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6章 五子良將

字數:4725   加入書籤

A+A-


    在第二屆比武大會結束之後,趁著曹丕和魏軍將領們還沒有離開,我委派官員、將領們拉攏魏軍的外姓將領。
    所謂雙管齊下,賈詡北上說服謝安等人歸順是第一步,拉攏外姓將領是第二步。
    就在比武大會進行之時,我赫然發現了魏軍外姓將領與諸曹夏侯之間的矛盾,因此這給了我機會。
    對於曹魏的外姓將領,最有名的自然首推五子良將,其次還有這一世加入曹魏的一大批曆史名將了。
    俗話說得好,曹魏名將,五子當先。
    張遼、於禁、樂進、徐晃、張合,自然是值得拉攏的對象,隻可惜樂進、徐晃已經相繼戰死了。
    張遼(169年~222年),字文遠,雁門馬邑人,三國時期曹魏名將,聶壹的後人。
    張遼年少時為雁門郡吏,中平五年(188年),被並州刺史丁原召為從事。
    入京後,先後隸屬於何進、董卓、呂布,為騎都尉。
    興平元年(194年),從呂布攻曹操於兗州。
    後與呂布奔徐州,領魯相。
    呂布敗亡後,張遼率眾降曹操,任中郎將。
    建安五年(101novel.com0年),在官渡之戰中,數有戰功。
    戰後,奉命平魯國諸縣,又收降地方豪強昌豨於東海。
    從征冀州有功,行中堅將軍。
    又獨領一軍攻占趙國、常山以及海濱地帶,升蕩寇將軍。
    建安十二年(101novel.com7年),隨曹操征柳城。
    於白狼山之戰率領先鋒大破烏桓,並斬殺烏桓單於—蹋頓。
    次年,以靜製動平定軍中謀反。
    次年,擊滅江淮軍閥陳蘭、梅成,後進駐合肥。
    建安二十年(215年),合肥之戰,張遼率領八百將士,襲擊東吳十萬大軍,一直衝殺到孫權的主帥旗下,令吳軍崩潰。
    在東吳撤軍時,張遼率領追兵,大破孫權、甘寧、淩統等,差點活捉孫權。
    經此一役,張遼威震江東,“張遼止啼”成為流傳千古的典故。
    戰後,升征東將軍。
    曹丕即位後,轉為前將軍,受封晉陽侯。
    黃初三年(222年),帶病率軍攻吳,破吳將呂範。
    不久病卒於江都,諡曰剛侯。
    張遼為曆代所推崇,成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
    ………
    於禁(?-221年),字文則,泰山郡钜平縣人,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將。
    先屬鮑信(曹操的恩人),後屬曹操。
    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
    敢於攻擊不守軍紀的青州兵,為了維護軍法不惜殺掉自己的故友,受到曹操稱讚“勝過古代名將”。
    關羽圍攻襄樊時,親率七軍前往救援。
    最後全軍覆沒,被收押在南郡。
    黃初二年(221年)輾轉返還魏國,最終官拜安遠將軍。
    被曹丕羞辱,慚恚而死,諡號為厲。
    於禁帶軍嚴肅莊重,戰鬥中所繳獲的財物從不私藏,因此深得曹操器重,是曹操所有的將領中唯一的假節鉞之人。
    但於禁常以軍法處理下屬,不得士卒眾心,後世將於禁稱為曹魏“五子良將”之一。
    ………
    樂進(?~218年),字文謙,陽平郡衛國縣人,東漢末年名將。
    樂進容貌短小,以其膽烈而成為曹操帳下吏,南征北討。
    攻獲嘉,斬俘數千。
    在官渡之戰時,斬袁紹部將淳於瓊。
    又從擊袁譚、袁尚於黎陽,斬其大將嚴敬。
    又大破黃巾、雍奴、管承。
    後從平荊州,留屯襄陽,樂進任內擊退關羽、蘇非,降伏南郡蠻夷,又大破劉備的臨沮長、旌陽長。
    後跟隨曹操征討孫權,獲得假節。
    曹操自合肥歸還,留下樂進與張遼、李典屯於合肥。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樂進逝世,諡曰威侯。
    後世將樂進稱為曹魏“五子良將”之一。
    ………
    徐晃(?~227年),字公明,河東郡楊縣人,三國時期曹魏大臣、名將。
    徐晃早年跟隨楊奉征戰,並說服楊奉護送漢獻帝東歸洛陽,受封都亭侯。
    後歸順曹操,參與徐州之戰、官渡之戰、攻打冀州、白狼山之戰、南郡之戰、渭南之戰、涼州之戰、漢中之戰等重大戰役,皆立有功勳。
    在樊城之戰中,徐晃率軍擊退關羽,又緊隨關羽展開追殺,並趁機連破關羽十重圍塹,徹底解除了樊城之圍。
    因治軍嚴整被魏武帝曹操稱讚“有周亞夫之風”。
    曹魏建立,徐晃被加封為右將軍。
    其後,徐晃跟隨夏侯尚擊敗蜀將劉封,並奪取上庸。
    太和元年(227年),徐晃去世,諡號壯侯。
    正始四年(243年),徐晃配享魏武帝曹操的廟庭。
    ………
    張合(?~231年),字儁乂,河間郡鄚縣人,漢末三國時期魏國名將。
    張合早年參與鎮壓黃巾起義。
    歸屬袁紹後,擊破公孫瓚有功,遷寧國中郎將。
    參加官渡之戰,攻曹洪不下,隨後投降曹操,授偏將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跟隨曹操攻河北,跟隨張遼定淮南,跟隨夏侯淵平涼州,跟隨曹操奪漢中,屢建戰功。
    建安二十年(215年),進軍巴西,遷徙民眾到漢中,後被蜀將張飛擊敗,接任蕩寇將軍。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跟隨夏侯淵進入漢中定軍山迎戰劉備。
    夏侯淵戰死,代理主帥,率部安全撤退,後屯陳倉。
    曹丕稱帝後,遷左將軍,受封鄚縣侯,跟隨曹真擊平安定羌胡,又隨夏侯尚圍攻江陵。
    太和二年(228年),以特進、右將軍的身份隨曹真抵禦諸葛亮北伐。
    在街亭之戰中大破馬謖,迫使諸葛亮退回漢中,遷征西車騎將軍。
    太和五年(231年),司馬懿不聽張合勸告,張合迫不得已領兵追擊蜀軍,追至木門,中箭身亡,諡號壯侯。
    ………
    五子良將有多強?
    從此次比武大會中就可見一斑,隻單單張合一人,就絕對擁有挺進八強的實力。
    雖然在八強賽中,最終張合被徐盛所敗,但這一世的徐盛早就比曆史上要強大不少了。
    而張遼更是在孟津之戰中,力戰宇文成都,擊退秦軍北上,從而威震孟津!
    樂進駐守蒲阪,麵對三萬餘秦軍,樂進硬是死戰到了最後。
    徐晃愛兵如子,若非他誓要與將士們同生共死,否則也不會於沙苑之戰中戰死。
    由此可見,五子良將絕對都是優秀的將才,也絕對是值得我拉攏的對象!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血之孫吳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