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章 龍灣大戰:五行軍
字數:4356 加入書籤
五王陳友仁帶著五行軍的五千青旗軍,搭配五千皁旗軍快速前進,皁旗為五行軍中的水軍,青旗則為木軍。
陳友諒與張必先、張定邊三人結拜起義後,雖隸屬於天完帝徐壽輝麾下的倪文俊部,但在暗中培植自己的勢力,並交由四弟陳友仁建立五行軍,陳友仁也因此號稱為五王。
五行軍也是陳友諒過去幾乎每戰皆捷,迅速壯大的強力部隊。而各「行」軍都已擴展至五千精兵,先前在九華山之戰,為陳友諒殿後的為黃旗軍:土軍,擅長於防禦、防守;不過因遇到埋伏,來不及建立防備,以致整軍已被常遇春殲滅。
皁旗軍較擅長於水戰,卯時剛到,即已到達龍灣,而青旗軍主要目地是隨著水軍快速到達後,盡快建立陣營、柵欄,以便後續部隊紮營。由於這前鋒一萬人的旗軍皆為精兵,鋒銳甚健、動作迅速,卯時未過,即已快速建立起營柵。
劉基與朱元璋早已在盧龍山上,遠遠看著皁旗與青旗飄揚,人來人往,不久就有營柵出現,劉基已大約了然於胸。
對朱元璋道:「主公,依目前態勢,前鋒軍已上岸立柵,漢軍確定將登陸下船,預料全軍下船整備後,大約已至巳時,可傳令各部隊將士,辰時就食完畢,以逸待勞;大約巳時前,將於盧龍山之右舉起赤旗,各路軍拔營整軍,靜待主公下達的全麵進攻命令,於山之左舉起的黃旗。」
又說:「觀看漢軍前鋒,有皁旗與青旗,皁旗大多數在船邊,皁為黑色,看來應該屬於水軍,柵營前的皁旗軍隻是在戒備;而其青旗大多在陸地,看來是負責紮營、立柵,青為木,應屬於木軍,功能猜想是立柵、攻城及製作相關器具。」
「把軍隊依功能性區分,再行協調合作,陳友諒治軍確實有一套。」
朱元璋也道:「看來確實如此,各旗軍各有功能,且動作迅速。先生對此有何看法?」
劉基道:「一般軍隊分為水與陸兩軍種,主幹陸軍再區分打先鋒的前軍,主力的中軍,後援及錙重的後軍,以及左右兩翼軍,共有五路軍。」
「觀看下麵陳友諒的皁旗與青旗,可猜想應該還有偏屬於防禦、防守的黃旗:土軍;偏屬於攻擊、前鋒的赤旗:火軍;偏屬於裝甲、主力的白旗:金軍;總共五旗之『五行軍』,功能性更強,且若將領有足夠能力,還可以分撥調用搭配。」
「伯溫隨後會製作一份治軍建議,提供主公建軍時參考。」
朱元璋道:「此建軍方法確實有可仿效之處,就麻煩先生了。」
劉基又道:「陳友諒敢令漢軍下船立柵、整軍,應該對其『五行軍』甚具信心,伯溫認為,青旗軍除了立柵之外,應該也備有箭簇,也就是說我方的先鋒軍,麵對的不是無所防備的水師步兵。」
「建議主公傳令時,請先鋒部隊加強將士與戰馬的箭簇防禦;另外,由功能專業的青旗軍所立的柵欄,一般戰馬可能無法踢垮,應該用近似攻城的方法應對,請先鋒部隊拔營後,將拆除的營木柵欄,集結捆綁,係於前鋒的戰馬身側,用於衝擊漢軍柵欄。」
朱元璋聽了眼光一亮,道:「先生所言甚是,若沒有先生的事前提點,這『甕中抓鱉』之計,可別抓的不是鱉,是隻鱷魚啊!」
隨後,將剛才劉基所提示的重點,下令傳令兵,四路傳達命令。
………
混江龍大艦上,陳友諒看著已陸續下船上岸的水師,對張定邊道:
「定邊,敵軍有無動靜?」
張定邊回道:「稟陛下,探馬回報,僅右前方約五裏處的城門外(南京長江大橋頭至金川門外街),有大約一萬的駐軍,半個時辰前正在就食,看起來像是守城軍,其餘地方尚未發現敵軍。」
陳友諒道:「目前是什麽時辰了?」旁邊的都事回道:「回陛下,已近巳時(9點)。」
陳友諒想想,道:「半夜即整軍出發,天已經大亮,將士們也該用餐…」
對五王問道:「四弟,青旗軍柵欄布置完善吧?」
陳友仁回道:「青旗軍所立的柵欄一定堅牢,陛下請放心。」
陳友諒道:「必先,讓已經上岸布建好的弟兄們,先就食吧!」
張必先回道:「稟陛下,城門外有一萬駐軍,五裏路程騎兵轉瞬即至,是否先派紅旗軍去探一下虛實?」
五王道:「紅旗軍剛上岸,還有些暈船,戰力暫時不比平常情況,可能要稍作休息。」
張定邊正要補充說可派出先鋒,前去查探敵軍,是打算全力防備城池,還是假意防守,卻在暗中也有埋伏。
陳友諒已道:「弟兄們也累了,皁旗、青旗弟兄先就食,白旗、紅旗弟兄暫時戒備,其他部隊已布建好的也先行就食,養精蓄銳後,準備開戰。」
三人回道:「是,陛下。」陳友仁與張必先下去指揮後勤與將士們。
………
盧龍山上,劉基和朱元璋遠遠看見漢軍陣營,繞起陣陣炊煙。
朱元璋問道:「漢軍已開始準備就食,應該可舉赤幟,讓各路部隊拔營準備。」
劉基回說:「主公所言甚是,是時候了。」
………
張定邊陪著陳友諒下船登岸,也陪著眾將士一起用餐,下船時,長年在江上生活的張定邊,看著混江龍大艦的吃水線降了不少,都快有一尺寬的水影,心中有些疑慮,問旁邊的皁旗軍百戶,道:「龍灣什麽時候退潮?」
百戶道:「回太尉,據屬下觀察,龍灣此處大約辰巳之間退潮,現在潮水約略已退完。」
陳友諒道:「無妨,我大軍已紮營立柵,準備陸戰,暫時用不到大艦,先去用膳吧!」
張定邊回說:「是!陛下。」
並對百戶道:「待會將皁旗軍所屬舟舸及軍士,護衛在陛下的混江龍大艦旁。」
百戶回道:「遵命!」
夏天,雖尚未中午,但天氣已漸漸炎熱,正在大帳內用膳的陳友諒,也流了汗。
道:「這天氣怎麽這麽熱,將士們在這暑熱日子也辛苦了,若能下場及時雨該多好!」
張定邊回道:「入梅季節,近午時常有雷雨,待會應該就會下雨了。」
兩人才剛講完,突然雷聲陣陣,下起了大雨。
張必先到外頭一探,先前無風也無雲,此時東北密布的黑雲,已往西南方而去,眼光隨著由東北轉向西南,張必先看見遠方的盧龍山山頭,舉起一大麵的黃幟,大為詫異。
叫道:「定邊,你過來看看,我們有命令軍士,在山頭那邊舉旗幟嗎?」
張定邊聽了大為奇怪,連忙走出來,一看大驚,大叫道:「啊!那是敵軍的信號!」
言畢,隻聽到遠遠的四方,戰鼓齊鳴,隱約聽到遠方有馬蹄聲大響。
陳友諒一聽站起,下命道:「五王,即刻率領五旗軍出戰,其餘部隊馬上整隊應戰。」
陳友仁也站起,回道:「遵命!」
張定邊也道:「遵命!」兩人馬上衝出調度人馬。
在鬧哄哄的大軍陣營中,皁旗軍與青旗軍剛就食完,正在收拾,白旗軍與紅旗軍才剛埋鍋造飯,恰遇著下起了大雨,正埋怨感歎中,突然聽到統領五行軍的五王,急促的緊急召集令,趕忙放下手邊食物、鍋具,趕赴召集。
大軍柵欄後方,隻聽到陳友仁大喊:
「青旗軍三輪箭陣預備」
「白旗軍陣前堅甲防禦」
「紅旗軍兩翼待命突擊」
「皁旗右軍支援青旗,左軍支援白旗」
五王大喊調度的聲音剛結束,已聽到四麵馬蹄聲響,由遠而近急速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