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恢複高考
字數:4220 加入書籤
林陽看見朱林要走,就趕緊說話了。
“我不帶,這送人的東西,那有讓人順便帶回去的道理,叔叔、阿姨,你們說是不是?”
“林陽,朱玲說得對,你怎麽這樣沒有禮貌,趕緊給你朱叔叔家送去!”
林建平發話了。
林陽拿著東北特產,去送朱玲回家了。
高玉梅拉住林蘭的手,上上下下打量著這個離家數年的女兒。
“林蘭,你這幾年在長春受苦了,你告訴媽,你是怎麽樣辦好回城手續的?”
“媽,具體的情況我也不是太清楚,都是林陽一手操辦的,據我所知,我的回城手續是以病退的理由辦下來的。”
“病退?什麽病?”
林建平好奇地問了一句。
“爸,我看見醫院的證明上寫的是腎病。”
“你不會真的是得了這種病吧?”
高玉梅有些緊張。
“媽,我自己覺得沒有什麽事啊!你要是不相信,你看看我多好!”
“不行,等一會兒林陽回來了,我要好好地問一問他?”
高玉梅還是不放心。
“媽,林陽囑咐過我,這件事千萬不能想別人說?”
林蘭突然想起了,林陽曾經要她要死這件事,將來如果有人問起來,就說是已經吃藥治好了。
就在忐忑不安的等待中,林陽終於回來了。
“林陽,你告訴媽實話,你姐的病是怎麽一回事?”
“爸、媽,這件事對誰也不能說,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林建平、高玉梅聽完林陽的解釋,知道事關重大,當然不會泄露出去半個字。
“林陽,你不是編故事來騙我們吧?”
“媽,我怎麽可能開這種玩笑,那可是我親姐呀!”
林陽一下子就急了,看見兒子的表情,林建平、高玉梅總算是徹底的放心了。
七十年代的時候,東來順的地址在金魚胡同西口,東安市場北口,旁邊就是盛錫福、五芳齋、天義順醬園、吉祥劇院。
林建平之所以選擇在東來順請客,除了天氣寒冷適合吃涮羊肉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這裏吃飯不收糧票。
六、七十年代,每家每戶的糧票、肉票、油票等票據,都是定量供應,大家平日裏買糧買菜,除了錢還要票。
在很多時候,糧票比錢更金貴。
在這個時代,就算找個飯店吃包子,也得交糧票。
一個五分錢的饅頭,要收2兩糧票,三分錢的花卷,收一兩糧票。
去飯店吃飯,如果身上沒有糧票,基本上是寸步難行,即使你身上再有錢,最多也隻能在飯店裏喝幾碗湯。
但是,也有幾個地方例外,在努力吃飯不需要糧票,除了東來順,還有大同酒家、萃華樓飯莊、曲園酒樓等十八家飯店。
雖說不用糧票,但這些飯店實行的是“高價銷售”製度。
就那東來順的涮羊肉來說,一盤就要兩塊錢。
兩塊錢聽起來不多,可是大家眼下的工資,一個月也就三、五十塊錢。
林家四個人、朱家四個人,一個人按照兩盤涮羊肉來記,八個人最少需要16盤,差不多就是一個月的工資。
林建平這一次也是太高興了,他下鄉的孩子,終於回來了一個,所以,要好好地慶祝、慶祝。
“老林啊!林蘭回來了,另外兩個我估計也快了,你們一家人馬上就要團聚了,我在這裏先提前恭喜你了!”
朱玉坤舉著酒杯說。
“哎,老朱,你的美意我心領了,回城的事可不是那樣簡單,林蘭這是身體不好,恰好遇到了林陽,就一起回來了。”
“老林,你沒有聽明白我的意思,你難道不知道嗎?報紙、廣播上都說了,一個多月以後,要舉行高考?”
“這件事我知道啊!他和我們家有什麽關係?”
“哈哈哈,你真是老糊塗了,你還在下鄉的兩個孩子,都可以通過參加高考回城啊!”
“老朱,我自己的孩子我清楚,他們根本就不是那塊料,當年在學校讀書時候,就不好好學習。”
“要說有點兒希望的,應該就是數他了!”
林建平伸手指了指林陽。
1977年10月21號,國內各大媒體公布了恢複高考的消息,並透露將於一個多月後在全國範圍內進行。
與過去的慣例不同,1977年的高考不是在夏天,而是在冬天舉行的,林陽記得,好像是有570多萬人參加了考試。
1977年的高考,時間雖然說統一了,可考題卻是由各個省市自己命題。
林陽對此次高考是記憶猶新,他就是其中的獲益者之一。
京城的高考日期定在12月10日-12日,總共是三天。
12月10日是星期六,上午9:00--11:00考的是政治,下午1:30--3:30考的分別是史地(文)、理化(理)。
12月11日,上午9:00--11:00考的是數學,下午1:30--3:30考的是語文。
12月12日上午9:00--11:00考的是外語(加試)。
這一年,京城的高考作文題目,林陽還記得一清二楚:我在這戰鬥的一年裏。
1977年高考的招生對象是:工人農民、上山下鄉和回鄉知識青年、複員軍人、幹部和應屆高中畢業生。
七七級學生是1978年春天入學的,七八級學生是秋天入學的,兩次招生僅相隔半年。
“老林,你這句話我不讚同,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現在講究男女平等,你家的幾個孩子,還沒有經過高考,怎麽就能說不行呢?”
“其他的不在京城,咱們是鞭長莫及,朱玲,林蘭已經回來了,你就好好地輔導、輔導她,把失去的知識補回來?”
“林蘭,快謝謝你朱玲姐,謝謝你朱叔叔!”
高玉梅馬上就開口了。
“就是,我也不讚成老林的說法,有棗沒棗咱們打一杆子試一試,不能還沒打就說他們不行吧?”
林陽沒有發表自己的意見。
他清楚1977年的高考,對於他們兄弟姐妹們來說是什麽結果。
可是,林陽不擔心他們高考落榜,就一事無成,知青回城的下一步,就是有關部門想盡一切辦法,來解決他們的工作問題。
70年代還有接班這個方法。
林建平、高玉梅兩個人的工作,可以安排兩個子女,剩下的那一個,林陽覺得自己也能辦好。
重生人士,如果連這點小事都處理不了,真的是愧對重生這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