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五章 勝!敗?

字數:3802   加入書籤

A+A-


    鄱陽湖北湖
    今日雙方仍續對戰
    一個多月來的鏖戰,朱元璋這方死傷甚大,近些日子以來,幾乎都是每日心戰喊話、硬撐著,死纏爛打地拖住漢軍,攔截舟師進入大江。
    雙方戰線拉的頗長,有些漢軍已近湖口,大部分仍在北湖,甚至還有靠近南湖的。
    不過,漢軍這方,明顯地士氣更不如昨日。
    朱元璋這些日子以來,已不斷地對漢軍心戰喊話,散布投降免死,傷者醫治的消息。
    今日早上尚未開戰,有些前線漢軍,更是直接前來投降。
    問其原由,竟是漢帝已亡?趕緊上報至朱元璋處。
    朱元璋得知消息後,心中大喜,心想若是陳友諒當真死了,這場雙方陣營級的大對決,超級無敵艱辛的戰爭,很有機會得勝。
    此戰,可能就要結束了啊!心中甚是感歎!
    不過,隻聽幾個降卒所言,還是不靠譜,要抓幾個將士看看,比較保險。
    統合戰況,接近湖口的漢軍依然驍勇善戰…;便傳令,攻擊仍在北湖落後的漢軍。
    這一日,張必先主要是守住湖口通道,並盡力找尋太子。而朱元璋軍,則是在湖口位置與其對峙,主要攻擊鄱陽北湖中的漢軍舟師。
    雙方雖續對戰,但由於漢軍士氣低落,戰鬥相對已不那麽激烈。
    下午,終於傳來好消息,已擒獲漢朝太子陳善,以及平章姚天祥等,確定陳友諒已死,全軍更是振奮。
    此消息雖讓朱元璋高興,然而,讓朱元璋最振奮的,莫不是常遇春特來邀功。
    原來常遇春昨深夜裏,雖讓張定邊突圍而去,但收納降軍時,卻得到了一寶:陳友諒的愛妃「闍氏」,今日便先入湖,特來邀功。
    雙喜臨門,讓朱元璋更是振奮不已!
    「龍戰於野,其血玄黃」,誠如劉基所言,此戰艱苦無比、艱辛異常,經曆這一個多月來的鏖戰,有幾次甚至還差點喪命。
    而自己的堅忍不拔、不屈不撓,隨時要先挺住自己的心誌,並得時時逞「口舌」的心戰喊話,提振軍心、士氣。
    朱元璋內心的懼、內心的茫、內心的苦,有誰知道啊!
    不過,最終撐到了今日,可真正是取得了巨大「收獲」啊!
    權力!美色!盡在囊中。
    ………
    漢軍這方
    隻剩張必先率領的五行軍還在奮勇作戰,並持續找尋太子。其餘漢軍雖仍作戰,但士氣低落,戰力已不如前些日子。
    而就如張必先所言,姚天祥不懂軍事、不識時勢,還以為漢軍已勝券在握;得知張必先守在湖口處,故意躲著張必先,而落在戰線的後方。
    由於太子所乘巨艦偏離了主力,且護衛的漢軍將士們,心裏各有疑慮,加上備戰不力、防禦不足,故而率先被朱元璋軍所擒獲,此消息也傳至漢軍各大陣營中。
    張必先苦苦地找尋太子,最後得到的消息,竟是自己最不願聽到的,「太子已被擒」。
    雖然不願相信,但不論是否事實,繼續在鄱陽湖內鏖戰,都不利於巨艦作戰。
    便通令全軍,鄱陽湖內不利我方巨艦水戰,全軍突圍進入大江,在大江中決戰。
    張必先心想,若消息是假?而全軍進入大江,看你姚天祥還如何待在湖中。
    漢軍眾將領們,也收到「太子已被擒」消息,更收到丞相張必先的傳令。
    被擒消息不確定真假,但「傳令」是真,部分將領跟隨丞相部隊,突圍而去。
    部分將領則迷糊了,此為「丞相」的傳令,不是「太尉」的傳令?
    況且,若太子被擒,而漢帝已駕崩,繼位者都被抓了,這漢朝還在嗎?
    突圍進大江!問題是這場戰爭,還要打下去嗎?要為誰打下去?
    突圍進大江?是要逃命嗎?要逃去哪裏?
    投降?投降有機會保住官位?保住軍銜嗎?
    這夜,漢軍眾將領們,在迷糊、迷惑、猶豫中度過,以致不少舟師仍留在鄱陽湖中。
    ………
    而這夜,卻是朱元璋最高興的一夜。
    下午,先是收到擒獲陳善的消息,接著又收到常遇春送來的闍氏,一件是讓心頭承擔的大石,輕多了,另一件是讓心中埋藏的欲望,重多了。
    朱元璋聽到大軍擒獲了陳善,是明顯的喜形於色,更對著劉基道:「先生真是神機妙算,未卜先知,果然,陳友諒已死多日。」
    這開懷的笑容,也讓沉悶多時的劉基,心裏大大的鬆了口氣,察罕早亡,如今陳友諒也死,天下大勢底定了。
    而收到常遇春親自送來的闍氏,則反而是暗藏喜色,對著常遇春道:「嗯!大將軍此戰雖讓部分漢軍突圍,但擊沉巨艦一艘,捕獲一艘,大功一件,必當『厚賞』。」
    常遇春看著朱元璋,雖然臉上未露出喜色,但眼中暗藏的欣喜、興奮、欲望,可卻藏也藏不住啊!
    ………
    隔日清晨
    漢軍陣營已分為兩方,一邊是率舟師突圍,出湖入江,屬丞相張必先這方;一邊是仍留在鄱陽湖,集結於另一個平章,陳榮的這方。
    集結在大江的這方,張必先整備舟師後,僅剩不及十萬人,想當初是「六十萬人」的舟師大軍,如今卻剩不及十萬人!
    張必先聽了報告後,心裏更是有氣,難道眾將領們,還賴在鄱陽湖裏不入江嗎?於是遣人再度傳令。
    未依丞相命令,而集結於陳榮的這方,眾將領們聚於陳榮所在的船樓上,議論紛紛。
    眾將領們經過了一夜的思考,仍有要奉丞相之命前往的,也有不想再作戰的,更有直接要投降的…,各種意見紛呈,莫衷一是。
    此時丞相再來傳令,要漢軍突圍入江。
    幾位欲前往會合的將領,收到丞相的再度傳令,見多數將領們猶豫不決、已無戰力,更有想投降,難忍氣憤,也不顧其他人意見,自行帶部下離去。
    而剩下來的將領,基本上都不想再戰,眾人意見漸趨一致,推舉陳榮出麵,帶大家一同向朱元璋軍投降。
    於是,平章陳榮、參政魯某、樞密使李才、小舍命、王副樞、賈僉院及指揮以下,悉以其樓船軍馬來降,共有將士、兵卒五萬餘人。(參考國初群雄事略/卷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