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玉器廠

字數:4512   加入書籤

A+A-




    林陽已經暗自決定,暫時先交給關杉、張冰倩兩首歌,《上海灘》就不說,詞曲都寫好了,第二首就是《小城故事》。
    “關先生,你們如果不著急的話,再停留兩日,我加班加點修改好一首歌,將詞曲完整地交給你們?”
    “林陽,難道說三首歌一起不行嗎?”
    “關先生,修改歌詞實在是太費精力了,我還有準備複習,參加今年的高考,時間上確實是來不及了,希望你多多包涵。”
    林陽的心思,關杉、張冰倩也許感覺到了。
    “哈哈哈,那好吧!歌詞的事可以往後推一推,高考的事大,說什麽也不能耽誤了,今年的高考時間在那一天?”
    “關先生,今年的高考日期,我昨天剛剛知道,定在12月10日-12日,總共是三天。”
    “林陽,那咱們說定了,我12月底來京城,到時候,我會把咱們合作的公司的法律文件帶過來,你看看以後簽字?”
    “那就給你們添麻煩了!”
    “哎,林陽,你這樣說就見外了,從此以後,咱們就是合作夥伴,是一條船上的人,你負責寫歌,我們負責公司的運營。”
    關杉是邊說邊笑。
    “林陽啊!關杉說的對,今後咱們就是一家人了,為了慶祝我們合作成功,今天就一起吃個飯吧?”
    “關太太,今天就先不吃飯了,等你們下一次來的時候,我請你們吃東來順的涮羊肉,或者是全聚德的烤鴨?”
    “關先生,我要回家趕緊修改歌詞去了,咱們過兩天再見!”
    林陽知道與關杉、張冰倩談的差不多了,就起身告辭走了。
    “那我們就不留你了,咱們回頭見,我們送送你!”
    離開京城飯店,林陽在寒風中,騎著自行車回到了大雜院。
    他進門以後,看見朱玲正在給林蘭補習。
    “林陽,你忙什麽去了?這麽冷的天,不再家裏呆著,到處跑什麽?”
    朱玲的話音還沒有落下,林蘭也開口了。
    “就是,你看看你,都臉都凍紅了,趕緊過來烤火暖和、暖和?”
    “姐,我就是回家來拿點兒東西,我還有去單位呢?你們忙、你們忙?”
    林陽一看家裏的樣子,知道自己肯定是不能在這裏寫歌詞了。
    “林陽,天寒地凍的,你早點兒回來!”
    林蘭感覺到這個弟弟,是不想打擾自己複習。
    “林陽,你姐說的對,你路上小心點兒?”
    朱玲也囑咐著。
    “好,我知道了!”
    林陽佯裝拿了一本書,又出門去了。
    出版社的下午靜悄悄的,除了看門的老頭,其他人基本上都不來了,這是社裏麵不成文的規定,畢竟一個個的年紀不小了。
    春、夏、秋收購季節都好說,唯獨是這個冬季,天冷、下雪、路滑,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發生意外。
    再加上下午的時間短,天黑的快,因此,大家與林陽一樣,事實上成了工作的時間,隻有半天班的現象。
    林陽與門衛大爺打了一聲招呼,就朝自己的辦公室走去了。
    辦公室裏暖烘烘的,這是因為安裝了暖氣的原因,如果不是東西影響不好,林陽都想搬過來住。
    《小城故事》的歌詞字數並不多,林陽拿出紙、筆,不到一支煙的時間就寫好了。
    小城故事多
    充滿喜和樂
    若是你到小城來
    收獲特別多
    看似一幅畫
    聽像一首歌
    人生境界真善美
    這裏已包括
    談的談說的說
    小城故事真不錯
    請你的朋友一起來
    小城來做客
    ……
    接下來,林陽又把詞、曲合在了一起。
    林陽故意拖延了兩日,不過,關杉、張冰倩這兩天也沒有閑著,他們去故宮、頤和園轉了轉。
    冬天並不是旅遊的季節,兩個地方的遊客少的可伶。
    關杉、張冰倩是第一次來京城,他們被氣勢恢宏的故宮給驚呆了,港島可沒有這幾百年的皇家建築。
    林陽表麵上雖然在拖延,但是心裏麵特別想促成此次合作,為了給關杉、張冰倩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他打算送對方一件禮物。
    1977年的京城,購買大多數的東西都需要票證,然而,也有一部分物品是不需要票證的。
    為了這件禮物,林陽是絞盡了腦汁。
    送什麽東西好呢?
    在國內認為貴重的,對關杉、張冰倩來說是極其普通的,剩下的就是那些拿不上台麵的東西。
    禮物既要貴重還要便宜,還不需要票證,還攜帶方便,林陽考慮了一天多,終於想起了一個地方。
    這個地方就是京城玉器廠。
    成立於1958年京城玉器廠,座落在龍潭湖畔,是全國規模最大、技藝最好的玉器生產基地。
    京城玉器廠有四大車間,分別生產人物、動物、花卉、盆景等玉雕產品。
    林陽打算來這裏看看,給關杉、張冰倩挑選兩將禮物。
    這是林陽重生以來,第一次到京城玉器廠。
    “小夥子,你想買什麽?”
    “我來看看你們這裏的玉器。”
    “你是想買大件的,還是小件的?”
    “我想看看手鐲,還有小一點的吊墜。”
    林陽在銷售門市部,與服務員開始了交談。
    “這是和田玉中的羊脂玉做成的手鐲,這是男女身上佩戴的玉吊墜,你看你相中了哪個款式?”
    “這些手鐲、吊墜怎麽賣?”
    “手鐲都是15塊錢一隻,吊墜都是8塊錢一個。”
    服務員的報價,讓林陽以為聽錯了。
    “多少錢?你能不能再說一遍?”
    “手鐲15塊錢一隻,吊墜8塊錢一個,統一都是這個價格。”
    林陽被震驚的不輕。
    他以為這些東西,雖然沒有幾十年以後,動輒幾十萬、幾百萬的高價,最少也需要幾百塊錢的。
    其實,林陽不知道,和田玉在五、六十年代,價格是極其低的,一塊200克左右的和田玉,也就兩個雞蛋的價格。
    1公斤的籽玉,也就50-60元,山料的價格更低,1公斤僅賣3至4塊錢。
    看著眼前的這些和田玉,林陽心裏麵有一種衝動,他恨不得把所有的東西全部買下來。
    林陽狠狠地吞下了一口自己的口水,他知道,眼下還不是自己露出獠牙的時候,時機不成熟,這可是1977年啊!
    最終,林陽挑選了兩隻一模一樣的手鐲,還有一個吊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