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無鋒之鋒
字數:4277 加入書籤
隔日一大早,郡署的人便找上了門,張簡本以為虞鬆又要請自己吃飯,可接過門吏遞上來的請柬卻發現是公事,內容也很簡單無非就是說這次南康人事變動的官員陸陸續續皆以到位,大家應該坐在一起互相認識認識順便開個會研究一下未來郡內的軍政要務了。
既是公事張簡自然不敢怠慢,稍作交代後便動身趕往了太守府。
不得不說虞鬆這次也算是下了功夫,南康軍府和政府的各司主官都被他召了過來,不過表麵上說是要議事,但張簡明白這其中怕是另有深意。
張簡在太守府門前下了轎,一身官衣直入府門,剛一走到大堂外不遠便聽見裏麵傳來的議論嘈雜之聲,信步走入大堂隻見堂內坐的那叫一個滿滿登登,不過除了軍府中張簡見過的董要、陳在道,再有就是巡檢司的四個巡檢和幾個推事,說實話張簡認識的人還真就不多。
隨著張簡的到來,堂內嘈雜熱鬧的氣氛瞬間冷了下來,軍府這邊的巡檢和推事紛紛起身向張簡施禮,董要則是看了一眼上座的虞鬆隨即閉上了雙眼裝作若無其事一般,陳在道見狀頓時尷尬無比,不過最後還是起身向張簡略微躬身一禮後才又落座。
軍府官員如此,政府各官就更不消說了,郡丞常倫還有郡學的學正和祭酒甚至連瞥都沒瞥過來一眼,不過好在這時上座的虞鬆看到張簡走入大堂,急忙站起身相迎。
“道真總算來了,來來來入座,開始吧。”
“署內公事繁重,接到太守書令隨即可前來,危險還是遲到一步,恕罪恕罪。”
張簡身為郡尉職在太守之下諸官之上,自是當仁不讓的坐在了虞鬆身側。
南康之前經曆了杜均一案,半數官員都受到了波及,今日在座的各司主官有一大半都是剛剛任命,不過這都不要緊,畢竟就算以前的官員張簡也不認識幾個。
隨著張簡的落座,議事也隨之開始,不得不說虞鬆不愧是世家公子,家族的錘煉和自身的才幹,讓虞鬆處置安排政務得心應手,這點讓張簡不得不由心佩服,若是換成了他自己怕是都不及虞鬆十分之一。
也不知虞鬆說了多久,張簡便仿佛一個局外人一般呆坐一旁,畢竟身為郡尉隻是輔助刑法執掌軍權,張簡可不想言過其職伸手太長,要知道虞鬆可不是什麽善類,他的手可是已經伸到自己懷中了。
忽的虞鬆言語一頓,隨即話鋒一轉對著張簡笑道:“聽聞道真昨日巡查城外郡軍營地,不知可有發現什麽不妥?如若在糧餉輜重上有何需求,我郡署定當鼎力配合。”
虞鬆這一番話說的可謂是漂亮,倘若沒有張簡這個郡尉,虞鬆提起郡軍自是無可厚非,可如今張簡執掌軍權,虞鬆若是毫無顧忌掩飾的張口那便是有些吃相難看了。
張簡轉身麵對虞鬆拱手一禮道:“多謝太守掛懷,昨日下官巡查郡軍,發現董司馬操持得當,郡軍將士軍容嚴整訓練有素,我心甚慰。”
虞鬆瞥了一眼董要隨後故作恍然道:“既是如此我也就放心了,你我二人受臨川王重托相互扶持管理南康,如若有何難處直言便可,我們文武相合定然會使南康煥然一新。”
“下官董要替郡軍將士謝過太守!”
還沒等張簡說話,董要粗獷的聲音便先響了起來。張簡心下一凜,可還是保持著笑容朗聲笑道:“太守說的是,文武相合才是正道。”
張簡早在昨日便拿定主意,現在就算虞鬆和董要再如何演戲又如何能激怒於他,今日這場無鋒之交鋒怕是難副其實嘍。
轉眼時間到了下午,這會也總算是開完了,堂內的諸官吏陸陸續續起身告辭,虞鬆更是親自起身將張簡送出了外堂。
對於今日會上張簡的反應虞鬆很是滿意,他幾次三番的有意試探伸手郡軍之事,張簡卻是一點不悅之色都沒有顯露。
昨日張簡巡查軍營後,因為董要害怕張簡找理由在軍中安插親信,所以董要隨即便將此事報於了虞鬆。
虞鬆得知此事後自然也是不敢掉以輕心,於是在盛無忌的建議下便以議事為名召張簡過府探探口風,沒曾想這個張簡卻是沉得住氣,還真是有些令他感到我意外。
送走了張簡,虞鬆和南評、盛無忌回到了空曠的大堂,然後一屁股坐到了方才張簡的位置上。
“你們說這個張簡是真的能忍,還是我多心了?”
虞鬆此時坐在椅子上心中也不禁開始疑心起來,聽董要的話張簡視察軍營可不像是走個過場,但他今天的表現卻又讓虞鬆看不出絲毫端倪。
一旁的盛無忌默默瞧著眉頭緊鎖的虞鬆,除了在心中搖頭苦笑也是別無他法,虞鬆實在是對權位之事太過癡迷,其次便是對張簡這種貧賤出身的人與生俱來便有一種鄙夷之感,最後就是此次臨川王的任命實在是讓人難以不起疑心,看來二人在這南康不分個高低是難以善了了。
而此時與虞鬆同有疑惑地也是大有人在,就比如心事重重離開太守府的張簡。
議事一結束張簡便急匆匆的回到了郡尉署,對於虞鬆的這次示威和試探,張簡雖然心裏有氣但卻也並未太放在心上,直到現在張簡對於虞鬆的態度還是秉承著能讓則讓能忍則忍,此路不通我便另擇它路。
張簡一回到書房,早已得知消息的王勉便已在書房中等候了,不過還沒等張簡說話,王勉便先一步開口說道:“觀大人麵色似有不悅,怕是今日議事是議非議,難道是為昨日巡查軍營之事?”
方才在太守府張簡自然不能拉著臉發脾氣,如今回到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自然也就沒有必要繼續裝下去了,“先生猜到了?”
“非是屬下猜到,而是大人的表情告訴我的。”
“哈哈哈。”張簡聞言咧嘴一笑,胸中的那股陰霾之氣反倒是讓王勉這句玩笑說的一掃而光,“沒錯,是議非議無鋒之鋒。”
張簡低著頭沉吟良久,然後猛的抬起頭雙目閃著精光看向王勉,問出了一個一直以來讓他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先生,我心中一直有一個疑問,在臨川之時我與虞氏兄弟共事,他們便對我百般刁難不甚友好,我看在大家皆是為世子做事便一再忍讓,如今到了這南康,虞鬆雖然表麵上和和氣氣,可言語之間卻是夾槍帶棒比之臨川有過之而不及,這些都是為了什麽呢?”
張簡這一番靈魂拷問可謂是問到了點子上也問對了人,王勉蹉跎一生對這個問題可謂是體會深刻,有時候王勉在麵對張簡時便總會時不時感歎張簡運氣之好,因為在這個時代如他這種出身的人想要出頭真是難如登天。
“大人得世子寵信可能對這一路荊棘體會甚少,大人久在世子身邊可發現了什麽不同尋常?”
王勉還以為張簡一朝暴起對於士族壟斷門第之見不甚了解,但這顯然這是小瞧了張簡,但是王勉想的確實也沒有錯,就算張簡知道也僅僅是知道罷了,那種置身其中一路走來的艱辛卻是他很難體會到的。
張簡看到王勉愣在原地還以為是王勉礙於自己的麵子不方便說,於是張簡先一步挑開了這層窗戶紙,“我知道他們是看不起我的出身,但就僅僅是因為這便對我步步緊逼,就算他們無視於我也應該看在世子的麵上有所收斂,可為何如今卻是變本加厲?”
王勉見張簡挑出此事,自己當然也就無需再提,於是他笑著說起了另外一個原因:“大人淡泊名利並不代表人人都能如大人一般,這就好似一對夫妻恩愛有加,忽的一日房中卻多出了一人,如此一來豈不讓人恨哉?”
“先生是說......”
“我楚國官製承襲郯朝,地方太守軍政之權集於一身權重無兩,雖然後來有感太守權重增設郡尉,可郡尉一職雖有卻不常設,哪怕就算設有郡尉分掌軍權,或多或少亦受太守轄製,如武庫、輜重、糧草、如無太守書令大人雖有調兵之權想要調用卻絕無可能,如此一來軍府、政府相互牽製才可讓朝廷放心。”
張簡恍然道:“先生是說我擋了虞鬆的道,分了他的權,他這才對我步步緊逼?”
王勉點頭道:“單單這一點卻是讓人匪夷所思,但聯想到之前種種也就說得通了。”
張簡想了想卻是如此,若是自己現在的位置換成吳越,想必虞鬆是萬萬不敢輕易如此的吧,既然如此看來今後自己無論如何退讓也是避不開這個坎了,為今之計怕是隻能寄希望於自己的新軍之策能夠得到衛濟的準許,隻有這樣才能博得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