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遊俠徐福

字數:3784   加入書籤

A+A-




    打出了涼州平叛的旗號,一路上果然,一路暢通無阻,還不時有軍隊歸附。
    行至洛陽都亭,有二人在都亭設酒相邀,劉協在李晶的陪同下來到都亭,見一文一武在都亭飲酒。二人見劉協到,齊齊站起來施禮。
    “段刀,你居然在這裏?”劉協驚道。
    “侯爺,此去涼州,風險甚巨,草民特來勸阻。”段刀說道。
    “哦,你原來是來阻止本皇子去涼州的。”劉協有些不悅。
    “侯爺,涼州韓約詭計多端,據說已經殺掉南宮伯玉、李文侯等人,兼並了二人的兵馬,目前已經有十數萬軍馬?涼州刺史耿鄙,信任治中從事程球,在涼州橫征暴斂,要挾軍人,據傳軍中馬騰已有反意,地方豪族王國被程球勒索也在積極準備起兵。侯爺這一千餘人,豈能力挽狂瀾?”段刀說道。
    “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劉協喝道。
    “既然侯爺願往,草民自當相隨。”段刀說道。
    “侯爺,一千餘眾,並非不可為?福也願跟隨侯爺去涼州。”另一個文人打扮的人說道。
    “你是何人,此去涼州生死未卜,你們還是不去為好。”劉協說。
    “侯爺,這是我的至交好友,姓徐名福。”段刀說道。
    徐福,這個名字好耳熟,但是劉協一時間居然想不起來是誰。管他的先帶上,想起再說:“你們執意要去,可得聽從軍令。”
    “是,侯爺。”段刀和徐福說道。
    劉協把段刀和徐福所帶的十幾人帶上,這些都是一些遊俠,身上都有武器,劉協無需再給他們配發武器,隻要提供飯食即可。
    劉協命段刀帶領大部隊,這些騎兵中的什長屯長全是段刀一手培養起來,見段刀回來,自然士氣高漲。
    劉協到現在才想清楚,這一路上為什麽風平浪靜,而且各關口都輕鬆放行。劉協原來準備用來對付何進的辦法都沒有用上。
    原來大家都認為劉協此去涼州是必死之局,何進、皇後巴不得劉協去涼州,說不定還幫著劉協瞞著漢靈帝呢。
    人數增加,消耗的糧草自然就增加。
    “殿下,聽說殿下派人去購糧?”劉協剛安排李晶去洛陽購糧,徐福就拉著李晶回來了。
    “是啊,現在軍中人數增加,原本準備的糧草不夠。”劉協說道。
    “殿下,其實不用這麽麻煩。殿下軍中攜帶了黃金和銅錢,帶著也是麻煩,不如凡是去西涼平叛的,每人發一定數量的錢財。一方麵,軍中所帶的輜重就減少了,另一方麵,士兵們可以在路上購買所需的東西。至於糧草,部隊隻需攜帶三天糧食,而且交給每個士兵自己攜帶,這樣輜重車就沒有了,行軍速度就會加快。等到了下一個縣城,再去縣寺中補足即可。”
    沿途縣寺補足糧草?這可能嗎?劉協懷疑的望著徐福。
    “殿下,隻要我軍一直打著去涼州支援的旗幟,再加上殿下的紫綬金印,這些縣官們還不給侯爺糧草?”徐福說。
    這倒也是,從大義上看,劉協去涼州支援,地方應該支持,否則必為同行指責。
    從皇室的角度看,劉協是皇帝的兒子,地方縣令豈有不聽命令之理。
    不知不覺,劉協感覺,涼州之行,好像有點刷威望的嫌疑。
    看到徐福條理清楚,分析到位,劉協這才想起,這徐福就是在前世《三國演義》中鼎鼎有名的徐庶。
    劉協想到這裏,頓時大喜,雖然現在徐福還是一個遊俠,但是頭腦聰明,智計百出,定不是李晶所能比的。
    原本帶著李晶就是讓李晶給自己出主意,可是現在有了徐福,無需在讓李晶留在這裏。況且成皋縣交給文靜,劉協也不是很放心。
    劉協采取徐福的辦法,把金錢分發一部分給士兵,凡是參加平叛的士兵,每人發五千錢安家費。
    剩下的貨物全部改為馬馱,糧食分給士兵攜帶,所有的車輛都節約出來了。
    這些車輛和青壯都是成皋縣的人,劉協讓李晶帶著他們會成皋縣,免得影響成皋縣的生產。
    徐福早就計劃好了在什麽地方補充糧草,所以當糧草分給士兵時,徐福已經叮囑好士兵怎麽使用。
    徐福又建議,在洛陽和長安之間,無需分兵行走,因為這一段路程沒有敵軍,等出了大散關,再按照戰鬥隊形前進。
    也是,這是劉協多想了,在這一段路程,何進不來幹擾,就沒人來打劉協的注意,哪個賊兵沒事來找一支去邊疆作戰的軍隊的麻煩?
    劉協大義在手,遊俠們都望風來投,哪個關卡守將有敢逆風而行,留難劉協呢?
    劉協收攏部隊,現在劉協的部隊已經有二千人左右,除了一千騎兵是劉協帶出來的正規軍外,其他的都是從四麵八方趕來的遊俠。
    這些遊俠的組織紀律性要差些,但是他們的戰鬥力確實不低,特別是影響力,因為他們常年行走江湖,四麵八方的朋友很多,劉協做的這件事情又是正義的事情,再加上劉協皇子身份,所以遊俠開始向劉協積聚。
    有了徐福一路上的出謀劃策,劉協的行軍速度快了許多,一月後,劉協就到了天水,由於一路上都有遊俠加入,劉協這支五花八門的隊伍已近有三千多人。
    天水太守李湛親自接待,殺牛宰羊,犒勞劉協等人。
    天水郡,原本與漢陽郡就是一個郡,朝廷因為想當太守的人太多,於是把天水郡分成了兩個郡。現在天水郡的太守是李湛,漢陽郡的太守是傅燮,其實二人就相隔一個縣而已。
    在天水紮營,劉協從天水太守李湛口中得知,破虜將軍董卓和車騎將軍皇甫嵩受朝中大臣的忌諱,已經被調離前線陣地。朝廷把涼州前線的統兵權交給了太尉張溫和涼州刺史耿鄙。
    由於涼州刺史信任治中從事程球,各郡軍隊士氣不振,涼州各級官員都被程球打著涼州刺史的旗號要挾勒索,就連地方豪強也受到程球的要挾。
    一時間涼州的郡兵士氣低落,反叛之心頓生,但是耿鄙並不知道這些,還以為自己的軍隊士氣高漲,戰鬥力強橫。
    韓遂自從殺掉了北宮伯玉和李文侯等人,吞並了眾人的兵馬,號稱大軍十五萬。
    就在這時程球攛掇耿鄙出兵攻打韓遂,可是部隊行到狄道,由於程球盤剝士兵造成士兵嘩變,馬騰帶著軍隊反叛。
    與此同時,各郡被程球勒索的郡守同時反叛,將耿鄙殺死,把程球的屍體鞭打泄憤。
    與耿鄙和程球相反,傅燮在漢陽郡做太守,體恤百姓,為民伸冤,做了很多緩解矛盾的事情,叛亂的羌人均被他感動,前來漢陽郡歸降,在城外廣開屯田,列置四十多個營地。
    這些田地在百姓的耕種下獲得豐收,可是對於根本無法保證糧草的叛軍韓遂來說,這四十多營的糧食,無疑是香噴噴的誘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