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住醫院
字數:5182 加入書籤
小橋村確實是不大,全村也就100多人。
雪花雖然不大,但基本上沒有停下過,因此,林陽、薑麗麗、汪保生他們到達時,已經是上午9點多。
知青點的住地,一半都不在村裏。
“大爺,麻煩你一下?”
薑麗麗在村口看見一個老頭,就想打聽一下。
“什麽事?你說吧?”
“這裏是小橋村嗎?”
“是呀!”
“村裏麵的知青住在什麽地方?”
“你們順著這條小路,再走三裏多地看見了。”
就在汪保生拉著馬掉了個頭的時候,一男一女兩個年輕人走過來了。
“金山、秀梅,這下雪天,你們不在家裏麵呆著,這是要去幹什麽?”
老頭跟他們說話,應該是認識的。
“爹,我們去知青點看看。”
“噢,他們三個人正好也去知青點,你們給人家帶個路。”
林陽聽到他們的對話,方才明白是一家人。
“那就謝謝你們了!”
薑麗麗說罷就揮了揮手。
“你們是從哪裏來的?”
那個叫金山的男人問。
“我們兩個人是從長春來的,他是從京城來的。”
“京城?你們是來找人的吧?”
“是的,我來看我姐的。”
林陽搭話了。
“你是林蘭的弟弟吧?”
叫秀梅的女人突然插話了。
“你怎麽知道?”
林陽非常驚奇。
“小橋村12個知青裏,京城的也就一個人,哈哈哈,所以,這根本就不用猜,我知道你的名字,就是你姐告訴我的。”
秀梅把其中的原因說清楚了。
“你來的正是時候,林蘭病了好幾天,我們就是去看她的,咱們快走吧!”
金山的話,令林陽一下子就緊張起來了。
“我姐怎麽了?他病的厲害嗎?”
“就是不退燒,其他的問題,村裏的醫生也看不出。”
知青居住的地方,是小橋村廢棄的一處閑房子,在知青門來之前,簡單的收拾了一下,就讓他們住了進來。
靠東麵的是三間土坯房,裏麵用木板間隔成三個獨立空間,兩頭住人,中間當廚房用來燒火做飯。
兩頭房間裏的火炕也是臨時搭建的,炕麵是踩實的濕土,不是用泥抹平的炕麵。
炕麵上鋪著葦席,還算幹淨,就是牆麵黑乎乎的,用木板做的間隔牆還透亮漏風。
“那就是我們的知青點。”
金山指著不遠處的房子說。
“你也是知青?”
汪保生馬上問了一句。
“是啊!怎麽?看著不像嘛?”
“我們真的沒有看出來?”
薑麗麗補充了一句。
“哈哈哈,這不能怪你們,一轉眼快10年了,我叫武金山,有時候,我都記不得自己是個來自大上海的知青。”
武金山充滿了苦澀的意味。
“大姐,你也是知青嗎?”
薑麗麗問那個叫秀梅的女人。
“她不是知青,是我的媳婦,她叫劉秀梅,就是小橋村的人,我們今年春天剛剛結婚成家。”
武金山看著劉秀梅,眼睛裏滿是愛意。
“大哥,你們結婚家裏麵知道嗎?”
林陽的話讓武金山心裏麵不好受,其實,他的母親非常反對這門親事,原因不複雜,劉秀梅不該是農村人。
“大哥,對不起,我說錯話了?”
看見武金山沒有回答,林陽馬上就明白自己問錯了。
“兄弟,沒事,我喜歡秀梅,既然選擇了她,就不會後悔的,我相信,時間會改變一切的。”
說著說著,大家就走到了知青點房門外。
“林蘭,你弟弟從京城來看你啦!”
劉秀梅的話音剛落,林陽發現右側的房門,猛地一下就打開了,從裏麵出來好幾個女孩子。
“秀梅姐,是真的嗎?人在哪裏呀?”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你們猜一猜那個是?”
“我姐好些了嗎?”
林陽等不及了,他一開口就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還是那個樣子,燒老師退不下去,你進來看看吧?”
其中的一個女孩子說。
林陽聞聽二話不說,抬腳就走了進去。
來到房間裏的林陽,看見大姐林蘭在炕上,被一個女孩子扶著,無力地靠在人家的肩膀上。
“姐、姐,你這是怎麽了?”
林陽看著無精打采的林蘭,忍不住就哽咽起來了。
“你、你怎麽來了?”
林蘭驚喜交加,掙紮著用力想往前動一動。
她抬了好幾次手臂,都沒能夠抬起來。
“林陽,如果方便的話,你最好帶你姐去長春的大醫院看看,這裏的條件你也看見了,實在是不合適?”
汪保生的話,正好說到了林陽的心裏,就算是汪保生不提,林陽也打算怎麽做。
“保生哥,咱們來的時候,不知道這邊是這個情況,馬拉爬犁能拉得動我們四個人嗎?”
林陽剛剛說完,劉秀梅就接過了話頭。
“我和金山去送你們,村裏麵的馬拉爬犁多的是,要去的話,咱們就趕緊準備,去遲了醫生要下班了?”
“我不去醫院,我再吃幾天藥就好了!”
林蘭這是在擔心林陽沒有錢。
“姐,今天必須要送你去醫院,其他的事你就不要操心了。”
“去醫院要花錢,家裏麵……”
“姐,家裏麵你不用管,現在最要緊的就是給你看病。”
“各位大姐,麻煩你們幫個忙,替我姐收拾、收拾東西?”
“金山哥、秀梅姐,你們去找馬拉爬犁吧?”
林陽一錘定音,大家立刻就忙活起來了。
“林陽,你這是怎麽來的?”
“姐,我給你介紹一下,這是薑麗麗、汪保生,他們在長春電影製片廠工作,是人家陪我一起過來的。”
“你怎麽會認識人家的?”
林蘭擔心自己的這個弟弟。
“姐,我來他們廠出差,是廠裏麵安排他們的。”
“林陽,咱們還是不去醫院了……”
林蘭的話沒有說完,林陽就給堵回去了。
“姐,我明白你的意思,錢的問題你不要考慮,我來的時候,身上帶著呐,你就放寬心吧!”
林陽身上的150塊錢,在1077年,說是巨款也不為過。
之所以帶這麽多錢,本來是準備給大姐林蘭留下的,看眼前這個樣子,林陽突然間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他決定借此機會,把大姐林蘭帶回京城去。
知青回城的方式,林陽記得大致有這樣幾個途徑:困退、病退、調動、招工、當兵、上大學。
按照林蘭此時此刻的情況,基本上就剩下了病退這一條路。
其實,在曆史上,知青大規模回城,大部分人用的也是這個理由。
所謂的病退,就是指知青在下鄉期間身患重病;持有醫院個證明,就可以辦理回城的手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