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鄭經的自吹自擂

字數:3654   加入書籤

A+A-


    正月二十六,前往南洋的船隊在碼頭上蓄勢待發。

    穿越者們按照陳永華所說的時間到達碼頭時,碼頭上已經是人山人海。

    和上一次赴日的賀年船隊不同,這一次的船隊規模巨大,近三十艘大型海船,在港口內停得密密麻麻。

    鄭經帶著文武官員悉數到場,還設了香案祭了天地神明,現場鑼鼓喧天熱鬧非凡。

    毛淵明擠到馮錫範身邊,悄悄問道:“馮統領,為何今日出海如此大陣仗,上次去日本就顯得冷冷清清。”

    “嗬嗬,毛先生有所不知啊。東寧到日本的洋麵,隻有我鄭氏的航船和日本的航船來往,西洋和南洋各國的船隻若是要去日本,必定先到東寧申領牌餉,然後才能出航。如若不然,被王爺的水師拿住,必定重重懲罰。”

    “所以東寧到日本的航線十分安全,無需重兵保護?”毛淵明馬上明白了馮錫範的意思。

    “是啊。反觀南洋海麵,除我鄭氏的商船戰艦之外,英國人、佛郎機人、紅毛番、安南人、暹羅人的船隊來往絡繹不絕,還有各種海盜,魚龍混雜暗流湧動啊。”馮錫範一邊說,一邊用手做了一個殺人的動作,“若是三兩艘船下南洋,那多半是要有去無回了。所以每次南洋貿易,都要數十艘商船戰艦一齊前往,一來壯大聲勢,喝退海賊,二來武裝自保,免得受人欺侮。”

    毛淵明聽完,不住地點頭,心裏卻暗暗想著,在清朝官方的文獻裏,鄭經自己就是“海賊鄭錦”,卻還嫌洋麵上海賊多,要時刻提防著其它勢力,可見所謂的大航海時代,其實就是個弱肉強食、爾虞我詐的黑暗森林時代。

    “毛先生,王爺有請。”毛淵明正想著,卻忽然被王守禮的聲音打斷了。稍一回神,連忙答了一聲“是”,跟著王守禮走到了鄭經麵前。

    “毛先生,隨船南下的幾位貴國人,都來齊了吧?”鄭經今天換了一身戎裝,顯得格外精神。

    “王爺,都來齊了,正安排他們的行李上船呢。”毛淵明說著用手指了指,不遠處幾個水手正抬著穿越者們的箱子往船上搬。

    “嗯,好。”鄭經點了點頭,又招了招手,把兩名將軍叫到了跟前,“這是顏望忠都統和楊祥都統,他們兩位會帶兵為這次南洋之行護航。”

    毛淵明連忙向二人施禮,顏望忠和楊祥則顯得有些不冷不熱,非常隨意地拱了拱手。

    鄭經似乎沒有注意到兩人的反應,繼續自顧自地對著毛淵明說道:“毛先生請看,那邊的十二艘商船,載著各式貨物,既有我東寧的,也有日本轉賣過來的,還有從中原偷運出來的,全都要運往南洋各處貿易,古往今來海上商貿之繁榮,想來無過於此了。還有那十七艘戰艦,載著兩鎮水師,大小火炮幾十尊,盡顯我大明水師神威,足可震懾南洋各處。”

    鄭經的這番話,雖然極有自吹自擂之嫌,但在毛淵明聽來,多半也是實情,鄭氏以東寧一隅之地,能在海上與大清周旋數十年之久,商貿和水師就是全部的倚仗。

    “王爺,您治下的東寧商貿之盛,水師之威,我們毛利國也早有耳聞,今日一見,名不虛傳啊。”要是比順著對方的話頭恭維對方,穿越者裏麵恐怕能勝過毛淵明的人並不多。

    不料鄭經卻擺了擺手,說道:“毛先生此言差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下之大,九州疆土萬裏海域,都是大明江山。本藩身在東寧,總領文武百官,號令十萬之師,仍是大明皇帝的臣子。毛先生目力所及,都是我大明所在。”

    毛淵明怎麽也沒料到,鄭經居然會在這種場合,突然開始長篇大論地講述他對大明的忠誠。但既然鄭經如此一本正經地表態,自己也決不能含糊,連忙說道:“王爺所言甚是。王爺對大明的忠誠,東寧文武百姓有口皆碑。倒是毛某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失言了,失言了……”

    “哈哈哈哈,毛先生千萬不要自責。總有些人以為本藩割據海島擁兵自重,其實本藩日夜思慮驅逐滿人恢複大明。實在是智者自知,愚者不足與論。”鄭經笑嗬嗬地拍了拍毛淵明的背,“對了,船隊馬上就要起航了,毛先生還有什麽要關照兩位都統的麽?”

    “哦,敢問二位都統,這一路上,要去哪些地方,多久才能回來啊?”毛淵明見能擺脫之前那個話題,趕緊向兩位都統發問。

    “海上行船,最重要的是風期,現在過去呂宋,大約在海上要走十天,到了那裏也要停留十天左右。再視貿易的情形,決定要不要去泗水、馬六甲等處貿易。”顏望忠大約五十出頭年紀,說話也頗為穩重,“若是快去快回,大約是一個月時間,若是要到各處貿易,則花上三、四個月也說不定。”

    “這麽長時間?”毛淵明有些驚訝,衝口而出問道。

    “那是當然。南洋海域遼闊,千島林立,若是真的要走遍南洋各處,半年也未必能行。”楊祥比顏望忠年輕些,可能是火氣也更旺一些,對毛淵明的“業餘”問題,顯露出了一絲不屑。

    “可這……”毛淵明還想說什麽,卻忽然聽到常鎮業在不遠處喊道:“毛會長,要不讓陸希星他們和兩位都統認識一下吧。”

    沒等毛淵明應聲,陸希星便領著其餘四人走到了鄭經和兩位都統麵前。毛淵明於是向鄭經和兩位都統介紹了一下四人,並且托付兩位都統一路上好生照顧大家。

    “對了,本藩差點忘了,夢緯,你也過來。”鄭經說著,又向一旁的一位年輕人招手。

    年輕人走了過來,彬彬有禮地向眾人致意。鄭經笑嗬嗬地說道:“毛先生,這位是陳複甫先生的大公子,他這次也隨著船隊一起去。”

    “哦?你是陳相的公子、夢球的長兄?”毛淵明打量了一下陳夢緯,小夥子二十出頭的年紀,和他弟弟陳夢球十分相似,都是年輕書生的打扮,“果然是一表人才。這一次出海遠行,想必也有重任在肩吧。”

    “毛先生謬讚了。王爺和家父要晚生去海上礪練一番,將來好為朝廷效力。”陳夢緯回答得中規中矩,甚至可以說有些拘謹,似乎還不如他弟弟陳夢球老練。

    “夢緯和夢球雖是一母同胞,但是秉性不同,夢球是讀書人的種子,夢緯更喜歡商貿交易,之前已經在協助楊英處理各國貿易事務,這一次出海礪練,本藩也是想讓他長長見識,以後與各色洋人交易應酬,還得靠這些年輕人。”看來鄭經今天心情不錯,話尤其多。

    “王爺,時辰已到,要不要開船?”楊祥看了看天色,請示鄭經下令。

    “好,那就請大家登船,起錨!”

    鄭經一聲令下,眾人陸陸續續都踏著跳板上了船。毛淵明又是對陸希星等人一通囑咐,這一次前去南洋,時間可能會很長,一路上安全第一,相互照顧,千萬要安全回來。

    等眾人都上了船,水手們解了纜繩拉起船錨,隨著幾聲號炮響,船隊井然有序地從港口駛出,奔向大海。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