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兩位“故人”
字數:4159 加入書籤
“李為經嘛,他說自己是廈門人,快六十了,二十多年前從福建流亡去馬六甲的。”吳千帆緩緩地說道,“當時清軍南下,他帶著一些族人逃去了南洋,最後落腳在馬六甲。”
“嗯,李為經還說,他有一個族弟叫作李雄,曾經在鄭軍擔任副總兵,和顏望忠、楊祥也算相識,因此很談得來。”白羽一直在低頭吃菜,現在終於抽空補充了一句。
“曾經?那李雄現在在哪裏?”
吳千帆抬頭想了想,說道:“李為經沒詳細說,不過後來聽顏望忠說,廈門失守之後,李雄沒有渡海來台灣,若不是陣亡了,那就是降清了。”
“這麽說來,這個李為經也是個反清的誌士囉。”許緯辰若有所思地說道,好像是在問,又好像是自言自語。
“對了,我們在馬尼拉見到了一個人,你或許會有興趣。”王建國忽然想起了什麽,朝著許緯辰說道。
“誰?”
“那人叫李科羅,是一個神父。”
“哦,你這麽一說我想起來了。李科羅我以前就知道,是利瑪竇的同族子侄,一直在鄭成功這裏傳教,鄭成功去世之後就回馬尼拉了。”許緯辰果然對李科羅有興趣,把屁股下麵的椅子朝著王建國的方向拉了拉,身體湊近了又問道,“他怎麽樣?是不是打算再來東寧?”
王建國搖了搖頭:“那倒沒有,他隻是聽說我們到了馬尼拉,顯得很興奮。而且他和顏望忠、楊祥也有舊識,坐著聊了一下午,說是很久沒有機會見延平王了。”
“嗬嗬。他和鄭經的關係不太好,估計若是真的請他來,過一陣子鄭經還是會趕他走的。”許緯辰聽完微微一笑,說道,“鄭經不喜歡西洋傳教士,因此李科羅才會一直留在馬尼拉。”
“你剛才說,他是利瑪竇的同族子侄,那他怎麽不姓利?”毛淵明也來了好奇心。
“他可以姓利的,有些書上把他的名字寫作利畸。”許緯辰對傳教士的曆史掌故還是非常熟悉的。
“這麽說起來,李為經和李科羅其實都和鄭成功、鄭經父子有關係,我們這次也算是他鄉遇故知了。”陸希星說著,又如同米老鼠一般地笑了起來。
許緯辰聽陸希星這麽說,點了點頭表示讚同:“嗯,雖然暫時不知道這兩處關係有什麽用,但我相信將來肯定是有用的。”
“是啊,接觸的人越多,我們這趟穿越之旅就越有意思。”毛淵明說著,望向了窗外。
窗外依舊是蒼茫大海的景色,和半年前宴請鄭聰時夕陽西墜的瑰麗宏偉不同,今天的海麵波浪翻騰,陰沉的天色已經十分暗淡,雨點打在屋頂上的聲音清晰可聞,雨水匯成的水流沿著屋簷垂下,如同一掛瀑布。
“哎,先別感慨了,今天的主題不是請下南洋的功臣們吃飯麽,大家盡量多吃才是啊。”鮑婧見話題聊著聊著有些沉重,笑靨如花地說,“正事有得是時間聊。”
“對對對,大家多吃點。夥計,叫廚房再加些菜!”洪誠丘朝著夥計大聲喊道。
第二天中午時分,陸希星才懶懶洋洋地起身。在南洋的船上飄蕩了幾個月,終於能夠睡一個長長的安穩覺。
午飯過後,毛淵明和許緯辰,連同金和光、洪誠丘,都已經在書房等著,與陸希星一起商議用可可粉製作巧克力的事情。陸希星在馬尼拉,也曾向交易可可豆的西班牙商人詢問過可可豆的用途,對方表示西班牙人和法國人通常的做法是把可可豆磨成粉,然後用熱水衝飲,但沒有製作固體食品的方法。
不過,雖然歐洲人尚未發明製作巧克力的方法,大家都覺得通過自己試驗,肯定能找到辦法,因為巧克力的曆史其實非常悠久,研發巧克力的條件肯定都已經具備了。
金和光的意思,就是先在林家的廚房裏,用少量可可豆試驗。具體方法並不複雜,就是把可可豆磨成粉末,加水煮成漿狀之後過濾,在濾液裏加入糖和奶之後,塑形曬幹就行了。需要解決的問題無非是配方需要反複試驗,另外牛奶這東西不太好搞。
眾人正說得興起,忽然外麵有個聲音說道:“毛先生和許先生在嗎?王爺有請。”
毛淵明聽這個聲音非常耳熟,連忙起身跨出門外,卻隻見王守禮帶著兩個侍衛在庭中站立,連忙向前緊趕幾步到了王守禮麵前,拱手說道:“王總管怎麽來了?真是稀客,毛某有失遠迎……”
王守禮臉上是一幅太監標準的假笑,不緊不慢地說道:“毛先生、許先生,王爺說請二位立刻前往王府,有事商議。”
“哦,那請王總管先行回複王爺,在下與毛會長稍後就到。”許緯辰跟在毛淵明身後也出了前廳,聽完王守禮的話,連忙應聲答道。
聽到許緯辰這麽說,王守禮臉上依然是假笑,語氣卻略微重了一些:“許先生,王爺吩咐,要咱家親自帶著兩位到王府覲見,咱家可不敢有違王爺的意思。”
毛淵明見王守禮這麽說,心中懷疑事情有些嚴重,連忙從身上摸出一個銀錁子,足有二兩重,悄悄塞進王守禮的手裏,說道:“王總管,那就麻煩您稍等,毛某要換件衣服才敢麵見王爺。”
王守禮摸到了銀子,語氣稍微舒緩了一些,說道:“那就請毛先生抓緊一些,不可讓王爺久等了。”
“是是是……”毛淵明連聲答應著,拉著許緯辰回到了書房,把情況簡略向眾人說了一下,又朝著許緯辰說道:“鄭經以往召見,都是派小太監過來,這一次讓王守禮來,還必須馬上跟著去,怕是有什麽大事。”
“而且可能是對我們不太有利的大事,否則也不需要另外帶上兩個侍衛,莫不是怕我們跑了。”許緯辰緊繃著臉點了點頭,轉臉對其餘幾人說道,“我們要是兩個時辰以上沒回來,也沒人來傳遞消息,你們可得自作打算。”
在座的其他人聽完都麵麵相覷,其實若是真的出事,也沒什麽打算可以作。
毛淵明怕王守禮再催,連忙從衣架上拿了一件袍子披上,對許緯辰說道:“走吧。”
兩人跟著王守禮,一路急行快趕,很快已經到了王府偏廳之外。因為是王守禮帶著,也不需要另行通報,直接跨步進了偏廳。
偏廳格局與正廳不同,牆上掛著字畫,架子上放著花瓶,不似正廳裏的肅穆氣氛,顯得較為休閑。屏風前擺著好幾張座椅,以鄭經為中心,陳永華、楊英、馮錫範依次而坐。客位上還坐著一個西洋人,毛淵明和許緯辰仔細一看,心中都暗暗驚呼:“這不是克裏斯布嗎?”
鄭經見二人進來,揮了揮手表示免禮,又指了指旁邊的兩個座位,示意二人坐下。毛淵明和許緯辰不知道鄭經有什麽目的,小心翼翼地坐了下來。
“毛先生你看,克裏斯布的船隊,今天早上到岸了。”鄭經說著,用手指了指克裏斯布。
毛淵明依然不知就裏,隻能勉強笑著說道:“英國人仰慕王爺的盛名,遠涉重洋再來貿易,於王爺的大業必然大有裨益。”
“嗯,去年克裏斯布臨走之時,你可曾請他代為購買西洋貨物?”鄭經沒有理會毛淵明的恭維,麵無表情地問道。
“呃……”毛淵明聽了心裏一驚。去年克裏斯布臨走之時,確實因為無法付清買表的款項,因此商定以代購燧發火槍和硫磺,但此事從未對鄭經說起。如今鄭經這麽問,顯然是事情已經泄露。
毛淵明還在猶豫之際,許緯辰已經出聲回答:“回王爺,我們當時與克裏斯布商定,請他代購一千五百支燧發火槍和兩萬斤硫磺。”
鄭經聽完一瞪眼,提高了音量說道:“你們一共才五十幾個人,卻要購買這麽多火槍和硫磺,到底想做什麽?!” (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