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黃金時代(10)

字數:3295   加入書籤

A+A-


    “這般死局,哪還有什麽解困之法!”胡二郎側頭望了望,見親隨點頭示意,他這才放心說道,“為今隻有一條路,方能救起義軍於水火。”
    瞧著胡二郎的古怪舉動,趙燧冷聲道:“我非貪生怕死之輩,二郎若是為某些人遊說,還是趁早死了這條心!”
    “趙帥莫要誤會,我並非為了明軍遊說而來。”
    “那你所言的一條生路是指什麽?”
    “有些事,我想是時候揭開了,其實我並非什麽胡氏子弟,而是受海外宋洲王國所派……”胡二郎說出謎底。
    趙燧當場愣住,久久才指著胡二郎,吐出兩個字:“你!這!”
    “我宋洲早在五年前就布局了這一次的行動,現在能救二十萬百姓於水火的隻有宋洲。我觀趙先生並非是個圖求榮華富貴之輩,而是個心懷大義,想救天下蒼生於困苦的有誌之士。先生難道認為這乾坤更替,天下百姓就沒有困苦?”胡二郎質問道。
    趙燧反問:“不錯,王朝更替,或許不到百年,又會有新的一批權貴去壓迫百姓,但你口中的宋洲難道就能改變困境?”
    “我不知道這些能不能改變,但我知道在宋洲百姓能吃飽穿暖,不會有官吏的欺壓,不會有地主縉紳的盤剝,百姓子女人人有書讀,能做到真正的有教無類,僅憑這些,就比明朝這個鳥朝廷強。還請趙先生為了二十萬百姓的生死,做出正確抉擇!”胡二郎跪伏於地,懇求道。
    “你又何必如此!”
    趙燧微不可查地歎了口氣,連忙將胡二郎扶起,說道:“還請給我一些時日,讓我好好考慮一番!”
    胡二郎聽言,不再多語,帶著親隨離開了靈堂。
    走出大宅,一親隨不放心道:“隊長,這趙燧會不會不願配合?”
    “能問這個問題,說明你的心理學還未學到家,有些人的品性是無法隱藏的,這一點,我向來看得很準!”胡二郎自豪道。
    親隨撓撓頭,小聲嘀咕:“我要是學到家了,這個隊長還不得由我來當。”
    ~~
    七日後,楊虎屍骨火化入土。趙燧隨即召集西路軍眾頭目商定統帥人選。
    呼聲最高的劉惠對統帥之位勢在必得,但令他沒想到的事,經過眾人推舉,趙燧被一致認定為西路軍新統帥,年紀輕輕的胡二郎也被選為二路統帥,力壓自己一頭。
    “我不服!論資曆,論戰功,三哥都是新統帥的最佳人選,現在你們卻選一個窮酸秀才指揮眾人,這是要把大夥的性命視作兒戲嗎?”劉惠手下一小頭目聒噪道。
    “放肆,這是大夥的一致決定,馬六,你難道想造次不成?”有人嗆聲。
    趙燧抬手,製止道:“都是自家兄弟,不要傷了和氣!”
    見眾人不再爭吵,趙燧繼續說道:“既然統帥之位已經確定,接下來,還請諸位商議一下進軍方向。”
    “這還用商議,自然是進兵回霸州,等六哥七哥他們回來聚兵,再進攻京城。”有人唱反調道,不用說,依舊是劉惠手下的弟兄。
    趙燧麵色有些難堪,勉強保持笑容道:“如今明廷已調邊軍在河北各府嚴陣以待,此時率軍北歸,隻怕是羊入虎口。”
    這時,劉惠開口說道:“我西路軍兵力超過十萬,未必不能與明廷邊軍一戰,若趙帥無把握,我願為先鋒,為諸位在前開路。”
    胡二郎笑道:“劉帥果真英勇,讓我佩服得勁!進軍之事還需詳細謀劃,眼下先等東路軍的消息,再做行動也不遲。”
    趙燧接話道:“二郎說得有理,還是先等東路軍的消息,再做打算。”
    劉惠瞟了胡二郎一眼,冷哼一聲,帶著手下一幫鐵杆小弟,快步離去。
    待堂內再無旁人,趙燧這才無奈說道:“劉惠此人心高氣傲,恐不是好商量的。”
    胡二郎極力勸道:“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現在正是趙帥下定決心的時候!”
    “哎,也罷,二郎,你現在就去安排吧!”趙燧揮了揮手,示意道。
    當夜,西路軍營出現一陣騷亂。待騷亂平息,趙燧當著眾人的麵,拿出了劉惠與明廷宦官來往的信函,以此證明其暗中投靠了明軍。
    緊接著,他開始整編西路軍。自封自己為奉天征過大元帥,封胡二郎為副元帥,立五軍,列二十八營,委署都督、指揮等官,擁步騎十三萬眾,打出“直搗幽燕之地“,“重開混沌之天“的旗幟,還申明軍紀,不妄殺平民。
    完成整編後,趙燧率西路軍佯裝迂回北上,繞過明軍重兵部署的州府,一路破縣城,抄地主,踏平皇莊、宮莊,順道還火燒了與劉瑾狼狽為奸,作惡多端的前閣臣焦芳之家。
    西路軍所過之地,如蝗蟲過境一般,收刮走了大量錢糧,許多百姓或自願或被迫加入到了起義軍隊伍中,使得西路軍規模瞬間膨脹到了三十五萬。
    正德六年十月,明廷加派右都禦史彭澤提督軍務,增調大同等地邊兵和湖廣士兵,采取四麵堵截,督兵跟進的戰術,追擊起義軍。
    眼看西路軍就要到達明軍重兵把守的河間府,一場大戰在所難免時,趙燧忽然率軍折向東南,直撲山東濟南府,打了明軍一個措手不及。
    在此調度過程中,趙燧見識到了胡二郎背後宋洲的情報收集能力,整個明軍的一舉一動,對宋洲而言如同透明一般,他心中將信將疑的顧慮,由此終於打消。
    克濟陽後,西路軍做出圍攻濟南府的假象,而後出其不意,向東而行,這在明廷看來無異於自尋死路。
    地處萊州灣邊的萊州府,接到快馬來報,“河南賊”正朝萊州府城奔來,嚇得城中一眾官員噤若寒蟬。
    這個消息剛被消化,王徐寨前所又傳來了一個壞消息,一夥疑似海寇的船隻在海岸邊登陸,其船隻與海寇數量遠不是王徐寨這個小百戶所能對付的,大夥自求多福吧。
    就在西路軍高歌猛進時,東路軍卻在湖廣黃州府團風鎮遭遇了明軍重兵的圍堵,情況十分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