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七章:南北島(上)

字數:3300   加入書籤

A+A-


    五日後。
    陶江離開了寧海,乘船駛向臨川城,準備在那裏尋找領航員,前往位於北島的秦城(後世惠靈頓)。
    船隻沿著東岸暖流往南航行,沿岸還有許多未有人跡的土地。站在船頭,陶江領略著宋洲的壯麗河山,心裏默然生出一絲感慨,如果明朝如宋洲一般,無邊患之憂,或許祖輩們也不會離開故鄉,恐怕陶家會是另一番光景。
    船隻航行了三天,駛入一處海灣口。海灣內皆是蜿蜒曲折的水道,此地命名為臨川(後世悉尼),倒有貼切。
    商船靠港休整,陶江命人去打聽領航員的事,而他自己則下船在臨川城逛了逛。
    眼下的臨川城還是一個大工地,城市沿著一條中軸線向東西方向建設,除了沿港口的一圈還有些熱鬧外,再往城外走,就是一片原野。
    索然無味地返回港口區,陶江無意間瞧見一艘船上,力工們正小心卸下一批樹苗,尋問才知這些都是桑苗,官府試圖在當地種植桑樹,並發展養蠶業。
    “這海外之地也能種桑養蠶?”陶江隻覺匪夷所思,他未將此事放在心上,尋了一家客棧,便安心睡了一晚。
    翌日,手下人打聽回了一個好消息,領航員之事不但解決,兩日後,更有海軍大型艦船護送一艘貨船前往秦城,他們正好可以一道同行。
    聽此消息,陶江有些喜出望外,不禁好奇貨船上有何貨物,需海軍如此重視?
    此次,海軍護送的貨船上裝有一批牛羊良種,準備運往南島的蘇武港(後世納爾遜),做品種培育。相比宋洲本土的自然環境,南島既無大型猛獸,也無毒蛇,外來人口少,非常適合良種牲畜的培育。
    除牛羊良種外,貨船上還有幾名生物學科的學生攜帶屎殼郎,隨同前往蘇武港做人工養殖。
    你沒看錯,就是屎殼郎。宋洲雖然是個天然牧場,但當地並沒有牛,隨著穿越眾養殖牛群數量的倍增,特別是奶牛激增後,如何解決牛糞問題成了當務之急。
    糞便有機物在自然中分解需耗時一個月,這個過程緩慢,汙染環境不說,還容易滋生蚊蠅昆蟲。難以分解的牛糞會遮擋陽光,嚴重影響了牧草的光合作用,導致大片牧草死亡。
    這個時候,就萬分需要屎殼郎的幫助,據科學統計,屎殼郎有著較高的“食屎效率”,隨糞便滋生的蒼蠅能下降90%。可惜本土的屎殼郎隻喜歡解決那些有袋類動物排泄的的幹硬糞便,奶牛排出的糞便水分含量大,粘稠不易成型,所以本土屎殼郎並不敢興趣。
    後世土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專門成立了一個項目組,從世界各地引進43種屎殼郎品種,來解決土澳的牛糞問題。而本時空,宋洲同樣遇到了這個麻煩,好在穿越眾有現成的經驗可學。
    扯了這麽多,有牛羊良種與生物學科學生前往蘇武港,讓海軍派艦船護送倒也說得過去,但至於派大型艦船嗎?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周為敏——這位宋洲王國名義上的國王也在船上。
    周為敏此次巡視東岸與秦城是微服私訪,出行異常低調。此番東行,一來是想了解東岸的真實發展狀況,二來是想慰問駐守秦城與蘇武港的國民警衛團士兵。
    由左手負責的南北島開發已經進行到第四個年頭,擴充的一個國民警衛團已在南北兩島站穩了腳跟。
    對北島,宋洲實行的是羈縻政策,即先打服,再封官,最後同化,三步走戰略。
    對南島,宋洲就沒有那麽溫柔了,直接執行強製清空辦法,將抓獲來的毛利人馴服後,運往北島進行集中安置。
    之所以區別對待,完全是出於兩島人口的不同,據估計南島上的毛利人人口在10萬左右,而北島保守估計超過30萬人。
    僅憑一個團的兵力,南征北戰,就能把兩島管理起來,不太現實,關於這些土著的安置也是個頭疼不已的難題。
    前往秦城當日,陶江受邀登上了貨船。
    載重800噸的貨船行駛起來,可要比自己的小海船平穩許多,陶江本想婉拒這個邀請,奈何邀請之人一臉冷冰冰的模樣,完全不給陶江開口的機會。
    懷著忐忑心情,陶江被人帶到了一間艙室,艙室內是辦公室的布置,喬裝打扮的周為敏穩坐於靠背椅上。
    周為敏態度溫和地做了個請的手勢:“陶東主請坐!”
    “謝綱首好意!”陶江坐下,悄悄打量著麵前之人,隻覺此人有些麵熟,但又一時想不起在哪見過。
    “陶東主此番前往秦城,不知所為何事?”周為敏好奇道。
    陶江拱手答道:“陶某不才,名下經營著酒莊等生意,聽聞秦城如今已安穩,便想去當地拓展一下生意。”
    聽得此言,周為敏來了興致,問道:“秦城雖已安穩,但還處在軍管階段,當地所需物資都由軍隊後勤集中采購,陶東主想拓展生意,隻怕是走錯地方了!”
    陶江直言道:“這個情況,我也知曉,所以此次去秦城,是衝蠻人而去!”
    宋洲本土對南北島蠻人吃人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眾商賈對兩島是敬而遠之,麵前商人卻有勇氣逆勢而行,僅憑這一點,就值得周為敏刮目相看。
    周為敏就商言商,說道:“蠻人一無所有,陶東主打算用自己手頭的貨物與蠻人交易什麽?”
    “這個……我需親眼考察,方能清楚!”陶江說這話時,底氣明顯不足。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別看陶江掛著玉泉穀紅酒協會副會長的名頭,但自家事自家清楚。
    在宋洲,葡萄酒的競爭日益激烈,最上麵有國營酒莊力壓一頭,下麵新建的大小酒莊如雨後春筍,都想在湯鍋裏撈上一瓢,如今這碗飯是越來越難吃。
    商海如戰場,不努力開拓新市場,遲早會坐吃山空,陶江很早就明白了這個道理,這幾年東奔西走,也是為此事發愁。
    難得此人有幾分膽魄,未來南北島的發展也需要商業資本來開發。周為敏笑了笑,點撥道:“關於交易之事,我倒有一些建議,不知陶東主是否願聽?”
    “請綱首不吝賜教!”陶江虛心說完,立刻擺出洗耳恭聽的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