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在濟州(1)

字數:3614   加入書籤

A+A-


    新世界18年,西元1497年,二月。
    濟州島,濟州城。
    呼嘯的北風,吹得站在碼頭上的婦孺小孩縮攏成團。
    無所事事的力工們蹲在一處擋風的木箱堆前,攏了攏身上的棉大衣,開始了喜聞樂見的指點江山。
    “這是這個月的第幾批船?”
    “好像是第三批!”
    “新繼位的國君真是個暴君嗎?”
    “那能有假,說書的都是這麽講的,眼前的這些婦孺小孩不正是受牽連的大臣家眷嗎?”
    “你們可真是瞎操心,新國君是不是暴君和我們有屁關係,我們現在都是宋洲子民了,管這些作甚!”
    “三哥說的對!”
    ……
    力工們聊天的這會功夫,海關人員已經點清了流放奴婢的人數。雙方確認數字無誤後,海關幹部簽下一張估價單,朝鮮官員喜滋滋接過,迅速揣進了懷裏。
    掩麵而泣的婦孺小孩們在海關人員的指引下,前往檢疫營地,開始了她們在濟州的新生活。
    弘治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495年1月20日),朝鮮成宗李娎過世,十二月二十九日,李隆即位於昌德宮仁政殿。
    初登大位的李隆還算正常,但好景不長,圍繞為成宗設置水陸齋的問題,李隆便與台諫的士林派大臣杠上。最後,李隆直接下令逮捕治罪了一批士林派大臣,並取消了部分儒生應舉的資格。
    宦官金孝江適時進言,罪臣家眷貶為官奴婢還得朝廷養著,不如送到濟州島,還能增加內帑。
    正缺錢花的李隆深以為然,於是派人與元大忠聯係,雙方就此展開了第一筆交易。
    嚐到甜頭後,李隆更加肆無忌憚,圍繞王室與外戚的任免、宦官金孝江濫用權力、生母廢妃尹氏蓋祠堂等問題大作文章,逮捕治罪了數十位大臣。
    眼下這批到港的婦孺小孩就是因反對蓋祠堂而受牽連的官員家眷。
    一矮墩工頭跑來,打斷了力工們的嘮閑嗑,著急的催促道:“三號棧橋,有艘船的貨要裝運到另一艘船上去,大家幹活麻利點,東家說了提前完成有額外賞錢可領。”
    “好嘞!”力工們應著,烏泱泱往三號棧橋而去。
    三號棧橋,一艘老式朝鮮貨船上,一個青年人正愁眉苦臉的等待著力工們的到來。
    青年人名叫李鍾二,來自朝鮮平安道。李鍾二打小跟隨大哥李鍾一做買賣,主要經營人參與毛皮的生意,兄弟倆目前還隻是個小買賣人,依托於官府某位貴人門下。
    近來聽本道的商人講,濟州島已大變樣,全羅道與慶尚道的商人都在往濟州島跑,想必那裏處處是商機。大哥李鍾一經人這麽一提點,便將此事放在了心上,謀劃了這一次的出海之行。
    令人沒想到的事,隨船攜帶的布匹在濟州島遇了冷,島上賣的都是明朝鬆江布,自己船上的朝鮮布明顯比不過,租船跑這一趟生意差點沒把底褲賠進去。
    經過忍痛折價,兄弟倆終於遇到了一位願意接手的倭國商人,這才鬆了李鍾二心中的一口氣。
    力工們鬧哄哄地走來,在指明船隻與布匹數量後,李鍾二也沒有馬虎大意,而是站在甲板上時刻盯著,生怕這些力工會順手牽羊。
    守了半個時辰,大哥李鍾一興衝衝地跑回船,滿臉流露著欣喜,拉著李鍾二道:“老二,走,隨我去濟州邑逛逛。”
    李鍾二苦著臉道:“大哥,你現在怎還有這閑心,這次來濟州,咱們差些就要血本無歸了!”
    李鍾一渾不在意道:“做生意有賺有賠,不是很正常的嗎?古話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咱們這次在棉布上虧錢,在人參與毛皮上,卻是掙了不少。”
    聽言,李鍾二激動道:“這麽說,咱們帶來的人參與毛皮順利脫手了?”
    “那是自然!”李鍾一從懷裏摸出三張宋洲商業銀行的百圓匯票,在李鍾二麵前晃了晃。
    李鍾二立刻緊張道:“怎是三張紙,大哥,你不會是被人騙了吧!”
    李朝與明朝一樣,也被紙鈔謔謔的不輕,百姓見著紙錢,心裏就發怵。
    “莫要緊張,此地大額錢款都用得是這個,待我們離開時,可拿這紙去宋洲人的錢莊兌換成銀錢。”
    李鍾一說完,將匯票收好,拉起李鍾二,便往船下走:“你勿要再多問,且隨我去邑城裏瞧瞧,回去時,看能帶什麽貨物離開。”
    “大哥,船上貨物還得看著!”
    “不礙事,有船上水手盯著,出不了問題!”
    兩人說笑間,便快步來到了濟州邑城前。
    如今的濟州城,城牆已經修繕,而且還增加了城牆的高度,整座城看上去倒有點巍峨巨城的樣子。
    城門口設有警衛崗,有士兵把守,流動巡邏的騎兵時不時從門前經過,輔助維護著城內外的秩序。
    入了城,便是一條十字馬路。
    馬路每隔數百步,就能看見一個指引路牌,路牌上標注著地點與距離,使人一目了然,不用擔心迷路。當然,不迷路的前提是你得識字。
    兄弟倆按照路牌指引,走了一刻鍾,忽然瞧見一個高大的牌樓,牌樓正中用隸書寫著“濟州大市場”的字樣。
    來逛大市場的人不少,其中最多的要屬朝鮮與倭國的商人。隨著濟州島商品的不斷增加,名聲持續擴大,來此買貨的商人已越來越多。
    剛穿過牌樓,一個夥計穿著的小子就往兄弟倆手裏塞了兩張紙。
    李鍾二拿起紙張瞅了瞅,發現是一張簡易的濟州大市場布局圖。由於占地麵積巨大,大市場管理部門貼心的為來往商人印發了地圖,還在地圖背後列出了目前濟州急需的商品與價格明細。
    整個大市場分為香料區、食品區、鹽糖區、日用品區……幾乎囊括了所有的宋洲商品,吃穿用度無所不包。每個區商家經營的大種類相同,但小分類卻有不同,大市場管理部門通過運輸、供應等手段引導商戶差異化經營,避免了惡性競爭。
    “老二,你看咱們該買什麽?”李鍾一犯難道。
    李鍾二說道:“先看看吧,大致了解一下價格,再做決定!”
    距離市場入口最近的是香料區,李鍾二指了指方向,示意先去那邊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