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節 又進了一步

字數:2348   加入書籤

A+A-




    臨安府的禦街上,快馬呼嘯而過,“捷報!捷報……四川大捷!”喊聲漸行漸遠,一句句話仿佛珠子一樣沿路丟在空中,落下後震撼人心。有利於朝廷穩定人心的消息是不會隱瞞的,還要廣而告之,這世道有些消息擴散慢,但好消息卻因快船快馬奏報能日夜傳出千裏之遙。前方大捷鼓舞人心,武力震懾天下。包括左丞相兼樞密使鄭清之、知樞密院兼參知政事謝方叔、參知政事吳潛和同知樞密院事徐清叟等諸位相公接到喜訊後,一齊進宮向官家慶賀四川大捷。南宋朝廷日漸衰微之際,亡國的征兆已日漸顯現出來,謝方叔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走上了曆史舞台。謝方叔字德方,號瀆山,威州人,宋寧宗嘉定十六年進士,曆任監察禦史,權刑部侍郎給事中、拜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等官職。謝方叔任監察禦史剛直不阿、不畏權勢、憂國憂民,理宗非常欣賞和欽佩謝方叔的直率和忠誠,遂提拔之。他出身清貧,對庶民百姓的生產、生活狀況向來比較關注。有一年,南宋境內陰雨連綿。理宗憂心忡忡地問謝方叔、鄭清之兩相公曰:“積雨於二麥無害乎?”鄭曰:“目前雖不為過,然得晴則佳。”回答有一些敷衍塞責的味道。而謝方叔則曰:“二麥似無害,蠶事畏寒,恐少減分數。”從鄭、謝的回答可以看出,謝方叔對百姓庶民的關心程度要比鄭清之寬泛、深刻得多。不過,他為人保守,不喜變革,因循守舊。眼下諸相公畢集,看到寶座上的官家審閱四川來的紅光滿麵,喜形於色!餘玠入川,曆經八年奮戰,收複蜀口,意義重大,可喜可賀!四川是個盆地,本來外敵很難進入,且為了保衛蜀地,朝廷在北方入蜀的“蜀口”內外共了3道防線,防禦不可謂不嚴密:第一道防線為蜀口外三關,即大散關、黃牛堡、皀郊堡;第二道防線為階州、成州、西河州、鳳州、天水軍五州;第三道防線為蜀口內三關:武休關、仙人關和七方關。然而由於種種原因,三條防線全都告破,韃靼人長驅直入,肆虐四川,從此川民的噩夢來臨,官家丟臉、失金!官家丟臉,日後何以見祖宗?失金,丟失了多少的稅賦,官家捏著空錢包,眼淚都要流下來了。四川是寶地啊,天府之國名不虛傳,蜀地向朝廷交納的稅賦僅次於江南,而一旦失去,朝廷稅賦就失去了一大塊,影響可想而知!現在好了,餘玠收複蜀口最裏麵的第一條防線,他為朝廷奪回漢中後,接著收複武休關、仙人關和七方關,也就是說,韃軍再想過來,必須突破三關而不能長驅直入,四川可以休養生息,銀子快要回來了。太棒了!官家心滿意足地看著奏折,餘玠乃是今年初春動兵,發大兵六萬,民夫四萬共十萬軍民,號稱五十萬,北伐韃靼人,先在金牛堡由四川安撫製置副使孟之祥出手,擊殺韃靼人利路元帥王進,韃軍收縮防線,宋軍順利兵圍興元府,攻打之,同時圍點打援,由青居軍全殲韃靼人鳳翔府援兵一萬三千人,鷹揚軍楊懷遠擊殺韃軍都元帥禿雪,得其大纛、金印、寶雕弓和寶刀、金甲等戰利品,已經一起運來!青居軍再擊破韃軍秦州兵馬統領鄭鼎軍,破敵一萬,殺鄭鼎。韃靼人的興元府安撫使夾穀龍古帶離城而走,被宋軍俘虜,夾穀龍古帶願降,一家人已被送往臨安府行在。興元府韃靼人漢軍統領陳建增盡殺城內韃靼人與色目人,開門迎降,宋軍收複興元府,接著宋軍又收複武休關、仙人關和七方關!目前大軍還川,興元府防備交由閬州副都統製楊大淵負責,相信其人必可擔此重任。在奏折裏,餘玠認為興元府地名不吉利,不利大宋,建議改回其舊名為“梁州”或者是“漢中府”為佳,乞求朝廷定奪。這個要求來自孟之祥,當時並無“元朝”,乃是後來忽必烈起的韃靼國名,但孟之祥認為氣數有定,韃靼人正是因為“興元府”而興旺發達,必須破掉這個風水局。他這麽迷信,餘玠在小事上很大方,聽他的,遂上了請朝廷改名的內容。奏折中的附件有二樣,一份就是戰利品,包括興元府的地圖、戶口和物資等,以及繳獲韃靼人的軍資,包括禿雪的裝備、金印等物,洋洋大觀,作不得偽。另一份則是請功的名單,頭一位就是餘玠,這次收複興元府,以他的功勞最大,如果他不認領功勞,其他人也不敢拿功勞。第二位是孟之祥,他既協助餘玠組織進攻,又親自上陣殺人,破金牛堡、滅殺二路韃靼人援兵,捉著夾穀龍古帶這個“戰利品”,其功大焉。宋軍普遍存在誇浮風,即殺死敵人一萬,報到朝廷是二萬甚至更多,但孟之祥不屑為之,他要戰功的話,去殺,就有,根本不用冒領戰功。第三位是青居軍之鷹揚軍統製楊懷遠,他擊殺韃軍一個都元帥,創造宋軍的新記錄!其下就是其餘兵將的功勞了,詳詳細細地寫出來,附有各種佐證材料,很紮實!官家把奏折看了兩遍後將奏折交由諸相公們看,心滿意足地接受諸相公的慶賀。君臣非常開心,官家著樞密院擬出獎勵的標準,同時,把川軍的戰績向天下公布。經兩府初擬,參戰的四川路官兵分別轉一官,各官兵再按功勞賞功,以緡錢四百萬犒賞軍隊。然後官家加恩,以緡錢六百萬犒賞軍隊。花錢太多了,兩府相公們苦笑,但無人出言駁官家,因為餘玠的功勞大啊!隨著各戰利品到達臨安府,戰績確鑿無疑,朝廷正式下詔,認為餘玠等人收複蜀口,意義重大,功在社稷,遂重賞四川路官兵。餘玠正式普升為簽書樞密院事,成為名副其實的“相公”,其餘各職依舊,駐四川,主持軍政事務。四川安撫製置副使孟之祥的“寄祿官”由廣州觀察使升到青居軍承宣使,軍職從14級的“右武大夫”升到12級“拱衞大夫”,再有就是知順慶府變為了知成都府、成都府屯田大使、成都府諸軍都統製,爵位為南充縣伯爵,實封八百戶!承宣使乃是“節度觀察留後”的改稱,隻次於節度使,他離持節又進了一步。楊懷遠立有“首殺”韃軍都元帥的大功,高升為成都府諸軍副都統製,信州防禦使,鷹揚軍加“禦前”榮銜。其餘官兵則依功勞各有重賞,興元府改名為“漢中府”!封賞的消息趕在了當年年底送達青居城,讓青居城諸官兵們大為歡喜。孟之祥則是雙喜臨門,他娶了第十四房姨太太夾穀妙,結果,發現夾穀真是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