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5章 石勒歸漢記(五)
字數:3581 加入書籤
俗話說得好,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石勒、七號二人隻以為要完犢子了,結果不曾想到居然正好被所謂的“反抗力量”所抓獲,這可真是不幸中的萬幸!
“關小將軍,在下乃是吳國錦衣衛,乃是受漢帝所派遣,前來搭救石大帥。如今苦於深陷河東,無法攜石大帥返回朝廷,還望小將軍相救!”七號當即請求道。
“想必石大帥兵敗之後,如今整個並州都已落入北周之手,我等同樣陷於此地,自身難保,又如何相助?抱歉,二位若是願意可以留下,不願意就休息幾日,去留自便吧!”誰知關平想都不想就直接拒絕了。
“在下剛剛聽聞小將軍麾下有二百多位弟兄,有這麽多人完全可以突破北周的封鎖,走中條山的隘口前往河內啊!”七號當即提議道。
“閉嘴!你以為我等為何會淪落至此?這河東境內有數千鐵騎,我等區區二百多號人,豈不是以卵擊石!”有人說道。
“不錯!我等若不是走投無路,也不會在此地落草,否則早就投靠朝廷去了!爾等錦衣衛,關某也是有所耳聞。聽聞曹丞相沒於長安,北周攻陷洛陽、許都之後,昔日的曹魏被一分為二,一部投了大將軍—孫策,一部投了當今天子。之後,大將軍—孫策受封吳王,可那吳國卻是遠在南方。這當今天子卻也是吳王所立,以青、兗、魏三州為根基,抵禦北周!說起來,若非吳王,這大漢早就亡了。
在下雖為曹魏舊將,但說到底也是先帝的臣子,理當侍奉漢朝!”關平說道。
“難得小將軍還心係朝廷,石某昔日為劉並州帳下大將,劉並州響應先帝的衣帶詔,石某率軍討伐袁紹、曹操。在當時看,劉並州、劉荊州皆是漢室忠臣,袁紹、曹操為叛逆。不成想,河北大戰不過是我大漢的內戰,這一戰導致並州衰敗。自此之後,對西北胡人失去了約束力,如今的秦周胡人趁機崛起。可笑啊可笑!”石勒不禁感歎道。
“正因如此,當今天子才為曹丞相、為石大帥平反,都是我大漢的忠臣啊!”七號也不禁感歎道。
“秦漢大戰,曹丞相號令天下諸侯組成聯軍,討伐大秦,結果卻是大敗。聽說是昔日的蜀王,也就是當今天子放秦軍過散關,以至於長安淪陷才導致的。不過後來關某了解到,這一切都是曹丞相咎由自取,本想借秦軍之手翦除一眾諸侯,結果卻是玩火自焚。天子還是蜀王之時以其道還置其身,這才有了渭北決戰,關某的父親也才因此戰死。
關某本該仇恨天子,可事已至此,這又說得上誰對誰錯?要說錯也有先帝的責任,要不是衣帶詔事件引發了河北大戰,又如何會有今日天下再次大亂的局麵?”關平說道。
“不錯,正因為如此,當今天下諸侯才能金誠團結。關小將軍,如今天子和齊王已經集結了三十萬大軍,正需要石大帥前往。不如關小將軍攜眾弟兄舍了此處山寨,與我等一起東歸朝廷,共同討伐北周如何?”七號突然提議道。
“並非我等不想,實在是力有未逮,就憑我等區區二百來號人如何能夠做得到?”關平卻是如此回答道。
聞言,石勒、七號對視一眼,心下也是了然。
倒不是關平等人不想,不願意,實在是此舉困難重重。
先不說北周在並州有三十萬大軍,單單河東境內還有多地駐軍,尤其是李虎的五千鐵騎是一道繞不過去的“大山”!
“我等可以化整為零,於中條山匯合;屆時再集結起來,對那裏的隘口發動突襲。隻要突破任意一座隘口,我等便能在李虎的五千鐵騎趕到之前,前往河內!”七號獻策道。
“頭領!這個提議不錯!雖然九死一生,但咱們要是再留在這大山裏,必定是十死無生呐!”有人讚同七號的建議道。
“你們覺得呢?”關平詢問一眾弟兄的意見道。
“我同意!”
“我同意!”
“我也同意!”
………
“我反對!”
“反對無效!我等十名頭領,九人讚同,一人反對,那就是通過!”關平拍板道。
見狀,石勒、七號大喜,沒想到居然成了?
“頭領啊,我等就算歸順了朝廷又能如何?就算日後朝廷打敗了北周收複了並州,乃至收複整個天下又如何?我等之所以淪落至此,說到底都是因為天下大亂,百姓不得安居樂業造成的。依我看,你們想走的就走吧!不想走的就跟著我留下,人少了食物也夠吃了,總好過再去冒險!”那人說道。
聞言,眾人全都沉默了,隻因為他說的也有道理。
當今天下,戰亂不休,從黃巾之亂算起來已經亂了二十四年了!
整整二十四年啊,一年比一年混亂,這讓人怎麽受得了?
“也罷,人各有誌,那就吩咐下去,想留下的留下,願意走的各自想辦法,半個月後於中條山往河內的隘口集合!”關平下令道。
…………
就這樣,山寨裏亂套了,紛紛收拾行囊準備離開。
七號找到石勒,臉上寫滿了喜悅,隻覺得終於有戲了。
相反,石勒的臉上卻是充滿了憂色,隻覺得這事情有點不靠譜。
“兄弟,到時候要是就隻有咱們兩個,他們都不來或者來不了咋整?”石勒問道。
“放心,我等雖然落草,但都是名將之後,信守承諾!如果二位不放心,關某願隨二位一同前往!”關平抱歉說道。
聞言,石勒、七號不禁對視一眼,石勒心中再無疑慮。
“走吧二位!”
一炷香之後,關平一聲令下,帶著幾名弟兄隨石勒、七號一起離開山寨。
一路之上,翻過了幾座山頭,穿過了幾片樹林。
再之後便是河東盆地了,南、西、北三麵都是北周的地盤,隻有東邊是大漢的地界。
“中條山乃是河東、河內之間的界山,不利於物資運輸,最多可供人馬通行,不然北周軍早就從這邊打到大漢腹地去了!”七號說道。
“渭北決戰,我父親斷後,曹丞相帶著殘兵敗將渡過黃河,一路經河東郡從中條山返回腹地。秦魏大戰期間,彼時的秦軍也是從中條山通過,從而直搗河東!因此,如今的北周、大漢各自陳兵於中條山兩側的關隘,相互防備著對方!”關平介紹道。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血之孫吳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