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冊立太子大典

字數:4374   加入書籤

A+A-


    軒轅新明錄!
    天色蒙蒙亮,鮑婧坐在毓慶宮的前殿,等候朱和尭出來。
    周圍女官、女史、宮女、太監有數十人之多,都屏息凝神安靜肅立。
    舉行冊立皇太子大典的日子,不可能不隆重。
    很快,穿堂方向傳來了人聲和腳步聲。鮑婧知道這肯定是朱和尭來了,連忙站起身來。
    “爺,您留神。”年輕太監攙著朱和尭,跨過門檻來到前殿。
    朱和尭看見鮑婧,臉上馬上浮現出了笑容,說道“鮑姑姑,你久等了吧?”
    “沒有。我不怕多等一會兒,今天是你的大日子,可別心急慌忙出了岔子。”鮑婧說著,上下打量了一番朱和尭,又朝著小太監說道,“劉家誠,你可仔細著點,別有任何疏忽,出了紕漏我唯你是問。”
    “奴才怎敢不小心伺候著。”這個名叫劉家誠的小太監年紀不大,長相也算俊朗,從名字的命名法來看,應該是羽林苑出身,今年十八歲屬豬,“離開南京之前,幹爹再三囑咐奴才,咱們做事最要緊的就是仔細,伺候主子是一絲也疏忽不得的。”
    “嗬嗬,你幹爹劉保遠在南京,一時也管不了你了。不過,你年紀輕輕,他就推薦你當毓慶宮的首領太監,希望你幹爹沒看走眼。”
    “奴才沒有別的本事,隻是比常人小心仔細些。”劉家誠陪著笑臉說道,“姑奶奶您請看,小爺的冕服都是按規矩穿得妥帖。小爺剛才用了膳,分量按平時的食量加了些,到午時賜宴之前,斷不會餓著。”
    鮑婧滿意地點了點頭,又問道“寶親王妃呢?”
    “王妃也用了早膳,此刻在後間,陳大姑姑領著宮女們正為王妃更衣,誤不了時辰。”
    鮑婧見一切都準備得妥當,心下十分滿意,又朝著一眾女官、女史、宮女、太監們問道“你們每個人該拿什麽、捧什麽、站哪裏,都清楚明白了嗎?”
    “清楚明白!”眾人齊聲回答。
    朱和尭忽然伸出手來,握住了鮑婧的胳膊,說道“鮑姑姑,我還是有些緊張。”
    “緊張什麽?同平時一樣就行了。”鮑婧笑了笑,“等到了太和門外,有你許大叔和洪大叔陪著你呢,有什麽事都問他們。我要陪王妃去皇後那裏,不能陪著你。”
    “嗯嗯。”朱和尭用力點了點頭。雖然剛剛過了二十二歲的生日,臉上卻還有些稚氣,尤其是在鮑婧麵前。
    忽然門外有人高聲說道“禮部儀製司主事錢以塏奉旨,啟請寶親王往太和門行禮。”
    “知道了。”朱和尭答了一聲,轉臉朝著劉家誠說道,“走吧。”
    劉家誠連忙又攙住朱和尭,邊說邊往外走“爺,穩當著。”
    鮑婧目送朱和尭遠去,這才轉身向後殿走去。
    毓慶宮是“工”字型結構,前後殿之間是一個穿堂。過了穿堂到了後殿,就是朱和尭夫婦的住處。朱和尭還有幾位妃嬪,住在殿外兩側的廂房裏。
    不過,所有女眷此刻都齊聚後殿,一位陳姓的大姑姑剛剛指揮著宮女們為寶親王妃換好禮服。王妃金氏為了避免禮服起皺,並沒有坐下,而是在椅子前站著。五位側妃也穿戴整齊,站在兩側,其中為首的俞氏身邊還站著一位奶娘,懷裏抱著一個繈褓中的嬰兒。金氏和朱和尭的女兒大囡已經三歲了,也跟著自己的奶娘站在娘親的身邊。
    鮑婧見到金氏,笑盈盈地說道“喲,娘娘都準備好啦?”
    “鮑姑姑,都準備好了。你看還缺什麽嗎?”金氏和朱和尭同歲,外形上與鮑婧已經是差不多年紀了,但依然跟著朱和尭喊鮑婧姑姑。
    鮑婧四周圍打量了一下,問道“給皇後的賀表和賀禮都準備好了嗎?”
    “回姑奶奶,都準備好了。”陳大姑姑連忙應聲答道,“賀表是禮部準備的,昨晚上就送過來了。賀禮是王妃親手繡的一對手巾。皇後娘娘前幾日派人來傳話,說賀禮不必鋪張,能見到心意就好了。”
    鮑婧聽完點了點頭。按照自己對胡皇後的了解,這話基本上就是真的。於是走到桌案前,仔細看了看各種重要的東西,確信確實無誤,便轉臉看了看陳大姑姑,投去一個滿意的眼神。
    陳大姑姑今年四十出頭,原本是浙江海寧縣陳氏的女兒,早年嫁到了嘉興府秀水縣,與金氏的娘家人有些來往,算是看著金氏自幼長大的。朱和尭前幾年到南京監督留守,金氏聽娘家人說起陳氏丈夫去世無兒無女,便提出將她取來南京擔任王府的女官。陳氏出身書香門第,知書識禮,又善持家,而且無兒無女了無牽掛,頗能任事,在南京時與林櫻十分融洽,這次朱和尭回到京城接受太子冊封,林櫻便推薦陳氏擔任毓慶宮領班大姑姑。
    大囡在旁邊站著,本來已經有些無聊,這是忽然大聲問道“我們什麽時候去看皇奶奶啊?”
    “噓,小主子別說話,王妃和鮑姑奶奶說正事呢。”旁邊的奶媽連忙出聲製止。
    鮑婧笑了笑,走到大囡麵前,彎下腰說道“你急著去看皇奶奶嗎?你知道今天是什麽日子嗎?”
    “是爹爹當太子的日子。”大囡奶聲奶氣地答道。
    “是啊,當太子可是大事,要有規矩。一會兒會有女官過來宣旨,宣了旨才好去。”
    “哦……”大囡顯然有些失望,不過還是很聽話,不再鬧了。
    陳大姑姑這時走到了俞氏麵前,朝著奶媽問道“二囡吃奶了嗎?”
    “剛吃了,這會兒又睡了,我這麽抱著,怕是有一個時辰能睡。”奶媽答道。
    “好,辛苦你了。”
    陳大姑姑的話音剛落,外麵就有女官進來,見了金氏行禮,然後宣皇後諭,讓眾人到坤寧宮等候。
    金氏連忙謝了女官,請她先回去複命,然後讓陳大姑姑安排動身。
    眾人出了毓慶宮,轉了幾個彎,過景和門,很快到了坤寧宮。
    小梅早已在門口候著,喜氣洋洋地迎上來,朝著金氏道“奴婢給娘娘賀喜了。”
    “喲,梅大姑姑不可拘禮。”金氏連忙示意免禮。
    鮑婧看著小梅,心中頗為感慨。小梅作為皇後胡氏從家中帶來的婢女,一直負責照顧胡氏的生活,和鮑婧一起度過了在杭州和南京的歲月,甚至有幾分患難之交的情誼。這幾年小梅在南京照顧朱和尭起居,回來京城之後,馬上複任坤寧宮領班。不過,不到三十歲的小梅,看上去已經有些發福,臉上也有了皺紋,雖然現在她是後宮最有地位的女官幾乎沒有之一,但艱難的歲月還是在她身上留下了痕跡。胡氏幾次提出給小梅找人家,都被小梅推辭了,說要一輩子伺候皇後。想到這裏,鮑婧難免有些動情。
    小梅不知道鮑婧在想什麽,隻是笑著請金氏和大家一起進坤寧宮。
    坤寧宮很大,小梅引著大家到東暖閣坐下歇著,上了茶點。鮑婧便問小梅準備得如何。小梅說,皇後在更衣準備,就先不見大家了,洪淑貞為首的命婦們,此刻在西暖閣喝茶等候。
    說著話,窗外樂聲大作,禮炮轟鳴,想是冊立大典已經開始。過了一陣,音樂停了,有太監從前麵太和殿跑過來,說冊封太子的大典已經完成,太子正過來向皇後謝恩。
    眾人都起身,擠到東暖閣的門口,隔著珠簾張望。
    皇後胡氏在寶座上端坐,朱和尭在禮讚官的陪同下,近前向皇後叩拜謝恩,然後起身退出。因為是行禮如儀,並未說什麽話。接下來是皇二子榆林王朱和?(讀作“封”,是封字的異體字),上殿向皇後恭賀,同樣行禮如儀退下。
    鮑婧隔著珠簾看去,十四歲的朱和?身材卻比一般同齡人高大,很有英武的氣質。
    等這兩撥人下去,才到宮眷和命婦們上殿道賀。
    鮑婧依舊站在珠簾後麵,看著金氏和洪淑貞分別帶領著宮眷、命婦們向皇後道賀。和剛才不一樣,皇後受了跪拜禮,便起身降階,請眾人平身,然後觀看女眷們進獻的禮物,坤寧宮裏充滿了喜樂和諧的氣氛。
    “好是真好,隻可惜,還是比不上現代社會的生活啊。”鮑婧輕輕搖了搖頭,喃喃自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