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章 鄱陽湖大戰:龍戰於野
字數:3617 加入書籤
這一天,劉基又回到了建康,回到了禮賢館。
朱元璋接到劉基已到了建康的消息,特地來到禮賢館。
朱元璋道:「先生,你終於回來了,真是對不住,讓你無法按禮法守母喪期滿結束,目前戰事緊急,隻能先委屈先生,等戰事略歇,再讓你回鄉補足守喪期間。」
劉基回道:「主公要伯溫回來,伯溫必然要善盡職責,誠如主公所言,應以『大孝』為先、為重,伯溫的『小孝』待有時間,尚能夠盡孝。」
朱元璋道:「先生能有此想,元璋感激不盡,況且立身揚名,來彰顯先人的賢德,也是另一種孝的行為,我也已擬好文誥,將封先令堂為永嘉郡夫人。」
劉基聽了,以吳國公之名封誥,是不是早了些,不過既然是朱元璋的心意,也客氣地回道:「伯溫在此也替先慈,多謝主公的恩誥。」
朱元璋:「先生不用客氣,這是應該的。」
劉基心想,你朱元璋急著到禮賢館來,當然不是來跟我說封誥的事,是急著來問陳友諒大軍的因應之策。
便回道:「請問主公,不知洪都那方戰況如何了?」
朱元璋道:「洪都那邊,小侄文正還勉力挺住,不過已兩個多月,等著建康的援軍,也等很久了!」
劉基聽得出來,朱元璋雖然知道自己守喪,但對自己這時才回來,仍小有些意見。
卻故意回道:「就是要等久一些,等時機成熟,隻是辛苦洪都的守軍了。」
朱元璋聽到故意等久一些,略有不悅,道:「先生何以說要等久一些?」
劉基看著朱元璋,故意道:「是主公英明,還記得龍灣大戰的情況,夏天雨季大江及鄱陽湖水大漲,適合大船、巨艦航行,不宜正麵對抗,所以故意等至秋天的到來。」
又道:「伯溫也要感謝主公,能多些時間在青田守喪,現今才找伯溫來商討計策。」
朱元璋一聽,恍然有悟,心中大喜!
對啊!夏天水漲,去找陳友諒的六十萬舟師,還有大船、巨艦,在大江上、在如大海的湖泊上對決,那不是自找死路嘛!
想想,現今已接近七月秋天,這次不得已拖了這麽久的時間,拖的可真是對啊!心中大石頓時減輕許多。
喜道:「喔!是先生當初指導有方,元璋受益匪淺。」
又說:「此次洪都救援,還望先生多有指導、協助啊!」
朱元璋心想,上次龍灣大戰中,劉基掌握了天時(漢軍午前疲餓)、地利(龍灣有利包圍)與人和(陳友諒剛弒君),這次不知會有什麽奇謀?
劉基此時反而先閉上了眼,然後慢慢張開,看著朱元璋,道:「此戰將非常艱辛,雙方死傷眾多,來此前,伯溫卜了一卦,是『坤為地』卦的上六。」
爻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朱元璋一聽,也心裏大驚,嘴裏輕念著:「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劉基道:「秋天雖然開始水退,但尚未到枯水期,巨艦僅是行動稍有不便,仍可以行駛。不過若真等到冬天的枯水期,想必洪都也陷落,而周遭的州路、縣城,預料也將為漢軍所攻陷或降服,所以此戰已不能再拖。」
朱元璋其實心裏也很急,也道:「嗯!先生所言甚是,此事不能再拖了。」
劉基道:「但據聞漢軍有六十萬大軍,當然這是虛誇的數目,不過就算折半也有二、三十萬。而龍灣大戰後,雖然當初陳友諒的五行軍幾近全折損,但這兩年多來,難保五王已再訓練一批新五行軍。」
又道:「請問主公,火器目前進行的如何?」
朱元璋道:「當初胡大海、王愷力保那工匠王山,還惹得常遇春不高興,隻得先調開,依先生建議,讓常遇春改去西方攻打陳友諒。」
「還好沒處死王山,他確實手巧,且懂得各項材料特質,火銃已大致可用,還待製作模型後才能大量產出,火炮則略有進展。」
劉基道:「精巧的工匠難覓,有經驗的更是難得。伯溫認為陳友諒應該擁有許多造船的工匠,但卻缺少製炮的工匠,以致他的五行軍過於偏重水軍、舟師,而缺少火器,火軍相對較弱。」
「而應對巨艦、大船,最佳的策略便是火攻,如同東漢末年的赤壁大戰,諸葛孔明與周瑜采用火攻,火燒移動不便的連環船,導至曹操大敗。」
接著道:「若主公的火器已可用,現在缺的便是天時。」
「北風,欠缺北風!」
朱元璋聽了後,也歎了一口氣,道:「唉!先生說的對,若是能再拖些時間,能拖到冬天就好了,冬天便有北風助勢。」
又道:「不過,我那侄兒,已堅守兩個多月,真的已經盡力,真的無法再拖了。」
劉基道:「以大局來看,確實不能再拖了,若洪都陷落,就算冬天到來,陳友諒也已又在江西地區站穩腳步。除了主公勢力範圍大減,讓偽漢朝版圖大大擴增外,未來對付的,將不僅是舟師,還有陸地上的大軍,以及更有作戰經驗的新五行軍,所以眼前的對決不能回避。」
「不過,伯溫對此戰卜筮的結果,也顯示現今與陳友諒對戰,情況可能並不好,此次兩大陣營對決,是雙龍搶珠,將是勝者為王,敗者潰崩。」
停了一下,接著說:「此戰,預料雙方將會折損不少大將,主公是否有所認知?」
朱元璋聽了後,也心中猶豫,但若不前往救援,不僅侄子朱文正性命不保,眾將士跟著殉難;而先前隨龍灣大戰後趁勝追擊,在江西打下的廣大根基,也會被陳友諒奪回,好不容易逆轉的局勢,可能因此又被陳友諒給逆轉回去。
可是目前前往救援,如劉基所言,將士們必定死傷慘重啊!
猶豫一陣後,朱元璋問劉基道:「那依先生看法,既然雙龍爭鬥,誰將得勝?」
劉基道:「坤卦上六的象辭『龍戰於野,其道窮也』,以勢而言,陳友諒空國而出,其道窮也;以時來說,陳友諒已出兵三個月,也是其道窮也。而主公的主力正將出征,蓄勢待發,雙龍爭鬥,道窮者敗。」
接著說:「伯溫認為,雖然此戰預計攻殺慘烈,但陳友諒必敗。」
朱元璋聽後,眼光一亮,道:「好!那就出兵救援!」
劉基本就認為此時應該出兵救援,隻是心裏仍覺得:
『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唉!可能將會是血染的湖泊,映照的紅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