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鄱陽湖大戰:北風

字數:4883   加入書籤

A+A-


    晚上
    劉基想著白天慘烈的戰役,屍流如蟻、血色映天,也不禁心痛。
    這有多少人命啊!這戰爭何時結束啊!
    望著天際,雲掩星稀,月影偶現;或許,連上天也掩上半臉,連上天也在悲傷!
    連自己,心也都覺得寒冷了!
    劉基突然一覺,這冷不是心裏的冷,是外頭的涼,現在僅是七月末,還算初秋,不應該覺得涼!
    這風?是西風?望著天上稀疏的星光,漸漸被雲層遮掩,劉基心裏大喜。
    難道,這便是「天意」?
    ………
    朱元璋剛對眾將士們心戰喊話、誓師完畢,自己也覺得疲累不堪,這場戰真是難打啊!
    走到上層的船樓外,看見劉基半舉著張開的手、仍望著天。
    便問道:「先生是在此看星象嗎?」
    不過,自己往天際一瞧,月掩星疏,覺得不太像是看星象。
    劉基看了朱元璋也上來,便道:「恭喜主公,此戰將得以取勝了。」
    朱元璋有些詫異,今日打得如此艱辛,我方死了多少士卒?更是死了多少將領啊!
    怎麽到了晚上,就說可取勝了?
    便道:「先生何以見得?」
    劉基分析道:「康郎山偏南,陳友諒自洪都解圍而來,本該居我軍的北麵,不過卻移師在西邊,便是故意居於風側處,可見漢軍中也有對天文略有見識的人,讓康郎山的地利失去一半,僅剩水淺有利。」
    又說:「而火攻最賴天時,白天天時未到,我方雖火炮全力進擊,焚燒了不少敵舟,但也波及到我方,以致徐大將軍今日戰況緊急。」
    停了一下,接著說:「伯溫剛恭喜主公,因為天時將至,明日便是關鍵!」
    朱元璋聽後,心裏甚是高興,這等候多時的「天時」,將到來了嗎!
    便道:「先生何以得知,天時將至?」
    劉基道:「初秋七月,雖不如盛夏,但尚不應感受到有『冷』意,主公覺得外頭天氣如何?」
    朱元璋剛好不容易壯烈地誓師,提振士氣,剛才尚且心浮氣躁;如今,靜下心來,感受了一下…
    回說:「若先生不說,還未能感受,確實有些涼意。但這又何如?」
    劉基道:「冬天北風初來時,與南風交戰,白天仍熱不明顯,但晚上會較得勢。」
    又說:「正邪相交,正氣向上,邪氣則下,南風為正,北風為邪,風勢便由南轉西、再由西變為北。」
    接著道:「主公可舉起手,感受一下現在吹什麽風?」
    朱元璋聽後,原來剛才看著劉基舉著手、望著天,不是在看星象,是在感受風向。
    便舉起了手,風吹來略有暖意,不過不是南風,是西風?
    回說:「眼下吹的是暖風,是西風?」心裏已大喜,難道如劉基所言,北風將至!
    劉基道:「如今天時將至,地利也占一半,尚差的是人和。」
    朱元璋心中已甚為高興,問道:「既然天時將至,那如何補足欠缺的地利?以及不足的人和?」
    劉基回道:「假意逃跑。」
    朱元璋聽到「逃跑」兩字,一時心中別扭,剛才好不容易心戰喊話,誓師結束,怎麽如今反而要逃跑?便問道:「為何要逃跑?」
    劉基笑道:「所以稱『假意』,要讓漢軍以為我方今日一戰,死傷慘重、已然膽怯,故而將采且戰且走,邊戰邊逃的策略。」
    「我方往北而行,漢軍將從南方追來,而巨艦無法多艘並行,必會排列追擊,如此不是造就了,北風的順風之勢。」
    又道:「此時在小舟上束草為人,飾以甲胄,各持兵戟,像是鬥敵死者。而舟上則載滿荻葦,放置火藥,令敢死士操之,眾多小舟接近敵船時,便可乘風縱火。」
    朱元璋聽了,大喜道:「好!好!的確是要假意,要引誘陳友諒來追擊。」
    劉基又道:「此事可反占地利之便,至於人和,除了誓師喊話外,建請主公不僅是指揮,更要親征,激勵士氣。」
    朱元璋聽了倒是停頓一下,想那白天慘烈的戰事,自己龍驤巨艦躲在後頭,都差點讓張定邊給追擊「攻打」,要不是眾將領們舍命相護,今日還不知可否能站在此處,心裏仍有些後怕。
    但是今日一戰,眾將士心有餘悸,若是不能身先士卒,隻怕龍驤巨艦往北一駛,大軍士氣馬上就土崩瓦解啊!
    劉基看出朱元璋尚有猶豫,便道:「主公放心,伯溫隨侍在側,會見機提議,讓主公旗開得勝。」
    朱元璋心中也知道,此時已騎虎難下,再不親征進擊,隻怕未戰先饋。
    便道:「先生計謀甚佳,就此論定,依先生之言,明日我當身先士卒,親征漢師。」
    ………
    七月二十二,己醜日
    朱元璋先行布陣,大軍舟師速往北前進,呈「包圍」之勢,並命常遇春等將士,分調漁舟,載荻葦,置火藥其中,束草為人,飾以甲冑,持兵戟,若鬬敵狀。
    自己則親麾將士,與陳友諒軍對戰。
    漢軍巨艦連鎖,旌旗樓櫓,望之如山。
    雖然昨夜「將領們」已被心戰喊話「視死如歸」!
    但「士卒們」仍是「心有餘悸」,自己的舟那麽小,要如何仰攻?
    如大山般的巨舟!再次一看,心多已膽怯!
    朱元璋眼見右師少卻,看了大怒,我都已親征,你們還怕什麽,再退卻整個軍心就垮了。
    立命斬隊長十餘人,猶不止;左師也怯,再斬十餘人。
    朱元璋心也有些慌,問著身旁的劉基,道:「這北風什麽時候來啊?」
    劉基道:「午時前後天氣尚熱,要過了午時,陽氣由盛轉弱,預料北風申時可至。」
    朱元璋心裏打毛,現在才接近午時,還要撐上一、兩個時辰啊!
    ………
    張定邊受創正在養傷,陳友諒與五王陳友仁、張必先在巨艦船樓上,看著朱元璋舟師大多往北,貌似有要逃走跡象。
    張必先道:「昨日一戰,似把朱元璋打聳了,陛下,你看,朱元璋大軍要往北逃了。」
    陳友諒在船樓外,也遠遠看著朱元璋舟師一路往北,道:「癩痢頭要逃跑了啊!」
    五王哼了一聲,道:「哼!想逃?哪那麽容易,陛下,讓小弟率大軍追擊。」
    陳友諒道:「好!小心為上,不要讓癩痢頭給逃走了。」
    ………
    這日續戰,朱元璋更是損失慘重,指揮張誌雄舟檣折,被敵數舟攢兵鉤刺,無處可逃自剄;原徐壽輝五虎將之一,已降朱元璋的丁普郎,身被十餘創,頭被砍落,猶植立在舟中不倒,拿著兵仿若作戰狀;餘昶、陳弼、徐公輔……等將領,沿途陸續戰死。
    好不容易撐到下午晡時(也就是申時,下午3~5點),東北風果然大起,劉基也鬆了一口氣,對朱元璋道:「主公,起風了。」
    朱元璋正在指揮作戰中,這邊砍了隊長,那邊死了將軍,一時忙不過來,聽到身旁的劉基說「起風了」,心中一凜,也道:「風起了。」
    急令待命已久的束草假人小舟,順勢流往漢軍巨艦旁,待接近時乘風縱火。
    須臾,舟抵敵艦,風急火烈,火趁風勢,加上小舟上火藥助燃,補上近處火炮猛擊,大火怒漲…
    率巨艦追擊而來的五王陳友仁,先前隻關注著戰場情勢,未特別去注意風向,已然轉變為北風,也未在意載著「死人」的小舟,順流靠近。
    突然,大火怒漲,眼見風助火勢,更有火藥速燃,火勢猛烈,迅速延燒,接連燒著好幾艘及自己所搭巨艦。
    五王眼見大火趁勢焚燃,已是無法撲滅,大歎一聲,與這次隨軍出征的小弟陳友貴,一同命葬火窟。
    而在其他巨艦上的平章陳普略等漢軍將領,也在此熊熊烈火中,皆被焚死。
    此戰,燒了漢軍數百艘大船、巨艦。
    燔焰漲天,湖水盡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