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章 最惠待遇
字數:3931 加入書籤
當然,英國人最關心的還是與鄭方簽約的事。無論是克裏斯布還是西蒙·德爾博,都覺得英方讓步甚多,雖然與陳永華達成的十三條協議勉強還能接受,但總想再獲得一些利益。
李書同對條約的事一無所知,隻是與克裏斯布關係還不錯,便替英國人傳話,安排第二天與毛淵明會麵商談。
商談的地點就安排在毛淵明的新辦公室,英國人兩位,克裏斯布和西蒙·德爾博,穿越者是三位——除了毛淵明和許緯辰,還有商學院畢業又長期從事商務英語教學的王建國,以備雙方在交流上出現理解偏差。
西蒙·德爾博的想法其實比較簡單,希望毛淵明勸說陳永華將關稅取消,至少再降低一些。克裏斯布昨天吃到了巧克力,大為驚歎,因此強烈要求在“同意每年將在東寧生產獲得之糖及各種皮之三分之一供給英人”一款中,把巧克力也加進去。
“這個不行,這批巧克力我們已經有了買家。”毛淵明非常認真地回答道。
“不過,我們有一個更好的建議,相信你們聽了會高興的。”許緯辰看到兩個英國人失望的神情之後,笑嗬嗬地給了他們一個新的希望。
西蒙·德爾博和克裏斯布聽到許緯辰說“更好的建議”,似乎有些興致,問道:“是什麽?”
“我們同意將巧克力的配方和製作方法贈送給你們。”
“什麽?”許緯辰的這個提議確實大大出乎兩個英國人的意料,可以用喜出望外來形容。
其實毛淵明昨天晚上聽許緯辰說這個想法時,也是差不多的反應,隻不過是情緒相反的大驚失色。
許緯辰給毛淵明的解釋是:可可樹長在東南亞,大明境內即便是廣東也無法種植,因此原料全賴進口。如果巧克力暢銷全球,那麽勢必帶來可可豆價格上漲,大明生產巧克力實際上始終隻能賺取代加工的利潤,所以從長遠來看並無多少利潤可言。更何況東南亞可可豆產量有限,即使壟斷巧克力生意,一年也不過是幾千兩銀子的收益,和光複大明的大業相比,不值一提。倒不如把配方和製作方法作為人情,送給英國人,以換取其它方麵的合作。
毛淵明對許緯辰這個下大棋的想法猶豫不決,但陸希星和王建國都覺得有道理,於是最終也就定了下來。
“那麽,你們希望本公司用什麽來作為回報呢?”西蒙·德爾博是純粹的生意人,在他眼裏,一切都是交易,當然事實上也確實是。
“希望你們明年再來的時候,替我們招募英國火槍手,至少120人,越多越好。”毛淵明說的這句,也是昨天晚上大家一起商量之後形成的要求。
這個貌似合理的要求,卻令西蒙·德爾博和克裏斯布都陷入了沉默。
毛淵明覺得很奇怪,問道:“有什麽問題嗎?”
“一般來說,作為商船,我們不願意運送人員。”克裏斯布搖著頭說道,“每增加一個人,就要占用居住空間,還要增加食物和水的儲備,船上能裝載的貨物就會減少。”
“更何況,如果船上有大量的武裝人員,就會被視為戰艦而非商船。我們從萬丹到東寧,中間要穿過荷蘭人和西班牙人控製的海域,對我們來說,這麽做非常危險。”西蒙·德爾博補充道。
這下輪到毛淵明和許緯辰陷入了沉默。兩人這才發現,因為缺少對大航海時代海洋規則的了解,這個要求其實有些無理。
“不過我們可以試試。”說話的是克裏斯布。
這句話一出,無論是毛淵明和許緯辰,還是西蒙·德爾博,都很驚訝。
“雖然有點冒險,不過你們說的是對的,對於大英帝國而言,整個東亞地區的貿易才是最重要的。”克裏斯布繼續說道,“如果60名火槍手能夠對你們的事業有幫助,那將是我們的榮幸。”
克裏斯布的這個表態令毛淵明如釋重負,雖然“60”這個數字比心理預期要低了一半,但是總比沒有強。
“那麽,關於關稅方麵,是否能請本院再通融一些?”西蒙·德爾博再次提起關稅的事情。
“本院”這個名詞,本來是陳永華的自稱,英國人卻用來“本院”稱呼陳永華,仿佛你自稱“老朽”,別人也就叫你“老朽”一樣滑稽。不過毛淵明也沒有指出這個常識性錯誤,隻是另外建議道:“關稅的事,很難幫你們說話,畢竟這是法律的範疇。不過,我們盡量向國王提供一個建議,希望他給予英國最惠國待遇。”
“mostfavourednation?”事實上西蒙·德爾博和克裏斯布都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詞。
“簡單來說,就是如果國王給予其它國家某項關稅和貿易政策優惠,那麽英國也將自動獲得這項優惠。”王建國的解釋非常準確,英語表達也非常清晰。
“簡直不能更好。”西蒙·德爾博的臉上也難得地浮現出了笑容,“希望你們能夠要求本院把這項條款也寫進合約裏。”
“我們盡力,但是不能保證。”毛淵明嚴肅地說道。
英國東印度公司與延平郡王簽約的日子定在了八月二十三,1672年10月13日。
簽約儀式極為正式,在王府正殿舉行,禮部和戶部的官員悉數到場,英國商館的隨員們也全體出席,儀式開始前還在王府的棱堡之上鳴放了禮炮,以示莊重。陳永華和西蒙·德爾博代表各自一方在條約上簽字,身著綠色錦袍、頭戴翼善冠的鄭經在眾人的矚目之下,非常認真地在條約上蓋了“延平郡王”的印章。
毛淵明站在楊英的身後,目睹了簽約的全過程。這份《鄭英通商條約》一共十四條內容,比曆史上的實際版本多了一條“國王代表大明暫時給予英國東印度公司最惠待遇,本款將在未來大明皇帝認為必要時重新議定。”
事實上,為了在條約裏增加這一條,毛淵明還是費了不少口舌的。鄭經和陳永華當然不知道什麽是“最惠國待遇”,等毛淵明解釋清楚之後,他們又覺得似乎不應該給予英國如此巨大的優惠。
毛淵明對此隻能非常耐心地為鄭經和陳永華分析利害:“最惠國待遇”本身並不立刻產生利益,僅當東寧方麵和其它國家簽署貿易協定時,才會對比生效。東寧暫時與其它泰西國家沒有貿易協議,即使將來有,也未必比這份《鄭英通商條約》更加寬厚。而且,給予“最惠國待遇”是泰西國家通例,毛利國也與多國簽署了貿易最惠協議——這句話倒是真的,新西蘭自1947年獨立起,便與西歐國家有貿易最惠協議。
鄭經和陳永華都是將信將疑,希望暫時先試行一下,將來再作決定。因此,毛淵明又不得不去說服西蒙·德爾博和克裏斯布接受一個臨時性條款,即在這一條中加入“暫時”和“認為必要時重新議定”的字樣。兩個英國人當然都希望一錘定音,不過勉強也能接受“暫時”的說法,因為毛淵明向他們指出:大明複興之後,英國作為關係最緊密的泰西國家,完全可以通過重新議定來獲得更多的利益,臨時性條款對雙方來說都是一種鬆綁。
最終,雙方達成了妥協,英國人拿到了比原來更多的承諾,而東寧方麵則暫時並不損失什麽。
簽約儀式結束之後,鄭經再次設宴款待英國商館的眾人。宴席之間,毛淵明問克裏斯布接下去有何安排。克裏斯布說,這次前來東寧的船隊一共三艘船,他打算派其中一艘實驗號(experiment)運載已經購買的貨物回去萬丹,其餘兩艘船暫時留在東寧,看看還有什麽商機。 (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