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八章 征取方略

字數:2965   加入書籤

A+A-


    這日
    朱元璋與劉基於內室商議,朱元璋雖任命劉基為太史院使及禦史中丞,不過在私下,還是習慣稱呼「先生」,至少還未真正平定天下之前。
    朱元璋道:「先生過去的十八策,確實吻合時勢,前十六策目前也都已順利執行。」
    「而早先時,先生在青田提出的三大戰略,鞏固勢力、統一反元,征取天下;現今先生認為,孤王該如何征取天下?」
    劉基道:「稟主上,過去最難應付的對手,察罕帖木兒已死,雖然其子擴廓帖木兒也算深謀善戰,然過於年輕,不孚眾望,難以讓老臣、老將們信服,才會有現今北方的對峙情勢。」
    朱元璋也道:「先前歸附的張昶(原本大元朝的戶部尚書),也言及大元朝廷的詔命前後不一,在朝官吏頻頻更替,朝令夕改,以致在外將領,便割地不奉詔,各自為政,才會導致兩大陣營的敵對。」
    劉基道:「如今北方兩大陣營,太原的擴廓,與關中的李思齊,雖視朝廷詔命如無物;不過據屬下了解,兩陣營雖呈對峙狀態,但仍忠於大元朝,僅是不滿當今元帝的執政作為,但又不能作出違逆不道之舉。」
    朱元璋道:「嗯!先生說得對,先前派人送信交好擴廓,還有回複;這兩年來,孤屢次送信,皆不予回應,想必其心仍在大元。」
    劉基道:「屬下觀察現今情勢,大元朝的直隸州駐軍有限,京城空虛,而兩大陣營卻互相牽製,正是北伐良機。主上可令大將軍率軍北上,沿運河由淮東先進取山東。」
    又道:「不過屬下建議,暫且先不要直取大都,先轉向西邊取下汴梁,攻占潼關,扼住兩陣營前往援救大元京城之路。」
    「而兩陣營雙方互有疑慮,誰也不想出兵,打通赴京之路;此時,我大軍再直搗黃龍,便可順利攻下元大都。」
    朱元璋也回說:「先生說的是,雖然大元京城空虛,但若直搗黃龍,兩陣營反而可能暫時放下敵對,轉略我大軍後方,實為不利之策。」
    劉基道:「據說察罕帖木兒之父,汝陽王阿魯溫,原封地汴梁,不知有無改封,人已老邁無力作戰,大軍壓境必降無疑,應該是最後勸降擴廓帖木兒的機會。」
    接著道:「至於南征方麵,方國珍首尾兩端、頗識時務,其軍不善陸戰,我大軍前往攻伐,預料將先遁海而去;隻要再派遣水師包圍,無路可逃後,必輸誠納款投降。」
    「至於占據福建行省的閩虎陳友定,有勇無謀,雖然跋扈於地方,卻忠於大元,且驍勇善戰,比較是一場硬戰;而福建多港埠,也需要水師,待方國珍歸降後,其勢孤力寡,隻要將他誘出根據地福州,分散其力,難以抵擋我大軍攻伐。」
    朱元璋道:「看來南方比較麻煩的是陳友定,不過,應付的計策較為簡單,其勢既寡,待先收服方國珍後,不難對付。」
    「嗯!改日便先派遣湯和,征討方國珍。」
    ………
    與劉基密商後,方國珍的征討比較容易,便先命湯和整軍出發。
    接下來當然就是考試,所謂召集諸將,商議北伐事宜。
    朱元璋道:「自元失其政,君昏臣悖,兵戈四興,民毀塗炭,孤雖已平陳友諒,滅張士誠,閩廣之地將以次而定。不過中原擾攘,人民離散。如今,山東未定,河南尚有擴廓,關隴則有李思齊、張思道,勢不兩立。大元將亡,其機在此!」
    接著問道:「現今,孤欲派諸位北伐,你們有什麽計策?」
    鄂國公常遇春回道:「如今南方大致底定,兵力充足,當然是直搗元大都,以我軍百戰之師,對付大元的久逸之卒,必可戰勝!」
    續道:「大元朝京城既克,再以此破竹之勢,乘勝追擊,其餘很快便能順勢弭平!」
    果然是先鋒將,從古至今,誒!是從以前到現在,都是采直搗黃龍之策,不愧是先鋒猛將常遇春。
    朱元璋笑了笑,道:「大元建都百年,必然城堅池深,易守難攻。就如卿言,直接深入敵區,若是無法立即攻破,我大軍將圍困於堅城之下,而大都遙遠,饋餉不繼,此時勤王援兵四集而來,城堅池深、進戰不得力,退兵又無所據,卿將如何?」
    「孤認為,應該先取下山東後,便轉向河南,懈怠京師防務;先攻下潼關據守,便可扼住關檻,阻斷元大都的各路援軍。此時天下形勢,盡在我方掌握之中!然後大軍再進兵元大都,其勢孤援絕,不戰可克!」
    接著說:「再來才如卿言,以此破竹之勢,乘勝追擊,鼓行而西,可席卷而下!」
    常遇春心裏頗是不滿,主上和我的計策也隻差一步驟,先轉攻潼關而已。
    況且,以我常十萬的能耐,破敵攻城,取下大都哪需要多少日子,不用等到援軍四集,便可取下大元朝京城。
    不過,先前攻伐東吳時,就被主上給釘了一回;這次可隻能放在心中,當成「不能說出來的秘密」,所以當然要跟著大家一起大聲回答。
    諸將皆曰:「善!」
    ………
    果然,第一個戰果,便是方國珍這邊。
    朱元璋的吳國大軍,真正是勢如破竹,方國珍所屬台州、溫州、慶元三路,見大軍「壓境」,便皆陸續投降,方國珍逃遁海上,又被廖永忠率水師追擊,沒路跑了,隻好請人寫了一篇情文並茂的降書,「獻土乞降」。
    都逃到海上了,其實也沒「土」可獻,不過總要假裝一下,就算投降了,也「待遇」也比較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