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美國之旅
字數:3327 加入書籤
聽到華誼小王總的問題,所有人都看著陳浩。
陳浩思考了一下說道“宜早不宜遲,趁著現在3d電影還在大熱中,我們應該盡早上映”因為陳浩知道3d電影也就這一兩年火熱,幾年後的觀眾會被很多所謂的3d電影給惡心到聽到3d就知道是騙錢的。
“那陳導有合適的檔期嗎?”韓三爺問道。
“我想盡快在4月份上映”陳浩說道。
“會不會太早了,宣傳上麵來得及嗎?而且這也不是一個好的檔期,為什麽不在五一檔上映?”大老王說道。
“沒必要等那麽久,至於宣傳方麵有接近兩個月的時間足夠了。而且,我看了一下,選擇這個檔期上映也沒有什麽競爭對手”陳浩說道。
“總之陳導決定了就好”韓三爺說道。
眾人見韓三爺也同意了,也就沒有說什麽了。
離開中影後,陳浩就回到了公司。
隨後幾天的時間裏《明日邊緣》的宣傳工作也正式開始,幾大影視公司的能量是非常龐大的,不管是電影院前麵的海報還是一些綜藝訪談節目,還是網絡平台上麵,到處是《明日邊緣》的宣傳廣告。
而此時的陳浩卻不在國內了,2月24日中午,,美國洛杉磯機場,陳浩下了飛機後拖著旅行箱走出了機場,機場外麵有一位美國中年女士舉著陳浩的牌子在等著他,陳浩來到那個女士身邊用英語問道“請問是妮娜·傑克森女士嗎?”
那位女士聽到陳浩這麽問連忙說道“你就是陳浩先生吧?沒想到你這麽年輕,先去停車場吧”
隨後陳浩跟著妮娜·傑克森來到了停車場坐上了來接他的車子。
陳浩來到洛杉磯就是和獅門影業談論《饑餓遊戲》的項目合作的,從去年開始,陳浩和獅門影業的妮娜·傑克森不斷的在電話裏聯係著,一開始對方一直想購買陳浩手中的《饑餓遊戲》的影視改編權,可是陳浩一直不同意,後來那妮娜·傑克森也詳細了解了陳浩的資料後,希望能和陳浩合作一起開發這個項目,而這正是陳浩的目的,所以陳浩這次受邀來到獅門影業雙方談論合作內容。
雖然陳浩隻是在國內出名,但是現在的華夏是全球第三大電影市場,而且華夏電影產業連續12年以超30的增速一路狂飆,照著這個趨勢,等到2012年就可以超越櫻花國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所以好萊塢不可能不注意華夏電影市場。
而經過妮娜·傑克森對陳浩的詳細了解後,更是知道了目前的陳浩是華夏第一個單部電影票房達到15億美金的導演,所以妮娜·傑克森才說通獅門影業的高層希望能促成這次合作。
車子在行駛過程中的時候妮娜·傑克森對著陳浩說道“陳浩導演,酒店已經幫你定好了,我們先過去一起吃個飯,具體的合作方案等你下午休息好了我們再談。”
連續做了十幾個小時的飛機,陳浩也感覺有點累,而且他也需要休息一下好倒時差,於是說道“午飯我在飛機上麵吃過了,還是直接去酒店休息一下吧”
“好的,那我們晚上再一起吃飯吧”妮娜·傑克森說道。
“好的,謝謝”陳浩說道。
隨後車子開到了好萊塢羅斯福酒店,這家酒店成立於1926年,是以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名字命名的,1929年的第一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就是在這家酒店舉辦的,門外就是好萊塢聞名世界的星光大道,對麵就是華夏大劇院。
陳浩來到酒店後取了房卡後來到了自己的房間,進入房間後,陳浩首先洗了個澡,然後躺在床上也在思考這次怎麽合作,一些大致的基本已經談好了,隻是導演方麵陳浩想自己導,但是獅門影業方麵認為陳浩雖然在華夏是出名的導演,但是認為不了解好萊塢的電影製作流程,所以隻想讓他做一個副導演,陳浩也知道,獅門影業有這個想法也很正常,但是他也知道一旦他同意了獅門的意見,那麽屆時他在《饑餓遊戲》劇組裏也隻是個被架空的工具人,這和他想在好萊塢立足的想法有衝突。
作為重生者,他的腦海裏有著很多前世好萊塢賺錢電影的資料,如果他隻是個投資人的話,好萊塢那些吸血鬼會把他吃的連渣都不剩,別以為好萊塢六大就不會做假賬,要知道好萊塢的六大影視公司可是連華爾街一些大佬都敢坑的。
最簡單的例子,比如83年好萊塢華納兄弟上映的《星球大戰6絕地大反擊》,就是這部全美票房排名15的電影,這部投資3250萬美元,票房475億美金的電影,製作的宣稱電影沒賺錢,還賠了不少,你感想?最後連演員的片酬都沒給,製作方居然說沒錢發。
一部投資3250萬美元,票房475億美金的電影,為什麽會沒錢發?因為它作假帳。好萊塢作假帳的第一步,先開個假公司。跟任何企業一樣,算利潤的方式是收入減掉支出。第二步,假公司向電影公司收取一筆,足以蓋過收入的龐大費用。這樣,電影在帳麵上就變成“賠錢的”,也就沒錢發了。
再比如2007年上映的《哈密波特與鳳凰社》,這部電影是當年全球十大賣座電影之一,投資15億美元,全球票房939億美元,但它帳麵上是顯示:“虧損”了167億美金,華納向電影公司收了35億美金的發行、廣告、利息費,就和《星球大戰6絕地大反擊》一樣,帳麵上,找了片廠向電影公司收取龐大發行費。
所以陳浩想不被坑,隻有自己在好萊塢立足下來,而想在好萊塢立足,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拍出一部票房大爆的電影,而他選擇的第一個目標就是《饑餓遊戲》,首先這部電影投資大概3000萬美元,,但是取得了全球7億多美金的票房。
而版權也在他的手裏,隻要第一部賺錢了,他在好萊塢才能有自己的話語權,而好萊塢追尋一個原則,隻要你導演的電影能賺錢,在你沒有失敗之前,你就會一直受到好萊塢資本的追捧,好萊塢也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則,一個成功的導演好萊塢可以允許你失敗一次,比如李安03年導演《綠巨人浩克》導致環球影視虧損之後,差點斷送了他的導演之路,接下來他又用一部《斷背山》打了一個翻身仗。
而另一位好萊塢華人導演吳白鴿當年的《風語者》差點導致米高梅破產,好萊塢又給了他第二次機會,派拉蒙投資了6000萬美元給他拍攝了《記憶裂痕》,結果票房又是撲街,連續兩次失敗,讓他徹底被好萊塢拋棄了,徹底斷絕了他的好萊塢之路,好萊塢再也沒有片商找他。結果隻好又灰溜溜回到國內發展。(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