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章 鄱陽湖大戰:洪都攻守
字數:3347 加入書籤
大宋龍鳳九年四月二十三、壬戌日(公元1363/6/5)
陳友諒率領「六十萬」舟師,已兵臨洪都城外。
不過這次,陳友諒無法再打上次攻打太平城的如意算盤。
自從朱元璋在太平攻守戰吃了虧,還損失了黑將軍花雲,便命常遇春將太平城臨江的城牆內縮三十尺,避免巨艦乘漲潮援梯登牆。
而洪都城原本也是臨瞰贛江,朱元璋去年元月來到洪都城時,已命令再移城去江三十步,防範陳友諒舟師突然襲來,又故技重施,並加寬城牆、加深護城池。
陳友諒此次率舟師、巨艦,也是趁著雨季突襲而來,沒能趁機登城,隻好準備各項攻城器具,實打實的以大軍圍攻城池。
自從去年祝宗及康泰叛亂後,朱元璋考慮許久,便命令大都督府的大都督,自己的親侄子朱文正,來鎮守洪都城,以及待罪立功的參政鄧愈,當副手一起守城。
不過,朱文正認為自己本是大都督府「節製中外諸軍事」的大都督,結果卻因為某些人背叛,害自己被下放到「邊疆」洪都來守城,所以日日飲酒作樂,不務「正業」;以致駐守在洪都的將領,本來不太看好朱元璋的這個親戚。
但當陳友諒大軍來到,朱文正倒是展現了自己的軍事與領導的才華,斥候探得消息後,立刻召開緊急軍事會議,與眾將領規劃如何防守、軍備因應等,並明確分派各個城門的負責將領。
參政鄧愈守城南大門撫州門,僉院趙德勝等守宮步、士步、橋步三門,指揮薛顯等守章江、新城二門,元帥牛海龍等守琉璃、淡台二門。
朱文正自己則居中節製諸軍,統領二千精銳,隨時支持各城門的攻防。
四月二十七、丙寅日(1363/6/9)
漢軍開始進行第一波攻擊,大軍進攻大門撫州門,漢兵們各戴著箕狀竹盾,抵禦城牆射來的飛矢投石,帶著攻城槌撞擊城門,城牆被撞破三十餘丈。
鄧愈也以初步完成的少量火銃,擊退漢兵,隨即在城**豎立木柵;雙方又奮力爭柵,朱文正也身先士卒親督眾人死戰,且戰且破、且破且築,趁著夜晚又加緊修補城牆。
第一波戰況甚為激烈,總管李繼先、元帥牛海龍、趙國旺、許圭、朱潛、萬戶程國勝等皆戰死。隨後陸續的幾波大型攻防,更是死了驍將「黑趙」趙德勝。
而陳友諒最初還臨陣督戰,但在朱文正奮力抵禦防守多日後,陳友諒便將攻城之事交給了張定邊、張必先以及五王,自己呢?當然是到滕王閣去了。
陳友諒此次傾全國之兵,帶著官員家屬前來洪都,便是打算遷都至此,如同徐壽輝當初想從漢陽遷都到洪都城一般。
可別說此城僅是地扼西南的重要大城,南唐中主李璟建隆二(公元961)年,便將都城從江寧遷往當時名為「南昌」的洪都,號「南都」,是曾經當過首都的大城。
而此時的陳友諒,當然是在滕王閣裏飲酒作樂,欣賞著舞伎們的舞蹈,以及愛妃闍氏的吟唱。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
夜裏,撫州城門外的大營,張必先與五王陳友仁還在營中。
張必先道:「唉!自四月二十七日攻城至今,也已一個多月,至今還攻打不下來。」
五王歎了一口氣,道:「若是早年的五行軍精銳還在,那需要這麽久!」
張必先道:「第一波攻勢,城南大門撫州門都已經撞破幾十丈了,沒想到門裏頭突然冒出火銃炮,死了許多冒死衝鋒的弟兄,更是折損不少這兩年訓練的精銳,最後功虧一簣,可惜啊!」
五王也道:「兵貴在精,不在多,精銳需要挑選及訓練,此次又折損不少精銳,要建置如先前的五行軍,唉!要花很多時間。」
張必先又道:「陛下這兩年隻在意建造大船、巨艦,若火軍也發展火銃、火炮,此次攻城應該會順利些。」
五王也道:「若五行軍的火軍真配屬火銃,才是真正的五行軍,可惜工匠難覓,三哥又隻在意舟師、水軍。」
此時太尉張定邊也進到帳裏來,聽見兩人對話,也歎了一口氣。
道:「精銳部隊確實難得啊!此次我們雖號稱有六十萬大軍,實際可用的並不多,就像三年前龍灣大戰一般,號稱二十萬大軍,但真正可用的也就那約二萬人的五行軍,結果五行軍幾近全軍覆滅。此次好不容易訓練起來一些,又折損了不少,唉!」
張必先也歎氣道:「唉!士卒們士氣不高,願意冒死衝鋒的少啊!」
張定邊道:「哼!剛才從章江門那方過來,遠邊的滕王閣還燈火通明。」
張必先接著也說:「自從陛下迷戀上闍氏,便無心政務,以前的精明都不見了,心裏隻想著盡快遷都龍興城,這龍興城也算是個重鎮,但現在還是別人的啊!」
五王哼了一聲,道:「我這就去找三哥,叫他要清醒些。」
張定邊道:「陛下若是清醒,就不會率領幾十萬舟師來攻打龍興了,應該先取江州,以及安慶、池州,斷了朱元璋水上的救援之路。如今先攻龍興,萬一朱元璋率舟師大軍來救,封住了鄱陽湖口,龍興又未能攻下,我們的舟師不就進退不得!」
五王聽了,站起來大拍桌子,哼了一聲,也無話可說,隻好又黯然坐下。
張必先道:「這龍興城已被朱元璋修建過,城高池深,比太平城還難攻打,且城牆由江邊內縮,無法如攻打太平城一般,用巨艦沿船欖攀入。」
接著又說:「看來陛下是非打下龍興不可,不如繼續圍困起來外,也派大軍攻往周圍州路、縣城,這些州路的守城軍或知縣,先前都隸屬天完朝,應該比較容易攻下,也可打通陸路交通。」
張定邊道:「必先說的是,就算如陛下之意遷都龍興,也不能隻有一個孤城,周邊各個州路也得取下,明日便先派兵攻伐。」
張必先回道:「隻能先這麽辦吧!」
三人都想為漢朝多做些事,但卻都有些無奈,隻能先各自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