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5章 三屆比武(五)

字數:4973   加入書籤

A+A-


    接下來,將士海選順利舉行,一直到全部結束。
    此次大會也不愧是曆屆大會以來的一個新高峰,不僅參賽將士最多,而且晉級將士也非常之多!
    其中,宿衛虎騎的五千將士全部順利晉級,不管是騎士也好,還是侍從也罷。
    這就說明黃忠在練兵之道上也是相當出色,僅僅一年的時間,三千騎兵侍從就已經全部出師了。
    北府軍團五千之眾,晉級者也有兩成多,哪怕沒有晉級但騎術出眾者也有五成之多!
    襄樊軍團四千之眾,晉級者竟能高達三成,未晉級但騎術出眾者竟然也有三成之多!
    至於淮北軍團、南陽軍團、漢中軍團則是差不多的情況,晉級者兩成,未晉級但騎術出眾者也都達到了三成!
    無難軍和十餘名個人總計三百餘眾,晉級者居然達到了四成多,其他未晉級者也都個個騎術出眾!
    唯有南越軍團和南中軍團,本不被我看好,結果卻也是極為喜人。
    總計約兩千七百餘人報名,最後晉級者卻也高達兩成有餘,其餘騎術出眾者居然也有三成有餘!
    所有參賽將士中,晉級者除去宿衛虎騎外,總計約五千人!
    騎術出眾者也有約七千五百人之多!
    也就是說,我軍騎士將增加大約五千人,騎兵侍從將增加七千五百人!
    “南越軍團、南中軍團以山地步兵為主,論戰鬥力在平原上可能還不及鎮守北部的五大軍團,如何晉級人數卻是如此之多?”我捏著名單驚呼道。
    “聽聞南中也產馬,隻是都是矮腳小馬,雖然不及北方的高頭大馬,但在南方的山地卻是如魚得水。
    自從諸葛孔明擔任寧州總督以來,其在南中當地也開設了馬場,並派專人負責圈養,同時還販賣給益州、交州、越州等地。
    因此,南越軍團和南中軍團諸將士並不缺少馬匹,晉級者自然也不在少數!”陶侃作為兵部尚書了解此事,於是便向我介紹道。
    “原來如此!哈哈,原來如此啊!”我當即就感覺十分高興。
    西南馬是馬科、馬屬的小型山地馬種,主要分布於益州、寧州等地。
    體高多在三丈半左右,部分矮馬類群體高不足三丈,體型輕細,頭直額廣,四肢關節強健,被毛以騮、栗、黑色為主。
    具有適應崎嶇地形的蹄質特征,擅長山地馱運,可載重六十到七十千克,可日行八十裏。
    該品種包含烏蒙馬、文山馬等地方類群,建昌馬是其代表性類型,曾通過茶馬古道承擔西南山區的主要運輸任務。
    其矮小體型與野生型等位基因有關,在閉鎖環境中形成獨特性狀,遺傳研究表明與林邑馬、交州馬存在較近親緣關係。
    現開展經濟利用與品種改良,可通過父子連名製、近親繁殖等方法培育該馬種,形成適應西南地貌的“前寬後窄”體型特征。
    …………
    將士海選結束之後,接下來便是將領淘汰賽前的抽簽儀式,以此分出八個小組。
    三十二將輪流進行抽簽,一個接一個地直到全部抽簽完畢之後,再由主持人宣布小組賽名單。
    “第一組王僧辯、徐盛、甘寧、孫翊!”
    “第二組朱桓、孫暠、黃忠、韓綜!”
    “第三組韓當、丁奉、嚴顏、程谘!”
    “第四組鄧艾、朱然、王平、羊侃!”
    “第五組王雙、淩統、嚴堪、吳喜!”
    “第六組陳武、周泰、孫瑜、於禁!”
    “第七組沈慶、程普、張合、黃柄!”
    “第八組陳慶、黃敘、傅肜、劉牢之!”
    …………
    “嘩——!”
    現場一片沸騰,要知道將領之間的競賽才是真正的重頭戲,這是除了開幕式以外最具觀賞性的環節了。
    畢竟開幕式也就半天時間,將領間的比賽卻能持續六天,這也意味著門票收入又要增加了!
    “第一組實力均衡,阿翊可能會是最弱的那一個!
    第二組黃漢升看起來獨占鼇頭啊!
    第三組勢均力敵!
    第四組鄧艾、羊侃可為種子選手!
    第五組王雙應該能夠領袖群雄!
    第六組不好說,誰都有可能晉級,也有可能淘汰!
    第七組除了黃柄外應該也都差不多!
    第八組最有看頭!”
    在小組抽簽完畢並公布之後,我也一一作出評價,周瑜卻在一旁對此笑而不語。
    “將士晉級名單看了?”周瑜接著問道。
    “看了,公瑾你看了嗎?”我說道。
    “當然,我可是吏部尚書,這份名單我自然是第一時間看過後,再派人交予你的!”周瑜笑著說道。
    “今年晉級者如此之多,數量如此之巨,但願年年可以如此就好了!”我不禁感歎道。
    “晉級者多,取決於參賽者多,以及各軍團日常的刻苦訓練,再加上我等的重視!因此,我想之後每年都可以如此吧!”周瑜評價道。
    “唔…士行,這些晉級者都將補入兩大近衛軍團,另外各大軍團的缺額也得盡快從各州輔兵之中補齊!”我交代另一邊的陶侃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是!”
    “吳喜,吳喜…哈哈,伯符,這吳喜乃是吳才將軍從弟,可不也是你的表弟嗎?”周瑜突然想到。
    “非也,我母親隻有已故舅舅—吳景一個弟弟,此外再無其他兄弟姐妹!這吳喜我派人查過,與吳家並非同出一脈,而是吳家旁係子弟。是故,這吳喜與其說是吳才從弟,不如說是吳才族弟!”我向周瑜介紹道。
    “原來如此!如今還是白身,這又如何參加的將領比賽?”周瑜接著詢問道。
    “聽說是吳才寫信向兵部舉薦,想要特招吳喜加入橫江鐵騎之中,是這吳喜不願意直接加入,因此才來參與大會。不過兵部方麵也不好薄了吳才的麵子,便在知會與我之後,由我下令特邀吳喜參賽了!”我接著介紹道。
    “哦~~”
    …………
    注吳喜(427年-471年),本名吳喜公,吳興臨安人,南北朝時期南朝宋名將。
    出身卑寒,少被驅使,後來擔任領軍府的白衣小吏。
    但其少年時便知書,文筆甚好,涉獵《史記》、《漢書》,頗見古今。
    元嘉末年,隨軍伐蠻,被伐蠻統帥—劉駿所知賞。
    孝武帝—劉駿即位後,吳喜獲得孝武帝的親自任命。
    在孝武帝統治期間,先後擔任主書、諸王學官令、左右尚方令、河東太守、殿中禦史,經常被孝武帝作為朝廷使者巡視地方,所經之處都得到當地百姓的懷念。
    宋明帝—劉彧即位,四方反叛,吳喜代理建武將軍選拔羽林軍中的勇士配備向東征伐。
    由於吳喜在孝武帝時就常作為使者外出,因其寬厚的性格,所以得到當地百姓的懷念。
    因此,在東討途中,百姓聞吳喜前來,便望風降散。
    於是,吳喜所至一路報捷,後又率軍平定三吳諸郡,徹底平定了東方諸郡的叛亂。
    戰後,因功升遷為步兵校尉,被封為競陵縣侯。
    在平定三吳後,吳喜又再率軍南征,平定荊州,攻克江陵,因功轉前軍將軍,增邑三百戶。
    泰始四年,改封為東興縣侯,授右軍將軍、淮陽太守,兼任太子左衛率。
    泰始五年,轉為驍騎將軍,統軍在荊亭大敗北魏軍,班師後兼左衛將軍。
    泰始六年,再次統率軍隊向豫州抗擊魏軍,加任都督豫州諸軍事,加冠軍將軍。
    泰始七年,宋明帝—劉彧病重,為身後事之慮,以吳喜素得人心,疑其將來不能事幼主,乃將之秘密賜死,並下詔書編造吳喜的罪狀,極力批評吳喜的人格和行為,吳喜時年四十五歲。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血之孫吳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