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安南密探

字數:3405   加入書籤

A+A-


    幾人先是一番客套,隨後相互介紹。
    陰冷男子自稱姓宋名襄,大明広州府商人,常年在外做買賣。他也是聽別人說起宋洲人的事,才知曉宋洲人在占城圈了一塊地,建起了一座港口小城。
    數日前,宋襄帶著自己的商船來到金蘭港,上岸後,聽聞了許多關於宋洲人的奇聞異事,也不知這些傳聞是真是假。
    宋襄明麵是一個普通的海商,暗裏卻是安南東京(河內)派來的密探。這人腳下功夫了得,一手暗器使得出神入化,效命於安南密衛(類似大明錦衣衛的機構)。
    安南國與大明在邊界問題上一直摩擦不斷,雄主黎思誠(明朝稱“黎灝”)自知國力無法與大明相比,所以他的攻略重心逐漸轉向西南兩個方向。
    在西麵,對瀾滄王國的攻勢雖然順利,但隻要安南大軍調走,那些投降的土司便會立刻反叛,實在是讓安南國焦頭爛額。
    在南麵,對占城國的蠶食計劃本還算順利(曆史上,安南是在1757年前後才將占城國徹底消滅)。如今突然冒出個宋洲王國橫插一腳,讓黎思誠直感如鯁在喉。
    想繼續南下,要麽將宋洲人趕走,要麽繞道南下。可繞道南下,等於是把自己的後背交給了宋洲人,一旦宋洲出兵切斷安南軍隊的退路,後果不堪設想。
    思來想去,金蘭港的這根肉中刺一定要拔去。
    雄主黎思誠心知宋洲人能乘船遠洋而來,其海上戰力肯定不弱,而安南國的水師實力卻隻是個擺設。他沒有寄希望在海上戰勝宋洲人,而是將信心押注在了陸上。
    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得知宋洲人的火器十分犀利,安南沒有再次冒然出兵,而是派出細作探查宋洲人在金蘭港的兵力部署,還有宋洲火器的奧秘。
    聽了那位精通漢語的占城商人翻譯,其餘人喜上眉梢。在南洋,誰不知大明貨最為緊俏,若能與宋襄拉好關係,或許以後可以直接從他手中買到上等的大明貨。
    眾人心底皆生出巴結的心思,對於宋襄的提問,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從這些占城商人隻言片語中,宋襄了解到,原來宋洲人的勢力遍布整個南海。
    宋洲人在兩年前占據了舊港,也不知用了什麽手段,竟恢複了與滿者伯夷的關係。如今又北上大明,和大明商人開始了生意合作,讓這些占城小商人眼紅不已。
    占城商人中,有一人在去年年末時便架船來到此地,向宋洲人出售雞鴨禽肉與海產魚獲。
    據他說,原先這金蘭港可沒有現在管理嚴格,當時也沒有劃出一塊土地,搞什麽宋洲人所講的自由貿易區。港中大部分是逃難或被抓來的占城百姓,宋洲士兵人數不超過千人。萬萬沒想到,就是這千人的軍隊卻能讓安南的萬餘人馬折戟沉沙。
    商人提到此,其他占城商人臉上紛紛露出一副幸災樂禍的表情。
    宋襄聽此麵無表情,桌麵下的拳頭卻握得緊緊。
    商人的話頭被茶館店家端來的兩壺茶打斷。淺綠色茶水中幾片葉芽在透明的玻璃杯中起伏,令人感覺新奇。
    一商人向宋襄介紹道:“這是玻璃杯,比大明瓷器便宜,如今在占城很受貴族喜愛。”
    另一商人感歎道:“我也見過從遙遠西方流傳而來的琉璃器皿,如宋洲玻璃這般無色透明的,實在是罕見。”
    “也許宋洲人掌握了神秘的煉製琉璃辦法。”
    “但願有一日,潘郎燒製的瓷器能和大明一樣精美。”
    ……
    眾人七嘴八舌,話題越扯越偏。
    宋襄及時插話道:“諸位,有沒有辦法離開自由貿易區,進港城裏瞧瞧?”
    精通漢語的占城商人搖頭道:“這個恐怕不行,宋洲不允許港城裏的百姓和我們這些外來商人私下交流,也不允許我們進入港城。每隔五天,宋洲會給繳納交易稅的百姓發放出城憑證,允許百姓來自由貿易區和我們交易。”
    在這裏呆得幾日,宋襄也觀察到,整個外街街上形形色色的路人絕大部分是外來的商人。街麵防衛很鬆,幾乎看不到官府裏的差役,治安卻異常良好。
    自由貿易區的南麵盡頭,是金蘭港城的南門。港城城牆高十尺,城門口有穿著花綠對襟短衣的兵士日夜把守,戒備森嚴。
    宋襄沒有十分把握能成功越入港城,所以他不想打草驚蛇。既然每過五日就有百姓來此交易,屆時,或許能混進百姓中。
    無意瞥見忙碌的男店家,宋襄假裝不解:“我觀這茶館店家是個漢人,為何他不受到約束,能在此地經營生意?”
    一商人解惑道:“宋洲人稱此道為公私合營,這茶館中的所有東西都由宋洲官府所出,店家隻管經營。”
    宋襄輕笑:“如此說來,這宋洲人的想法倒有些與眾不同。”
    杯中茶水剛喝下一口,眾人就聽到街上有人喊:“到船了!到船了!”
    按奈不住的眾人紛紛站起,精通漢語的占城商人急忙向宋襄道:“不好意思,宋朋友,我們的生意來了。你住在何處,要在此地留多久,等我們忙完,再去找你閑談。”
    宋襄心想這群商人或許可以利用,於是道:“我大概逗留十日左右,住在這條街最西邊的客棧。”
    “那我們先告辭了,兩日後,再找你一述。”占城商人們匆匆行了一禮,便快步離開。
    ~~
    金蘭港碼頭。
    大明行人司小官跟隨蘇南走下商船,一股熱浪隨即撲麵而來。
    行人司小官忙問:“此地乃何處?”
    蘇南答道:“此地名為金蘭港,是宋洲王國的海外國土。”
    行人司小官歎道:“想不到宋洲王國竟有這樣一處海外土地,與大明相距不過兩旬的海程,非我所想的相隔萬裏之遙。”
    付成勇站在兩人身後,聽到行人司小官的話,心中吐槽,若不是為了北上計劃,我們也不會在南海到處找據點,等濠江那邊的事處理好,宋洲與大明的距離將會是負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