界,離美食確實有點遠。
馬鳴駿吃一頓兩頓還覺得新鮮,但時間一長嘛......要知道會使用火,也是人類史上上告別茹毛飲血時代的開始。
好在亞特蘭蒂斯也有過陸地時期的美好時光,美人魚恒溫,也不總吃冷食,為了照顧來客,更是弄出一個空間來,食物是熟了了,但與那美味離的有十萬八千裏。
亞特蘭蒂斯保留了當初地麵的原貌,穹頂的光輝在城門關閉後變得暗淡,取而代之的是發著柔光一顆顆“夜明珠”。
這些“夜明珠”罩在燈罩裏如人間燈籠一般,感應著潮汐,也分晝明夜暗,隻不過與普通夜明珠不同的是,它能源源不斷的釋放出宜人的溫暖。
陸地有的,海洋似早有發現,韓小早窒息觀察過這種夜明珠,利用可視化數據及小米粒的知識儲備分析了其成分。
發現這夜明珠,並非真的夜明珠,其內核的成分一種碳14的鑽石,夾渣了一些其他物資顯得有些渾濁,具有極高的放射性,外圍熱量就是從那裏來的。
當然這種輻射對大部分有機生命都是有害的,對待美人魚也一樣,所以這種夜明珠的外層也用了隔離輻射的手段,隻是巧妙的也是一種鑽石,它的成分是碳12。
這些東西雖然用的巧妙,但若想支撐整個空間還是源源不夠,能發熱的不僅有太陽,地源星的也有一刻極熱的內核,自然的才是永恒的。
美人魚利用地形引用地心深處岩漿泛起的熱浪,有了光源,有了溫度,便也有了浮生生物與藻類,在海底深處形成了這生機勃勃的一片天地。
明月遺珠,歲月安坦,這裏似乎一切靜好,千年萬年,小魚啄蝦,石結“青苔”,古樸刀刻,窗不閉戶,無請自來,美人魚的壽命長,所居住的環境早與自然一體。
韓小早認真觀測過本地環境,雖見天地之一角,卻察覺諸多奇妙之事,比如一直傳說中的外星來客,比如美人魚是否分雌雄,比如海底科技以什麽為基準。。
這裏有許多外星來客,皆是受邀之徒,生活在固定區域,用於學術研究,不過他們行動非誠不便,甚至可用虛弱來說,“囚禁”在厚厚的防護服裏,活的十分艱難。
外星人長的千姿百態,但卻有共同的特點,他們普遍存在較高的智慧,也衍生出了類似手的肢體,如同人類一樣,借助外物發展自身。他們科技先進,跨域而來,卻皆迷失在這裏,自身難保,很難回去,他們都是水延伸出的生靈,也被困在水裏。
水是有機世界的天堂,卻是無機科技的地獄,因為海水有腐蝕性,時間成了倒計時的沙漏,美人魚先進的科技及外星人的先進科受到了嚴重的製約。
韓小早也發現,這裏不是沒有金屬科技,而是很少,外星人的許多宇宙飛船在這裏折戟沉沙,被改造成了安全屋。
時空跨越,距離等於生命的長度,這對於已知世界的任何文明都是一種嚴峻的挑戰,太空移民雖科幻,現實來的更加自然,不是這個世界的東西強行融入,毀滅的概率遠遠大於生存,這在宇宙觀裏,叫做生命的排他性。
若不是出於無奈,任何生命都不要輕易放棄它的母星,或許世界之大,隻有它是最適合您的,請愛護它,語言之外,唯此共情。
古悠悠也借此告訴眾人,“地源星,是大家的共同家園,任何文明危險到整體環境,都會受到懲罰,而這種懲罰也是預料的到的,因為這在人類世界叫做因果。人類常幻想拯救世界,卻不知,世界常因人類的欲和自作聰明陷入危機,甚至萬劫不複。”
美人魚有性別嗎,童話裏美人魚都是一副絕美的女性模樣。準確的說有的,美人魚是分雌雄的,隻不過他們的名字不同,也有神奇的一麵。
人們通常傳言的美人魚就是雌性,如古悠悠,而雄性長相與雌性略微不同,他們模樣不出眾,通體呈藍青色,渾身上下更似魚類,也更加凶猛,在西方童話裏沒有提及,但在東方神話裏卻有傳說,他們名為為鮫人。
在人類見證者中,為何常見美人魚而不見鮫人,這便是其傳奇之處,美人魚雖分雌雄,卻在單一環境下,能相互轉換,簡單的說,古悠悠也是可以變成鮫人的。
海洋科技,大部分看似古老,而且傳統,不過其危險並不差,他靜時,你以為它原始且落後,但在動時才會發現,其是如何的震撼。
這種見識源於接下來的一場來自地心的危機,海洋科技偉大之處並不以汙染或破壞環境為前提,這是人類文明遠遠不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