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譯製片

字數:4299   加入書籤

A+A-




    “老廠長,這是為什麽?”
    “那個時候,德興館的名字叫“工農兵飯店”,隻賣大眾飯菜,本幫特色一掃而光,也就是今年夏天,才重新恢複了。”
    德興館的招牌菜是蝦子大烏參,林陽對海參並不是特別的喜歡。
    但是,出於禮節的需要,林陽也不能說自己愛吃什麽,不愛吃什麽,客隨主便,就讓特偉、徐山楚隨意了。
    “我們要蝦子大烏參、蟹粉豆腐、紅燒鮰魚、脆鱔、白切肉,哎,林陽,你喝什麽酒?白酒還是黃酒?”
    徐山楚詢問林陽。
    “徐廠長,我喝酒一般,有點兒就行了,你們喜歡喝什麽,就要什麽?”
    “那咱們就來一瓶石庫門黃酒,你說呢?特偉?”
    “行,那就來石庫門黃酒!”
    德興館上菜的速度很快,不大一會兒,幾個菜就上齊了。
    “林陽,你第一次來上海,我們有招待不周之處,你還要單多多的包含?”
    特偉舉起了酒杯。
    “林陽,希望咱們今後多合作!來,幹一杯!”
    徐山楚的話簡單明了。
    “咱們今天快點吃,吃完了去一個地方?”
    徐山楚話一出口,特偉就笑了。
    “老徐,你這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今天晚上你又有什麽新名堂?”
    “嘿嘿,暫時保密,你們等一會兒就,到了地方就知道了。”
    林陽聽見他們兩個人的對話,心裏麵盡管特別好奇,但還是忍住了。
    半個小時以後,三個人吃完了飯,在昏暗不明的路燈下,開車朝上海電影譯製廠而去。
    德興館原來在真如路上,1958年遷到了東門路29號,上海電影譯製廠原來在萬航渡路,1977年元旦搬遷到了永嘉路383號。
    林陽對京城的道路是熟悉的,可是,在上海就傻了。
    不要說這是七十年代,就算是幾十年以後,不用導航也必須不停地打聽才可以。
    更何況此時此刻還是黑夜,坐在汽車裏的林陽,根本就不知道走的路線,徐山楚開車的技術非常不錯,林陽確實是有些意外。
    “嘀、嘀、嘀!”
    在一個大門外,徐山楚按了幾下喇叭,很快,從門衛室就走過來了一個人。
    “老萬,老李走了嗎?”
    “是徐廠長啊!我們李廠長還沒有走,今天晚上大家都在加班呐,你等一下,我給你開門去!”
    汽車再次停下來的時候,徐山楚說到了地方了。
    “老徐,你怎麽把我們拉到電影譯製廠來了?”
    特偉一邊開車門一邊說。
    “你已經不是第一次來,所以,覺得這裏跟你們美術廠一樣,沒有什麽新鮮感,但是,人家林陽可是第一次來,我帶他來開開眼。”
    “老徐,你的心眼就是多,這樣的辦法你都能想出來,那咱們今天晚上看什麽?”
    林陽從二人的言語中,聽出來他們是經常來這個地方。
    七十年代,上海電影界有四大企業,分別是上影廠、美術廠、譯製廠、科影廠。
    人們最熟悉的是上影廠、美術廠,他們兩家拍攝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影片,譯製廠、科影廠的知名度,相對而言就低了許多。
    不過,徐山楚、特偉作為業內人士,深知譯製廠的地位是非同凡響。
    “林陽,這是上海電影譯製廠,咱們先去廠長辦公室見一見老李,一會兒在去觀影室看看。”
    “徐廠長,那我就借你的光了!”
    林陽跟隨在徐山楚、特偉的身後,來到了掛著廠長辦公室的門口。
    “老李,開門!”
    徐山楚沒有敲門,他在外門喊了一嗓子。
    “門沒有鎖,你進來吧!”
    房間裏傳來了一個男人的聲音。
    “老李,你看看,我給你帶客人來了?”
    徐山楚推開門就說。
    “你開什麽玩笑,特偉是熟的不能再熟的了,你怎麽說是客人呐?老徐,你是不是又喝多了?”
    “咦,人呐?他剛才還在我們身後跟著,怎麽一轉眼就不見了,特偉,拿她去哪兒了?林陽?林陽?”
    徐山楚喊了起來。
    “徐廠長,我在這裏。”
    林陽出現在了門口。
    “你站住門口幹什麽?趕緊進來呀?”
    徐山楚朝林陽招了招手。
    “來、來、來,林陽,我給你介紹一下,這是咱們上海電影譯製廠廠長李知慶。”
    “李廠長好,打擾了!”
    “老李,這就是我上一次從京城回來,跟你提到過的那個奇才林陽,今天,你見到真人了!”
    “歡迎!歡迎!你畫的連環畫《哪吒鬧海》、《天書奇譚》,我都看過了,確實是不一般,很難想象出是出自一個年輕人的手筆。”
    “老李,今天晚上,你打算安排我們看什麽?”
    特偉問了一句。
    “你們今天來巧了,剛剛將rb的一部電影譯製完畢,我覺得這部片子不錯,你們要是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一看?”
    李知慶非常熱情。
    “老李,電影叫什麽名字?”
    “《追捕》,由佐藤純彌執導,高倉健、原田芳雄、西村晃、中野良子、田中邦衛等主演。”
    林陽在旁邊,聽到電影的名字,不由得眼前一亮。
    他當然知道這部電影了,重生之前是買票在電影院看的,現在有機會看免費的電影。
    “這部電影,講述了檢察官杜丘被人誣告後,一邊躲避追捕,一邊堅持追查自己被誣告的真相,該片於1976年2月11日在rb上映。”
    緊接著,李知慶就做了介紹。
    其實,《追捕》是改革開放之初,國內引進的第一部外國故事片。
    徐山楚、特偉,包括李知慶,他們根本就想不到,《追捕》上映之後,在全國範圍內會火到什麽程度。
    街頭巷尾談論僅僅是其一,更為驚奇的是,緊隨其後的是杜丘式的風衣被搶購一空,年輕人都戴著沒有撕去商標的蛤蟆鏡。
    還有,大街小巷裏,到處是“真由美”理發店,商店裏也擺出了“真由美”化妝品和其他產品。
    1979年,電影《追捕》裏的女主角中野良子,第一次來到了國內,她被這裏受歡迎的程度驚呆了。
    許多人聚集在飯店的門前,喊著真由美的名字。
    其實,《追捕》在rb上映時並沒有引起大反響,隻是一部普通電影,也算不上失敗,還小小地賺了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