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談條件
字數:3504 加入書籤
聚寶山
勤王聯軍大營
“則感謝王將軍冒險在此相助,敬將軍一杯!”衛則說完仰頭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王行雲連稱不敢並拱手道:“行雲受江陵王重托營救君父,今使命未成焉敢言退,世子亦乃忠孝之人,行雲能在世子麾側征戰,幸事也。”
衛則不走原因是什麽可能身邊的人都知道些端倪,但王行雲不走是為什麽大家可能就有些看不懂了,畢竟身為宗室的衛宇等人都走了,他一個外臣又是何苦呢,這就不得不說王行雲此人絕非一般武夫,他同樣也看到了呂青遠看到的東西,所以在勤王諸軍盡皆撤軍之時,王行雲卻是反其道而行之,他並沒們有如眾人一樣撤軍,反而是修書一封送回江陵,而且考慮到自家王爺的秉性,他特意讓信使放慢腳步能多慢就有多慢,如此撈取聲望的機會他自然是不會輕易放棄。
酒過三巡,王行雲放下酒杯麵帶尷尬的對衛則說道:“世子,微臣有一事相求,隻是這...有些難以啟齒,恐讓世子為難。”
衛則看了一下周圍的人,放聲笑道:“王將軍這話便是見外了,有話直說便是,如今你我兩家同氣連枝相互倚仗,有何為難。”
“世子如此豪爽,行雲也就不扭捏了。世子您是知道的,我軍自荊州遠道而來,可這臨近建康的長江渡口皆被叛軍把持,這樣一來從荊州運赴糧草便十分苦難,如今我軍中的口糧已經不足十日,行雲這才想向世子借些糧米果腹,讓世子見笑了。”
王行雲本以為衛則會婉言拒絕,最好也不過佯裝為難給點零零碎碎,可讓他吃驚的是,衛則在聽了他的話後一點沒有猶豫,當即便下令贈與他糧米五千石。
越州不是產糧大州,王行雲自然是知道這五千石糧米的分量,於是立刻婉言謝絕,直言五千太多兩千足矣。
而衛則卻感覺用這五千石糧米換王行雲在此很劃算,無論王行雲是什麽目的,有他在總比沒有要強,而且自從晉安和南康相繼平複收歸之後,越州的府庫可以說是充盈無比。
二人一番推遲謙讓過後,最終王行雲還是沒扭過衛則依舊以之前的五千石為準。
建康城內,孟君對於聚寶山下的衛則和王行雲可以說是厭惡到了極點,這兩人軟硬不吃油鹽不進,而且還不能不把二人當回事,畢竟他們倆加起來尚有三萬多人馬,不可小覷。
謀士荀通一再勸阻孟君要以大局為重,切勿率先出兵攻伐,以免引起衛氏諸王和各刺史郡守的第二次勤王聯軍,畢竟現太清帝衛援還活著,這可是杆用不好就會引火燒身的大旗。
話雖如此可長此以往也不是那麽回事啊,現在本就局勢敏感,二人常駐於聚寶山,一旦勾連起其他地方大員也難保不會壞事。
荀通想了想了便建議可以派出使者到二人營中商洽條件,到時候隻要可以談條件那便是沒有條件。
哪知孟君聽後不禁暴怒道:“一個乳臭未幹的毛頭小子也配讓我主動去談條件?”
荀通看著孟君猙獰的臉猶豫了一下沉聲說道:“大王今日之功來之不易,可也莫要忘了,當今的晉帝源休十五歲時便拜大將軍、渤海王、入朝輔政,如今這衛則可是要比昔日之源休還要年長六七歲。”
一聽到荀通提起源休,孟君不禁心頭一顫,就是這個人追的自己如喪家之犬一般,就連自己的妻兒都被其斬首喂了狗。
荀通知道自己的提醒起到了作用可也是揭開了傷疤,於是又急忙捧起了孟君:“大王若是能忍一時,帝王之業便近在眼前,與一時快意比起來,孰輕孰重還請大王斟酌。”
“帝王之業?”
孟君收起了怒容,靜靜的坐了下來,雙手摩挲著股下的龍椅仿佛是在摸著這世上最美妙的東西。沒錯!現在自己距離稱帝隻不過是半步之遙,這天下又有誰能抵得住這至尊之位呢?
“好,我同意派人和他們談,但是要和他們說清楚,若是他們給臉不要,休怪我刀劍無情。”
很快孟君的使者便來到了聚寶山拜見衛則和王行雲,並表達了孟君的和談誠意,衛則也痛快的提出了自己的條件,首先就是他要見到太清帝衛援的親筆撤軍詔書,而不是之前由人代書隨便蓋了玉璽那種,第二便是釋放之前派進城中的和談使者,二者缺一不可一旦齊備立刻退兵。
使者即刻返回建康將衛則的條件稟報了孟君,孟君聽後對於衛援親筆詔書這件事並未在意,現在衛援在自己手上,隻要稍微用一些手段這並不是什麽難事,可這釋放之前派進城的使者卻讓孟君心中不快,現在想要對付衛則和王行雲已經不可能了,但之前青溪之戰的氣他可沒消,死傷的人馬就不說了,可自己的大將鄭璞被兩軍陣斬於軍前,這口氣可不是說咽下去就咽下去的。
孟君一拍書案高聲道:“親筆詔書之事合情合理,孤允了。可這釋放使者一事孤絕不允許,青溪之戰鄭璞慘死,那張簡也是罪魁禍首之一,若是如此輕而易舉的放了他,孤有何麵目麵對從北隨孤到此的人,你去回複那衛則,告訴他孤說的話。”
“大王!”
殿下荀通急忙站出來攔住了那使者,可還沒等說話卻又被孟君喝止。
“軍師這次就不要出言阻攔了,此事關乎軍心士氣,孤自有主意。”
荀通自南陽拜入孟君帳下,一路由北到南出謀劃策盡心竭力,孟君雖然殘暴不仁但對他還算是言聽計從,他自然不能看著孟君因為這麽一件小事弄得前功盡棄,可孟君這人暴脾氣一上來就算是親爹親媽都勸不住,更何況是自己。
“大王,那張簡雖然可恨,但與大王的霸業比起來不過是輕如鴻毛,大王為一鴻毛而不顧大業是為不智還望大王三思。”
孟君冷笑一聲道:“軍師此言差矣,我孟君拚殺一生,靠的的就是手下這些忠勇將士,如果不能用張簡的首級祭奠鄭璞和死去的將士,那才真的是不智。”
話說到這份上,荀通自然是不好再多說什麽,但他還是最後提醒道:“大王的用心微臣明白,但微臣還是想提醒大王不要小瞧了城外的二人,江陵王和臨川王執掌兩州之地帶甲二三十萬,現在建康附近剛剛平定,廣陵陸氏和吳郡成氏也隻不過是虛與委蛇,一旦二王一西一南聯手而來,建康休矣。”
孟君不耐煩的喝道:“那你說我該怎麽辦?就這樣對他們言聽計從無有不準?”
荀通道:“微臣也不勸說大王了,不如微臣與大王打個賭如何?”
孟君笑道:“賭什麽?”
荀通道:“微臣便與大王賭二王的應對,若是二王增兵大王就要答應微臣同意衛則的條件,反之若是二王止步於此,那麽一切便依大王,微臣以後也不再勸阻,如何?”
孟君一拍書案高聲道:“好,本王就和你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