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章 對誰忠義?

字數:4285   加入書籤

A+A-


    劉震所屬的部隊,早已整軍出東門,向杭州逃去;蔣英也已整軍正從東門出走;李福部隊收刮得比較多,收隊比較慢,正在集結,準備出發。
    王山趕到時,隻見門邊處的蔣英背影,急著發射弩箭,咻一聲,弩箭急速飛出…,卻從蔣英頭上飛掠而過。
    蔣英聽到頭頂咻的急速風聲,一驚,大喊道:「快走!」蔣英部隊急忙跟進快速逃去。
    王山一見來不及殺蔣英,很是懊惱,快速的搜尋劉震與李福兩人。
    李福見蔣英軍突然快速離去,也不管人員到齊與否,大喊:「全軍出發!」
    王山一聽,是李福聲音,原來在那裏,瞄準了頭部,咻地一聲,弩箭急速射出…
    此時李福騎在馬上,正轉向往城門,心裏突然一寒,抬眼望去,一支如穿雲般的弩箭快速麵臨,急速穿腦而過,未及發聲便倒落馬下。
    李福軍士見元帥突然落馬,也都吃了一驚,有兵卒往前一觀,李福腦門一個窟窿,已中箭身亡。
    兵卒們大驚,大喊:「元帥死了!元帥死了!」一時之間,東門前兵荒馬亂,眾兵卒們奪門而出。
    而王山卻跪趴在地上,痛苦不堪。
    原來七玄弩早上被拆解後,雖然王山臨時組裝,奔跑時卻掉少了個鎖絲,無法好好固定住機簧,前幾次稍加注意時還勉強可用。而因蔣英隻剩背影即將消失,急著射擊沒去注意,就略為脫落。之後又急射李福,而致機簧掉出,弩臂回彈打中王山胸口,整個七玄弩也完全解體。
    王山胸口受了撞擊,身上痛苦不堪;但最可惡的蔣英讓他給逃了,劉震也找不到,自己現在受傷,暫時也無法再去追緝,心裏更是痛苦不堪。
    忍著傷痛,先去處理工坊裏的七玄弩,完全拆解,並帶走部分重要組件,才離開工坊。回到官邸,趕緊呼叫胡嬸來,整理好細軟,藏好官邸裏財物,及亂兵收刮的財物,先躲到城東胡嬸熟悉的民家,王山便不支倒地,三人暫時躲藏起來。
    ………
    應天府
    去年三月,被升為中書省平章政事的邵榮,未隨朱元璋親征安慶,留守在應天府,幾個原本是郭子興舊部的將領,也跟著留在應天府。
    這日,邵榮在家宅裏喝著悶酒,自從投靠郭子興起義以來,身經大小數十戰役,莫不是冒著刀槍箭雨,雖然也已升至江南等處行省的平章政事,算是僅次於朱元璋的人物。
    可是也就十年前,朱元璋算什麽人物,隻不過剛到的新人,郭子興元帥的親兵,那時的自己與兄長邵肆,就已經百戶長了;要不是他娶了元帥義女馬氏,一躍為義女婿…。
    想到此,忍不住歎了一口氣,自己又倒了一杯酒喝起來。
    此時,趙繼祖隨著仆人引領著進來,兩人已是多年好友,所以趙繼祖來訪,大多是直接就進來。邵榮一看,便指著桌旁的椅子,示意坐下。
    趙繼祖一看,邵榮又一個人在喝著悶酒,便開玩笑道:「唉喲!我們的大平章邵大爺,心情又不好了啊!」
    邵榮苦笑道:「你別挖苦我了。」
    趙繼祖道:「心情不好,我陪你喝!」
    邵榮道:「也不是心情不好,隻是常常想著,什麽是忠?什麽是義?」
    趙繼祖道:「你又在想郭天爵的事了!」
    大宋龍鳳元年、大元至正十五(1355)年六月,朱元璋率眾南渡,常遇春克采石,乘勝拔太平。隨後,邵肆、邵榮、趙繼祖、鄧愈攻克嚴州;八月,邵肆、邵榮攻克溧陽;九月,元朝降將陳埜先複叛,殺都元帥郭天敘、右副元帥張天佑。
    原本朱元璋受大宋封為左副元帥,朱元璋雖然並未聽郭天敘、張天佑節製,但兩人名義上仍是上級。而二人皆戰死後,整個集團中,大宋所封之官職中,朱元璋已是最大。
    次年(1356)三月,朱元璋攻下集慶,進駐改為應天府。大宋小明王韓林兒詔令朱元璋為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郭天敘之弟郭天爵為右丞,邵肆、邵榮為參知政事,不過官位已皆位在朱元璋之下。
    邵肆、邵榮戰功彪炳,因前麵已有都元帥(郭天敘)、右副元帥(張天佑)、左副元帥(朱元璋)而邵肆有「肆」字,所以也被稱為「邵四元帥」;而邵榮因還有郭天爵在,所以被稱為「邵六元帥」。
    朱元璋為了拉攏兩人,當年四月,升邵肆、邵榮為江南等處行樞密院同僉。
    其中,心理最為不平的便是郭天爵,認為自己是郭子興第三子(前二子已死),你朱元璋半路過來,而且娶的隻是父親的「義女」,自己應該才是接班人,是整個集團的領袖,大家的主公。
    不久邵肆戰死,眼見邵榮也逐漸被朱元璋拉攏。而原本就懷疑兄長郭天敘、小舅子張天佑,是被朱元璋設計害死的,此時心裏更是擔心,於是計劃先下手為強,奪回權利。
    結果,終究是年輕,經曆不足,龍鳳三(135年,徐達、邵榮被派出攻打張士誠的湖州,朱元璋幾個大將,以及郭子興舊部也都在外打戰。
    郭天爵不知這是朱元璋設的局,想趁機除掉朱元璋,事跡敗露被抓;下屬圖謀刺殺上級長官,為「謀逆」之罪,最終反被朱元璋處死。
    邵榮此時正奉派攻打湖州,聽聞原本自己的主公郭子興,其第三子郭天爵,因謀逆被處死,心裏也百般糾結,到底自己效忠的是誰?是原來的郭子興?大宋小明王?朱元璋?還是郭天爵?
    邵榮後來攻打湖州的戰事,一直不順利。而朱元璋為了拉攏邵榮,以及彌平郭子興舊部疑慮,湖州還未攻下,年底便召回邵榮,次(1359)年一月,更將邵榮由行樞密院同僉升為同知。
    而今,後來的將領愈爬愈快,原本在郭子興手下僅是小卒的徐達,路邊投靠的盜匪常遇春,差不多都已和自己平起平坐了。
    而此次朱元璋親征安慶及龍興,要自己留守,看來不久之後,徐、常兩人的戰功,就會超過自己,官職也將會位於自己之上;所以近來,常常一個人喝悶酒。
    趙繼祖隻比朱元璋晚些投靠郭子興,不過卻是大元至正五(1345)年戊子科的「武舉人」,體力過人,猿背善射,且好讀左傳、春秋及武經七書。先前也是看不起朱元璋的,而跟邵肆、邵榮等,都是勇武過人的猛將,所以反而常常聚在一起。
    趙繼祖雖然戰功也高,但不若邵肆、邵榮般,是郭子興舊部的標竿人物,所以目前僅是分省的參知政事,與胡大海相同。
    趙繼祖深知邵榮的心情,邵榮鬱悶的原因,於是便開玩笑地說:「別再心情不好了,要不然,我們幫那郭小子(天爵)複仇,就不會在這裏鬱悶了。」
    邵榮一聽,吃了一驚,道:「小聲一點,你不要亂說話。」
    趙繼祖笑道:「跟你說笑罷了。」
    邵榮道:「要說,朱元璋也算待我不薄,給我的官職僅次於他自己。」
    趙繼祖道:「官職雖高,但卻沒兵權,調兵遣將還要行文大都督府,不像以前囉!」
    邵榮道:「唉!這也沒辦法,部隊愈來愈多、愈來愈大,總是要有製度。」
    趙繼祖道:「你這般想就好。」
    兩人喝了幾杯酒,隨便聊聊近況,沒多久,仆人來報,有緊急戰報送呈。
    邵榮來拿一看,大驚道:「金華兵變,苗將蔣英殺胡大海等人!」
    趙繼祖聽了也吃驚,道:「怎麽會發生這種事,胡大海為人寬厚,頗重感情,且聽說那苗將蔣英等人,不是已經降了一、兩年了,怎麽會這時候叛變?」
    邵榮道:「這是嚴州朱文忠發來的緊急戰報,隻說蔣英叛變殺胡大海,詳細情況還要看再送來的戰報。」
    趙繼祖道:「現在應天府裏除了大都督朱文正,就是榮兄,這次一定用的著榮兄了。」
    邵榮說:「先上呈人還在洪都的朱元璋,再看如何指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