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大道求長生

字數:2657   加入書籤

A+A-


    雲房內,一燈如豆。‘天長’道長麵含微笑,說道:“你師傅在信中說,他有事情需遠行。想讓你留在鐵瓦寺內修行,不知你可願意?”
    蕭鑫道:“曲道長,在鐵瓦寺內修行,可得長生?”
    ‘天長‘道長道:“丘祖師在《大丹直指》有言,如欲得丹,必須小靜三日,中靜五日,大靜七日。此時,全仗道友護持之力。勤而行之,可與鍾呂並駕矣。”
    “呂洞賓?那可是道家有名的大神仙。”蕭鑫聞言色喜,忙道,“曲道長,大道求長生,誠我所願也。”‘天長’道長說道:“《大丹直指》,這本道家秘本,我習有小成,略有心得,不敢獨珍。蕭公子感興趣,可以一起研習。”言罷,從懷內取出一本書來,交給蕭鑫。
    蕭鑫雙手接過,見書的封麵有四個大字,正是《大丹直指》。忙道:“曲道長教我。”
    ‘天長‘道長點頭說道:“修煉有三寶三要。三寶者,精、氣、神也。精,先天一點元陽也;氣,人身未生之初祖氣也;神即性,天所賦也。此三品上藥,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化道,三寶之旨也。三要者,一曰鼎爐,異名雖多,而玄關一竅,實鼎爐也;二曰藥物,異名亦多,而先天一氣,實藥物也;三曰火候,名亦甚多,而元神妙用,實火候也。若能奪天地之真氣,可以長生。法可早晨於高處,向日靜坐,存想太陽包羅吾身,連身化為太陽。無思無欲,混混沌沌,天地之氣漸漸歸於吾身。亦可二六時中隻向日,如日在東,眼則向東,日在西,眼則向西。總是吾身與太陽相抱,輪轉不息,方能得之。合月之氣亦然。”他毫不藏私,將《大丹直指》修行之法,一五一十如實講來。當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蕭鑫起身,躬身施禮。‘天長’道長坦然受之。
    夜半三更,月影西斜。‘天長’道長吩咐小道僮引路,領著蕭鑫在山角下的一間雲房休息。次日,‘天長’道長鳴鍾,召集門下弟子到三清殿。‘天長’道長上過香,向祖師行三禮九叩大禮。當眾宣布,代師收蕭鑫為關門弟子,賜道號‘天虛’,授了道袍法衣等物。
    蕭鑫向殿上三清祖師行三禮九叩大禮,然後轉身麵對‘天長’道長,行三拜禮。‘天長’道長代師受禮。‘天長’道長’有徒弟四人,大弟子‘玄深’,二弟子‘玄靜’,三弟子‘玄光’。萬天河入師門晚,道號‘玄河’。
    其時,大弟子‘玄深’和‘玄光’正在四海雲遊,不在鐵瓦寺。
    二弟子‘玄靜’眼望蕭鑫,滿眼欣喜。蕭鑫認識‘道清’和‘道明’,見他們都站在‘玄靜’身後,應當都是他門下弟子。拜師禮成,‘天長’道長手拉蕭鑫的手,滿臉是笑:“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穀;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小師弟,你我共勉之。”
    蕭鑫小時候就通背道德經,聞弦知雅意,笑道:“大道路遠,蕭鑫不敢有絲毫懈怠。”
    ‘玄靜’上前,參見小師叔。‘道清’和‘道明’等一眾小道僮,紛紛上前行禮,口稱‘師叔祖’。蕭鑫見‘玄靜’道長白發銀須,慈眉善目,一襲白色道袍加身,更顯仙風道骨。忙稱:“不敢當,不敢當。”‘玄靜’道:“小師叔,你慧根天生,日後勤加修行,定可早證大道。”
    蕭鑫回到雲房內,取出《大丹直指》這本道家秘本,淨手焚香,打開第一頁。隻見上麵寫道:“
    仙經曰:「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體天法象,則而行之,可也。天地本太空一氣,靜極則動,變而為二,輕清向上,為陽,為天;重濁向下,為陰,為地。既分而為二,亦不能靜,因天氣先動降下以合地氣,至極複升。地氣本不升,因天氣混合,引帶而上。至極複降。上下相須不已,化生萬物。天化日、月、星辰,地化河、海、山嶽。次第而萬物生。蓋萬物得陰陽升降之氣方生,得日月精華鍊煮方實。日月運行,周回自有逕路,不得中氣斡旋不轉。蓋中氣屬北鬥,所居鬥柄破軍即中天大聖,非北方也。對指天罡,逐時轉移,日月星辰隨指自運。。”
    一連數日,蕭鑫足不出戶,皆是在雲房內用心研讀。中午,有小道僮送來飯菜。他匆忙吃過,繼續用功。‘天長’道長撚須微笑,知其向道之心堅韌,心下歡喜。他吩咐寺內眾人,除了送飯的小道僮之外,任何人都不可靠近,避免打擾他修行。心想:“小師弟道根深種在心,果然不同凡響。”
    這天清晨,蕭鑫走出雲房,向北行約百米,見有一巨石。蕭鑫跳上巨石,盤膝麵東而坐,靜修《大丹直指》。午後,太陽西行。蕭鑫身隨日走,心中存想太陽包羅吾身,連身化為太陽。無思無欲,混混沌沌,天地之氣漸漸歸於吾身。夜至,蕭鑫麵月而坐,用功不止。
    蕭鑫初坐修煉時,感覺頭頂之上,陽光直射下來的陽氣,在泥丸宮停滯不動。這縷陽氣越積越多,最終向外膨脹。他凝神內引,將這縷陽氣聚合在一處,一鼓作氣,直下黃庭宮,最後全部都匯集在華池穴內,順利地打通任脈。隨後,繼續調動真氣,直衝督脈尾閭穴。
    尾閭在背後夾脊下,脊骨盡頭處,其關通內腎之竅。尾閭,古代傳說中海水所歸之處。在數次強力衝擊之下,尾閭穴開,真氣由下而上,經玄關,通夾脊到達玉枕穴。至此,督脈打通。
    其時,夜深人靜,明月當空。蕭鑫靜坐巨石之上,物我兩忘,一心衝關。小道僮送來的飯菜,一口未沾。‘天長’道長站在窗前,眼望巨石,同樣米水未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