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0節 各種情報匯報

字數:2050   加入書籤

A+A-




    皇城,武英殿,偏殿裏,一場重要的軍事會議正在召開。與會者為帝後夫婦,參讚軍機的皇貴妃劉珊妤和皇妃汪蓉兒、王三娘,皇太子兼應天府尹孟順慶,再有就是內閣趙葵、姚希得、賈似道、江萬裏四相公,以及軍機重臣王堅、李庭芝、林千之和文天祥等,還有六部尚書、侍郎等,亦即是帝國的精英悉數與會。帝後與皇妃、皇太子坐著,其餘人等按品階分站左右。除此之外,還有數位閹人參會,他們低眉順眼,氣場低微,不象文官胸懷治國安邦的氣派和武官們雄糾糾氣昂昂,全無漢朝十常侍和唐朝閹人的威風,甚至不及宋朝大tj童貫的豪氣。在會議上,王堅聲音洪亮,大聲地念著軍情:“……北方偽帝現出兵北方討伐阿裏不哥,以太子真金留守上都。其動用真定史天澤、易州張柔、東平嚴實與濟南張宏各一萬兵馬從征,親率另外四萬人,為怯薛軍一萬,武衛軍二萬,忽剌忽兒一萬人,前線兵力總共八萬人,另有合丹率二萬人在後方保障糧道。備糧十五萬石,馬匹十二萬五千匹,牛羊牲畜二十五萬頭、民夫八萬有奇……”如果忽必烈就在現場聽到王堅的匯報,隻怕他要驚詫著要跳起來,因為王堅的數據準確無比,有的數據屬於內部保密,一般韃子官員都不知道的。現在卻被王堅給念出來,簡直就象是元朝的情報直接報送到明朝的軍機處!孟之祥在情報係統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總算有了回報,韃子的行政機關被他的情報人員滲透得有如篩子一般。接下來,就是提督東廠的大tj龍五郎來匯報各種情報,包括韃朝治下地方的民情以及阿裏不哥的軍情。“……如今韃朝大量發行紙幣,其至元鈔迅速貶值,每貫鈔合銅錢二百文錢,連對草鞋都買不起。同時,為征集賦稅,韃朝提高稅收,一些地方已經收到至元十年的賦稅,形成了惡性通貨膨脹,民不聊生,多地暴發抗稅事變……”殿堂寂靜,龍五郎尖聲聽得很清晰,諸人心情愉快。彼之毒藥,吾之甘霖,韃朝轄民出了問題,正好我等從中取利。發行紙幣主要是錢荒,大家都缺錢,明朝還可以想方設法去勘探開發新的礦藏,從倭人那裏輸入銀子,而元朝缺錢更厲害,其對明朝金屬貨幣需求旺盛,但明朝實施了嚴格的出口管製,主要是鐵器等金屬、食鹽、醫藥、各種錢幣等,還有種植技術、工匠等都不允許出口。孟之祥站在二千年曆史巨人的肩膀上,其治下不存在吃裏扒外的“晉商”,貿易封鎖是卓有成效的。“韃王阿裏不哥的軍情為其糾集了其子玉木忽兒、宗王昔裏吉、大將哈刺察兒、宗王脫帕木兒、合古泰、阿爾賓希格諸酋共六萬餘人,其部落眾多,軍心不穩。……”龍五郎給大夥兒通報情報,讓大家都皺起眉頭:這阿裏不哥太不爭氣了,本來按蒙古“幼子守灶”的製度,他才是不折不扣的蒙古大汗,名正言順,卻打不過統領漢人走了偏路子的忽必烈,連續二次決戰都以慘敗告終,這次他若以蒙古人對付忽必烈,必敗無疑,大家都不看好他。不過,這次有所不同,龍五郎的絕密情報是孟家子弟孟知恩已經在漠北站穩腳跟,拉起了一支萬人級別的漢軍部隊,對付蒙古人時是屢戰屢勝,打得元朝在上都北麵的局勢糜爛,這才引出忽必烈的親征。“孟知恩確實為天家爭氣!”首輔趙葵說道,自然是一片附和之聲。明朝天家子弟表現突出,無論文治武力皆一流水平,文治是行政能力高,關心民間疾苦,積極發展經濟,當中就以皇太子孟順慶為佼佼者,他現為應天府尹,並不虛任,而是實幹,全麵控製了應天府事務,整得應天府好生興旺。打仗則有天家子弟衝鋒在前,身先士卒,打出了軍威國威,如孟知恩就是表現突出者,還有其他天家子弟如孟家諸皇子皆在陣前效力。總而言之,天家子弟成材率高,很少紈絝子弟,少年強則中國強,呈現出一派新朝興旺新氣象,令諸大臣倍感欣慰,看來本朝可以持續發展,他們的榮華富貴得保。何止是天家子弟讓人高興,就連本朝tj也讓人看得順眼,他們忠心耿耿,做事認真,他們的權勢其實不小,包括情報機關的管理、內衛的控製,還有後妃支使下行使審計權利,但tj們並不擅權妄為,沒有了漢代十常侍的頤指氣使,更沒有唐代宦官的飛揚跋扈。主要是tj們恪守規矩,依法辦事,是的,這是本朝以來的一大特點,皇帝力推社會法治,依法依規,誰都不例外。如他設立管理皇族子弟的“宗人府”,頒布條文來規範皇族子弟,講究“皇族犯法與庶民同罪”,就連皇帝自身也不胡作非為,他的大行動全部經過討論,雖說最終決定權在他,但過程是集思廣益,從而避免了損失。“我們要及時向孟知恩通報這些情報,讓他做好準備!”有人說道。王堅則笑而不語,顯然他與孟知恩的溝通是暢通的。古代通訊不便,遠程通訊很多都采用信鴿,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情報介紹已畢,所有人都望向龍椅上的皇帝孟之祥,他神采奕奕,朗聲道:“朕欲北伐!”頓時,所有人精神一振!終於來了,本朝立國不正,孟之祥是趙宋家的將軍,以明代宋,雖是上體天心,下應民意,實為篡謀!他隻有成功北伐,收複長城以南疆域,完成中國一統的偉業,他這個皇位才算是坐穩,再無人能指責他,作為皇帝才當之無愧!孟之祥手往賈似道處一指,說道:“賈卿,你來為諸位一述往事。”賈似道應道:“臣遵旨!”遂為眾人說起了悠悠往事,即曆朝曆代北伐的成敗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