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節 史天文失槊
字數:2116 加入書籤
宋軍統製官史天文與一個大酋接戰,史天文身高八尺,虎背雄腰,雙膀力有千斤,勇武有力,乃兩淮軍出身,被調到禁軍任職,擔任統製官,身掛“防禦使”的貴品官職,從五品,僅遲於正五品的觀察使,能做到觀察使的無不是方麵大員,史天文僅為一個勇將,不是帥,但諸人對他相當服氣,蓋因他別有本錢。史天文手執馬槊,長達四米,橫掃千軍如卷席!一根馬槊的製作非常講究,槊杆取自上等韌木的主幹,剝成粗細均勻的蔑,膠合而成。那韌木以做弓用的拓木為最,把細蔑用油反複浸泡。泡得不再變形了,不再開裂,方才完成了第一步。這個過程耗時將近一年,一年之後,將蔑條取出,蔭涼處風幹數月。然後用上等的膠漆膠合為一把粗,丈八長,外層再纏繞麻繩。待麻繩幹透,塗以生漆,裹以葛布。幹一層裹一層,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杆發出金屬之聲,卻不斷不裂,如此才算合格。然後去其首尾,截短到丈六左右。前裝精鋼槊首,後安紅銅槊纂。不斷調整,合格的標準是用一根麻繩吊在槊尾二尺處,整個丈八馬槊可以在半空中如秤杆般兩端不落不墜。這樣,武將騎在馬上,可以保持槊尖向前而不費絲毫力氣。如此製造出來的槊,輕、韌、結實。武將可直握了借馬力衝鋒,也可揮舞起來近戰格鬥。整支槊要耗時三年,成功率僅僅有四成,因此造價高得驚人。馬槊乃中國古代冷兵器,是重型的騎兵武器,用得好的人無不是軍中上將,一等一高手。漢唐以來,馬槊一直是世家出身將領的標誌。以南梁武帝之富,造了把長兩丈四尺的槊,也要四處跟人賣弄。比如北朝猛將高敖曹善使馬槊,《北史·高敖曹傳》:昂馬槊絕世,左右無不一當百。隋末唐初的猛將程咬金,雖然小說中程咬金使用斧頭,但是正史裏的程咬金真正的武器是馬槊。《舊唐書》:程知節,少驍勇,善用馬槊。近期的則在公元1234年,宋軍端平入洛,攻汴梁,直取洛陽。韃蒙都元帥塔察兒命大將劉亨安迎戰,與宋軍相遇於龍門北,劉亨安橫槊躍馬,奮突而前,眾因乘之,宋師奔潰,追擊百餘裏。塔察兒拊其背曰:“真驍將也!”坐諸將之右,勞賜甚厚。史天文就仗著這把馬槊,一路捅翻韃軍二十餘人。馬槊委實夠力,可遠可近,史天文是熟手,揮舞馬槊有如龍飛鳳舞般,殺得韃軍紛紛落馬,無人可敵。有機靈的韃軍向他射箭,他身馬皆披重鎧,精工打造,箭不可透。見到韃軍不敢上前的熊樣,史天文傲然道:“汝等鼠輩,誰敢來戰!”這時一個大酋迎上了他,那個大酋五短身材,手臂粗壯,拳大如鬥,他滿臉煞氣的樣子,但在牛高馬大的史天文看上圓滾滾地煞是可笑。尤其是大酋身上披掛重甲,左執一圓盾,右持大砍刀,刀身雖長,也不及長槍,更遠遠不及史天文的馬槊。他以為自己是一寸長,就一寸強,用力一槊向著大酋捅去。大酋用圓盾一擋,與史天文皆在馬上一晃。史天文識貨,知道對手乃力氣十足之輩,有一戰之力,急收起小覷之心,急揮馬槊,使出洪荒之力,向著敵酋發動暴風驟雨般的攻擊。大酋名叫納鄰合丹,正是當為蒙古五大宗王之“濟南王”——合赤溫的孫子之一,合赤溫是成吉思汗鐵木真的三弟,比成吉思汗小四歲,早卒,合赤溫隻有一個兒子孛兒隻斤-按隻吉帶,又譯為按赤台,因其軍功家族一係被封為濟南王。納鄰合丹左遮右擋,擋下了對方進攻,把馬一縱,如箭般躥至史天文側邊僅一個馬頭的位置,劈出奔雷似的一刀!他那馬快極了,史天文大吃一驚,來不及拉開距離,隻能用馬槊的中後部抵擋。接下來史天文憋屈無比,納鄰合丹馬快,刀快,史天文被他近身貼著狠打,拉不開距離,隻急得史天文滿頭大汗。史天文知道自己麻煩大了,馬槊利於遠戰,一旦被敵人近身,若不能擺脫,則必敗無疑!他的親兵看得著急,急忙上前想為主將解圍。你有馬仔,我就沒有馬仔?納鄰合丹的親兵一擁而上,與宋兵們交戰,雙方大打出手,留下史天文和納鄰合丹高峰對決。史天文始終不能拉開距離來打,使盡渾身解數也不能擺脫納鄰合丹的近身肉搏,這個圓滾滾的大酋象隻可惡的蒼蠅般圍著他打轉,陣陣濃烈的臭味撲鼻而來,熏人欲昏。韃子不怎麽講究衛生,很少洗澡,身體發臭,也根本不會用香粉香精等東西去遮掩,於是史天文竟然遭遇了物理攻擊與化學攻擊的雙重打擊。最終,頭昏腦漲的他在納鄰合丹一刀順著馬槊杆身削上來時,來不及拉開距離也不能檔格,萬般無奈的史天文唯有鬆手,馬槊掉地,史天文險些手指被削斷,沒有稱手兵器的他轉身就逃,他那愛若珍寶的馬槊被納鄰合丹拿到手上舉起炫耀,哈哈狂笑。刺耳的笑聲讓史天文失魂落魄,腦海裏隻有一句話:“槊在人在,槊丟人亡!”他喪失了勇氣,雖有備份的馬槊,材質也相差不遠,但用起來遠遠不如先前那把好用,他也無複先前之勇。韃子著力進攻,宋軍拚死抗擊,哪怕死傷慘重也在所不惜,即使是忽必烈親臨一線,宋軍也寸步不退!李曾伯相公就在後麵督戰,不能在他麵前丟臉。如果後退,有可能全軍覆沒,甚至會動搖到大宋社稷。拚了!盡管被殺得血肉橫飛,死傷者眾多,但宋軍大聲吆喝,相互激勵,鏖戰不休!統製官被打倒了,指揮使頂上,指揮使戰死了,都頭接過指揮權,誓要戰至最後一人,就算是死,也要把韃子咬下一塊肉!一直戰至午後,韃軍反複衝擊依舊沒能打破僵局,戰鬥打得蕩氣回腸,宋軍表現出來的大無畏勇氣和頑強的毅力讓韃子為之心折。改變戰場態勢的是弓箭,宋軍主帥李曾伯中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