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直搗黃龍(3)

字數:3544   加入書籤

A+A-


    金蘭港,作戰指揮室。
    坐鎮後方的左手與大蝦兩人也在密切關注前方戰場的局勢動態。
    從在華英收集到的情報推算,一支萬餘人的先鋒軍即將抵達華英國都城,時間大概在四月末五月初。情報真假有待驗證,這點讓左手頭疼不已,戰爭打得不光是武器戰、後勤戰,同時也是情報站。
    左手放下筆,給大蝦散了支煙,問道:“果防部什麽時候能成立情報處?”
    大蝦道:“已經在計劃了,不過情報處成立後,可能由外務部與果防部同管。”
    “那也比現在像無頭蒼蠅一般強!”左手說著,吐了個煙圈,一臉苦大仇深的模樣。
    由果防部牽頭,與外務部聯合組建的對外情報調查局,於今年年初經中樞批準成立。同時批準成立的還有一個名為“宋洲野生動物調查局”的機構,聽名字好像是關於野生動物保護的,其實名字隻是掩護,這個機構的真正職責是對內安全調查。
    不管對內還是對外,搞這種暗搓搓調查的,終究讓人不喜。為了維護穿越眾的團結,中樞沒有在明麵上做宣傳,除了部分高層,絕大部分穿越眾都不知有這兩個部門存在。
    直到多年後,獵人與動物飼養員兩個名詞,偶爾出現在內刊上,這兩個機構才漸漸進入大眾的視野。
    大蝦捋了捋思緒,說道:“襲擊廣南這一手棋,目前看已達到成效,敵方兵力正在加速向我方撲來。‘直搗黃龍’計劃,這個名字取得好,對我們講是直搗黃龍,對敵方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現在誰行動快,誰就能搶占先機。”
    左手道:“總體看,我們的優勢更加明顯,敵方不知我方海上兵力是多少,容易走進思維誤區。”
    大蝦點點頭,笑道:“不怕你笑話,我這個艦隊司令上任來,每日如坐針氈,為了不在手下麵前露怯,這兩年時間,我可看了不少史料。”
    “有什麽收獲?”左手知大蝦的性子,讓他靜下心讀書,那就像是讓孫猴子念經。
    大蝦賣弄著自己的一知半解:“這南洋諸國皆有個軟肋,幾乎所有的大型城市都在河口沿海地區。葡萄牙、西班牙、荷蘭,這些西方殖民者隻需幾十艘船,一兩千兵力,就能破城,使小國覆滅,真是時也命也!”
    ~~
    距離安南香河不遠的外海。
    李冉收到了金蘭港發來的情報,船艙內,一眾指揮人員等待著李冉下達攻擊順化的命令。
    李冉思索良久,才道:“船隊繼續北上,下令先遣支隊即刻收兵,這裏留給他們收拾。”
    “司令,我們不打了嗎?”有人急忙問。
    “依據情報推測,敵方所有兵力調集到邊境還得一周左右,我們現在動手,戰略目的就暴露了。”看著在場的一張張年輕麵孔,李冉語重心長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戰略上的勝利更加重要。”
    旗艦艦長問:“司令,那我們下一個目標是哪?”
    李冉道:“直接去清化,我們在那裏登陸。”
    ~~
    廣南城外。
    炮火減緩後,一夥奇裝異服的賊兵伺機登陸,在城外晃了一圈,點燃了城郊的幾座民房,隨後大搖大擺地退回到船上。
    好在這個時候,風向未變,港口沒有停泊多少南下的商船,不然損失會更大。
    城中承政官員見此,痛心疾首。而負責城防的正都總兵對此不聞不問,整日呆在宅中稱病,當起了縮頭烏龜。
    官員登門求見,仆役將其領入臥房。一入門,官員便聽見屋內一陣咳嗽。
    “鄭總兵,你這是?”官員關心道。
    都總兵坐起身,由婢女服侍喝下藥湯,緩了緩,這才說道:“不礙事,隻是偶感風寒罷了!”
    官員急切問:“賊兵勢大,炮火犀利,城防恐難久擋,不知鄭總兵有何準備?”
    都總兵語氣輕鬆道:“我已派人出城求援,想必援軍不日就到。再說這府城城高牆厚,賊人一時不得奈何,府尊何必憂慮。”
    官員歎氣道:“賊人久攻不退,我恐城中有變。”
    都總兵問:“府尊是擔心有亂民鬧事?”
    還未待官員答話,一守城親信跑來,向總兵官報喜:“將軍,賊人退走了!”
    都總兵騰地一下跳下床,來回走了兩步,詫異道:“為何會退走,不會是故意使詐吧?”
    “小的親眼看到賊船升帆離去。”親信信誓旦旦道。
    “沒我命令,不許開城門,我倒要看看,這些賊人是何詭計。”都總兵決定繼續縮頭。
    一直到第二天,秋盆河上終不見賊船蹤跡,城中文武官員方才確信賊人退走。
    焦急趕來的援軍撲了個空,這讓領兵小將異常惱火。
    在城中避亂的百姓陸續返回自己所在的村落,陡然發現村中空無一人,詭異地是每家每戶值錢的家畜並沒有被帶走。
    官吏事後統計,共有三千多人失蹤,有幸存的村民講,村裏來了一群凶神惡煞的異徒,他們將村民驅趕到河邊,然後用船將人一船船拖走。
    賊人為何要擄走窮苦的百姓,官員們想不出其中原因,隻好將此事上報。
    得到賊人退走消息時,南征的中軍剛渡過秋盆河。
    黎思誠毫不在意的將這份奏報丟到一旁,與身旁將士道:“賊人這番虛張聲勢,著實可惡!若我大越有一支水師能與其周旋,這賊人怎能如此猖狂。”
    “陛下所言極是,隻是水師建造非一日之功,眼下賊船雖退,難保他日不會再犯。”
    “陛下當年平海盜之患,采取‘斬其賊首,滅其賊穴’的策略,如今這宋洲人在末將看來,不過也是一夥大的海賊,陛下為何不延用原謀?”
    黎思誠頷首道:“諸位之謀正和本王之意,兵貴神速,廣南城就不必繞道前往了,下令中後軍加速行軍,再傳令各道,做好防備,如有賊人來攻,堅守城池,賊人勢弱,自會退去。”
    “我等領命!”眾將道。
    “令王將軍與阮將軍的人馬合兵一處,立刻揮兵賊穴,本王也要給這幫宋洲人一點顏色看看。”黎思誠躊躇滿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