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搜尋打撈物
字數:3581 加入書籤
潛水學校救援隊的漁船靠泊石油鑽井平台後,所有隊員登上石油鑽井平台後馬上有人前來接洽。
一行六人被保衛處的安保人員帶到了一間集裝箱屋子,等候平台的安排。
過了一會,一個中年男子敲門進來,隊長和副隊長自然要提供身份證件給對方。
在確定是附近潛水學校救援隊後,保衛處領導帶著大家前往會議室。
看來現場的安保力度還是很大的。
95年過家花了3個多億外匯買的,國家重點項目,南海三號石油鑽井平台從80年代蜜月期的時候就開始啟動,前後談判了十多年,到現在才開始海試,沒想到第一次海試就出現大的事故,安保工作能不重視嗎?
救援隊到了一個比較大的會議室,一進門,就看到滿屋子的人,因為空間比較密閉,房間又有人在抽煙,空氣質量非常糟糕。
曹婉不禁咳嗽了一下,這一咳嗽引來了很多異樣的眼光,救援隊有女人,還是個美女。
保衛處處長到了會議桌前麵對著一個領導模樣的老者低語了一番。
老者麵無表情地停下了正在的發言,用眼神掃了一下救援隊,對著隊長點了點頭。然後說道:“會議暫停一下,現在由安全生產部門把目前最新的情況通報一下給趕回來支援的潛水人員。”
聽完情況通報,潛水救援隊的每一位隊員都清楚了,原來要打撈的定位單元是一個沉入海底120多米、重約2噸的大家夥,目前海底的能見度幾乎為零。打撈難度超乎想象的大。
隊長和副隊長低聲在商議著。
這時候在會議桌前排的一個外國人態度十分傲慢的用英語說:“指揮長先生,我覺得你們現在是在浪費寶貴的時間,你看你們都找的什麽垃圾救援人員,還是等明珠的英軍蛙人吧,他們雨停了就能動身!”
英國人一旁的翻譯正思考著怎麽翻譯出來的時候,關灝一把搶過話題也用英語很不客氣地說道:“先生,請放下你的傲慢與偏見,我們不是垃圾救援隊,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我們是南華夏最好的救援隊,這位是我們隊長李文明先生,國際三星工程潛水教練,也是美國國際海洋工程學院第一位華人畢業生,這位是我們副隊長宋遠征先生,之前是華夏最好的蛙人部隊的最好的蛙人之一,是君方多項潛水記錄的保持者。還有這兩位是我們學校最好的工程潛水教練有十分豐富的專業潛水經驗。”
關灝用流利的英語義正嚴辭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現場大部分是華夏人,即使很多人都聽不懂關灝說的什麽,但大家早就對那個頤指氣使、目空無人的英國人看不順眼了,現在關灝用英語懟了他,大家看著英國佬的表情很是解氣,現場都差點鼓起了掌聲。
英國人恨驚訝,不由得用正視的目光重新打量著眼前的那個年輕得有些過分的年輕人和他身旁的救援隊。
“指揮長,時間很緊迫,我現在需要平台水下水文地質資料以及需要打撈物品的詳細資料。我們還需要單獨跟我們來的隊員開個碰頭會,想要一間單獨的房間。”隊長急迫地跟現場最大的領導說道。
救援隊被單獨安排在會議室隔壁的一間小房間,為了更好地對打撈物品做精準的了解,指揮部也派了外方一名叫皮特的老外參與了打撈小組,同時結合水下的情況,也安排計算機室計算了打撈物品的落地軌跡和處於泥沙下大概的深度。
根據現場探測器的探測,石油鑽井平台水深有126米,因為石油鑽井平台處於大江出海口不遠處,常年累積的泥沙至少也有5米以上,現在水下受到台風的影響,能見度幾乎為零。
救援小組經過仔細商量和論證,打撈工作初步計劃是:潛水人員隻能是順著錨鏈下潛到海底,在劃定的區域內摸著泥沙尋找打撈物。
隊長把潛水救援小組,分成了三組:
隊長和一名教練第一組、副隊和剩下的教練作為第二組、關灝和曹婉第三組。
根據核算的水下距離,大約是130米,這樣的距離正常是要用飽和式潛水了的,以潛水救援小組的裝備要完成搜尋和打撈任務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我華夏的風格: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開始行動了,跟指揮部進行了協調,讓指揮部安排一條定位的錨鏈盡可能的落在可能的區域,專業救援隊就可以把搜尋範圍縮小,同時依托錨鏈下潛也減少了很大的難度。
一切都準備就緒,已經是晚上,打撈工作刻不容緩。
簡單休整一下後,救援小組開始第一批次的下潛。
救援小組攜帶的氧氣瓶是氮氧人工合作空氣,正常可以在水下使用40分鍾左右,如果下潛深度超過60米,人容易出現氮麻醉。
為了避免出現氮麻醉,下潛深度超過60米後就要減少壓縮空氣的攝入,讓身體慢慢呼吸合適應。超過100米水下的壓強是陸地的10倍,如果沒有抗壓服的支撐,人體會迅速倍壓垮並且氮氣融入血液中,瞬間會出現氮麻醉,讓人睡著或者窒息。
第一隊已經下去20分鍾了,正常應該已經到了海底,根據部署,第一隊和第二隊劃分了搜索區域,已經探索的區域用小旗子作為標記。
關灝看著時間,第一隊已經下潛超過了30分鍾,心不由得提了起來,這種情況自己從來沒有遇到過,但是自己不能慌張,要沉住氣。
看到一旁的曹婉很是緊張地看著自己,關灝伸出手在婉兒的手背上輕輕拍了拍說:“放心吧,不會有事的!”
這時候等待已久的安全繩突然被拉動,說明水下的人要上來了。
120米深度的無限製潛水,用氮氧人工合成空氣壓縮瓶,如果下潛超過30分鍾的確是非常大的挑戰。
如果不是經驗和訓練有素的人很難那麽長時間在水下作業。
眾人把第一隊的隊長和教練從下水扶梯上拉了上來,兩人都麵色蒼白,呼吸緊湊。
曹婉趕緊讓大家幫忙先卸下兩人的裝備,讓人躺平。
婉兒仔細檢查了二人,隊長基本上沒有什麽問題,因為在水下時間過長有些有輕微的氮麻醉。而另外那名教練情況不太好,幾乎是被隊長拖回平台上來的,教練已經出現氮麻醉,人也有些神誌恍惚。
第一隊下潛了30分鍾,搜索了很小的一片區域,並沒有發現打撈物。水下能見度太差,到了海底幾乎是摸著泥沙搜索,難度很大。
隊長需要休息,救援小組簡單調整了一下方式,下潛人員攜帶兩隻潛水手電增加亮度,同時在下潛人員的配備的魚叉上綁上磁鐵條,這樣便於搜索金屬結構的定位單元。
一切裝備就緒又花了半個小時,第二隊下潛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