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公子仁義
字數:3839 加入書籤
東野環心中對燕南飛的解釋沒有相信半點,但身在賊巢,他也沒有表現出來。
於是,他微微頷首,然後仔細向那些幹活的人看去,卻見無論是壯丁,還是婦孺,臉上皆沒有埋怨不滿之色。
相反,眾人還神采奕奕,甚至還興高采烈。
難道真是自願的。
這···想不通了。
總不可能始皇帝奴役壯丁壯婦,是暴君,而燕公子連童子都沒放過,卻是仁義之君吧!
帶著一肚子疑惑,東野環跟著燕南飛經過外麵的軍營,來到木屋區域。
看著眼前整整齊齊的立在那,而且外形幾乎都一模一樣的木屋。
奇怪了,這不合理啊,完全看不出貴賤高低。
他疑惑的道:“公子,這些木屋都一樣,不知那一間木屋,是公子所居。”
燕南飛聞言,立即指著另一邊的軍營:“我現在暫時住在軍營中,軍營中間,那個最大的軍帳,就是我的住所。”
“公子住在軍營!”東野環大吃一驚。
燕公子居然還住在軍營?明明已經建起了木屋,公子沒有選擇住在木屋,反而還住在軍營。
難道是公子重視軍事,與將士同甘共苦?
正想著,他便聽到戴員說道:“東野先生,不僅是公子,軍中五百主,眾百將,還有在下等等,現在都住在軍營中。
至於這些木屋,按照公子的意思,優先提供給作戰受傷的傷者,還有體弱的病患以及老弱婦孺,以防止他們生病,甚至病死。
目前,我們已經建好了三十多座木屋,每座木屋住十人,一半受傷的將士,一半是老弱婦孺,大部分的的傷患與孩子都已經住進木屋。
用不了多久,我們這兩千多人,就都能住進木屋。也正是為了讓大家都盡快住進木屋,所以,現在山上的眾多百姓,都是丈夫鼓勵妻子,妻子勉力丈夫,父母激勵孩子,所有的人都在努力建木屋,而沒有人偷懶的。”
東野環臉色一變,他現在知道燕公子與戴將軍之前為什麽說百姓甚至孩子都自願的了,他也知道為什麽眾人雖然都麵帶疲憊,但臉上卻看不到抵觸與埋怨了。
想當初,文王有園林方圓七十裏,天下百姓讚文王仁,且都說文王的園林太少。當年,齊宣王有園林三十裏,結果齊國百姓都說齊宣王不仁,認為齊宣王的園林太大。
究其原因,則是文王的園林雖大,但是卻不禁止百姓去園林捕獵采集,而齊宣王的園林雖小,但卻禁止百姓入內采集捕獵,違者重處。
孟子聽說這事,曾感歎道齊宣王太殘暴了,竟然在國都附近挖了一個方圓三十裏大小的陷阱,不知情的人進去後就完了。
故而,與民同樂者仁,損民利己者暴。
所以···始皇帝拚命奴役壯丁壯婦是暴政,而燕公子拚命使喚壯丁壯婦加老幼卻是仁政。
這是目的不同的緣故啊!
想著,東野環深深的彎腰行禮道:“公子仁德矣。不久前,臣還以為公子不知道快樂憂愁的道理,以樂民之樂,憂民之憂勸說公子,但現在一見,公子已經已經深得王者之道。
孟子說:樂民之樂者,則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今日是也。
書雲:紂有臣億萬,惟億萬心,此紂之所以亡,周有臣三千,惟一心,此周所以興。故先賢有雲:上下同欲者勝。
秦國暴虐,秦軍凶悍,如狼似虎,戰無不勝,六國皆被秦軍所滅,秦軍實力不可謂不強,然秦軍數次與公子作戰,卻皆為公子所敗。
之前我還曾有所疑惑,懷疑公子的戰績,但現在看到這些木屋,我就知道,公子數敗秦軍,並非僥幸,而是理所當然,因為萬人萬心,不如千人一心。”
燕南飛見將自己吹成了周文周武,謙虛的笑了笑:“先生過讚了。”
接著,燕南飛吩咐戴員引東野環去沐浴更衣。
不久,東野環在燕家婢女的伺候下,洗漱完畢,出了木屋,見有一個親衛在外等候。
“公子何在,可曾洗漱完畢。”
“回先生,公子已經洗漱好了,現在正在陪夫人說話,還請先生稍後,我等已經去請公子。”
東野環一聽燕南飛拋下自己去陪夫人了,微微搖了搖頭。
終究是血氣方剛的青年,不過,以後有時間,他還得勸勸公子,年少需戒色。
須臾,燕南飛來。
“公子。”
“先生。”
禮畢,燕南飛開口道:“先生初來,不如我先與先生熟悉一下周圍的環境。”
“善。”東野環點頭。
不久,燕南飛領著東野環在山上轉了一圈,觀看了眾人這些時間平整的土地,清理的叢林,挖出的井,打通的道路,以及小山的地勢。
觀看完小山後,燕南飛又領著東野環下山,經南部小路,來到東麵。
東部。
陶亭帶著燕南飛與東野環觀看了小山邊緣的田地,然後又領著眾人經木筏鋪就的道路,向東麵的群山而去。
路上,陶亭介紹道:“公子,先生,我等按照公子傳授的辦法,在高處填土造田,並將各處淤積的澤水引向低處。
之前十日,我等都是就近挖掘泥土填埋澤地,山腳下的澤地比較幹燥堅韌,所需的泥土少,造田的速度很快。後來,公子離去十天後,隨著近處的泥土漸漸挖掘完,隨著造田之地越來越往東。
然後,我們就發現需要從遠處搬運泥土,而且,隨著澤地遠離小山,水量增多,泥地變得更稀更爛,填土造田所需要的泥土也漸漸變多。
如此,我們造田的速度就慢了下來。”
燕南飛微微頷首,比較理解。
這是造田進入深水區,需要耗費的力氣變多了。
陶亭說完,見燕南飛之時點頭,並沒有說話,便繼續道:“見到這種情況,我等皆以為,如果繼續自西往東填土造田,不僅是花費更多力氣的問題,而且可能我們無法在十月之前開辟足夠的田地種植麥米。
於是,臣與黃將軍、宋將軍以及軍中百將商議,決定選擇其他比較容易開辟田地的地方繼續填土造田。
然後,在選北麵與選擇東部群山的西麵上,我等牢記公子教誨,一切以安全為準則,大家一致選擇群山西麵開辟田地,而將我等居住的小山北部保留原貌,留著澤地以為護衛。
同時,為了方便我們去群山下,我們又擇地鋪設了從小山到群山的木筏小路,以便我們能迅速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