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被逼作詩
字數:4097 加入書籤
“上次的一千斤黃金,都用完了嗎?”
劉協知道,這些暗探就是吞金獸,可是沒辦法,如果不及早布局,等要用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原來是一個瞎子聾子,什麽都不知道。
“沒剩多少了。”春蘭哭喪著臉說道。
“沒事,我這兒還有,就連上次彩票事件的錢都沒用完。”劉協自信的說道。
上次通過彩票,騙取何家幾萬斤黃金,到現在,還剩下不少。所以劉協一點不怕這些坐探用錢,況且,身邊有個精明的助手,這些坐探想要從春蘭手中摳出前來,也不是那麽容易。
“要不,先把成皋縣庫房裏麵的錢拿出來先用?”春蘭建議道。
成皋縣是劉協的封地,目前全在劉協的掌控之中。隻不過,劉協也掌控不了多久了。如果曆史沒有發生較大的偏移,那麽兩年之後,劉宏將死,劉辯將登上皇位,而劉協會被封為渤海王,封地遷往渤海郡,那麽成皋縣就不再是劉協的食邑,成皋縣的一切,都將交還給朝廷。
“也行,讓李晶算一下,給成皋縣留下足夠的錢糧,其他的作為這些坐探去各地打開局麵的資金。”劉協下定決心,既然成皋縣要交還朝廷,那麽成皋縣的錢就沒必要在放著,早點用出去,免得被人惦記。
“殿下,皇後派人過來。說是奉旨送大皇子過來賠禮,問殿下在不在。”潘穎從外麵進來說道。
“賠禮?”真是稀奇,想不到皇後還有賠禮的時候。不過仔細想來,也是有可能的,畢竟現在還是劉宏的天下,劉宏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兩個兒子勢同水火。
“春蘭,收到消息沒有,昨天的事情,外麵是怎麽傳的?”劉協轉頭看著春蘭。
“有幾處傳回來消息,說是宦官因為爭奪賞錢,在永安裏打起來了,死了數十人。沒有牽涉到大皇子和殿下。”春蘭把得到的消息說了一下。
太監因為賞錢打架,虧他們想得出來。劉協微微一笑,太監這個職業,也是高風險啊,不管是皇帝還是皇子出了問題,責任都是太監的。
就連兩個皇子打架,殺了人,最後也是太監們背著。長此以往,那些太監的名聲會好才怪。
“母後要過來,大家準備一下,不能給人感覺本皇子不孝。”劉協讓春蘭安排下去。
皇後帶劉辯過來賠禮,自己也不能當真。畢竟對方是皇後,是自己名義上的母後,如果劉協真的擺出一副接受道歉的樣子,恐怕明日就有人彈劾劉協,說劉協不孝了。
安昌殿的太監宮女行動起來,擺上酒水,樂隊也被叫到正殿,隻等皇後過來了。
“母後,這點小事,還勞煩母後親自過來,協兒真是吃罪不起。”劉協在安昌殿門口,看到何蓮的過來,立刻上前施禮。
“協兒真乖。協兒,昨天的事情你就原諒你哥哥,你哥哥再不對,他還是你哥哥。”何蓮一見麵,就開始為劉辯說話,可是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劉協可不能違逆何蓮。
“母後,兒臣沒有生氣,兩個二世祖打架,有什麽氣可生的。”劉協說道。
“二世祖?”何蓮一臉呆萌,看起來可是魅力四射,可是,劉協一點親近的意思都沒有。別人不知道,劉協哪有不知道的,這美麗的外表下麵,包藏著怎樣的一顆心。
“哦,就是小孩胡鬧的意思。”劉協趕忙解釋了一句,二世祖可不是大漢朝的詞匯,何蓮不知道也情理之中。當然,劉協不能讓何蓮感受到自己有一絲看不起劉辯的意思。
“是,是,小孩胡鬧,小孩胡鬧,真是母後的好兒子。”何蓮笑著說道,雖然有些違心,但是麵子上也是撐起了的。
一行人走進正殿,何蓮在主位坐下,劉協和劉辯在兩旁座下。宮女們把酒肉端上來,音樂聲起,舞姬開始跳舞。大家麵帶微笑,看起來其樂融融,母慈子孝的樣子。
今天何蓮的興致很高,看著舞姬跳舞,歌姬唱歌,居然也跟著哼了幾句。
劉協百般無聊,一邊應付這何蓮,一邊想著自己的事情。
“協兒,近聞朝中大臣傳言,說協兒智慧無雙,今日相聚,協兒可否來一首,為大家助助興?”何蓮麵帶笑容,仿佛是劉協的親生母親。
來了,劉協一聽就知道,何蓮這是要進入正題了。剛剛聽說何蓮要過來,劉協就知道,裏麵一定有事,果然不是這麽簡單的。
“母後,兒臣愚鈍,還請大哥給兒臣做個示範。”劉協豈是省油的燈,要自己吟詩作賦,劉辯在一旁看戲?哪有這麽好的事情。
隻不過,劉協還沒想完,何蓮就接過了話題:“好啊,昨晚辯兒也偶得一首,說出來,讓弟弟指點指點。”
哦,原來是有備而來,劉協終於明白了。
劉辯在打架上吃了虧,被皇帝斥責,現在是變著法兒找補一下。隻不過,吟詩作賦,的確不是劉協的專長。
這時候,劉辯洋洋自得,站起來,開始吟誦,一旁的太監宮女,拿著紙筆,準備記錄,看著架勢,還真是準備周全啊。
“明月枝頭照,花間月下田。原本大紅袍,奈何學牡丹。”劉辯搖頭晃腦,很是自得的吟誦出來。
大紅袍,是一種植物,又叫臭牡丹,是洛陽地區常見的一種植物。該篇以明月起句,寫明月照耀下的花田裏麵,開得正豔的大紅袍,倒也聽有詩意的。隻不過,最後一句,別有深意。
牡丹,是洛陽的另一種植物,素有花之王者的稱號。而大紅袍有一種別名叫臭牡丹。原本就是兩種植物,可是放在這裏,寓意耐人尋味。
“怎麽樣?協兒,你哥哥這首詩寫得不錯吧?”何蓮洋洋自得的問道。
在何蓮心中,自然認為不錯,因為,這是何蓮昨晚找北軍中侯,洛陽“八俊”之一的劉表寫的。隻不過,何蓮出身鄉野,豈能明白劉表心中所想。
“好,好,哥哥這首詩寫得好。”劉協豈能說破,不管何蓮找誰寫得,這詩裏麵著實在諷刺何蓮,可是何蓮卻沒有看出來。
要是劉協說出來,這寫詩之人豈不是得罪了何蓮,以何蓮的性格,恐怕下來之後,立刻就會展開報複。
“協兒,別誇你哥哥了,母後相信,協兒定能寫出更好的來。”何蓮滿臉笑著,隻不過在劉協的眼中甚是陰險。
要我現場作詩?這不是曹丕對付曹植的辦法嗎?想不到居然落到自己頭上。
不過,劉協一點都不慌張。老子現場做不行,但是老子現場抄總是可以的吧。不就是寫明月的嗎?老子前世可是學了不少,哪一首拿出來不是流傳千古的大作,就你,找人捉刀的歪詩,也配給別人提鞋?
劉協故作為難的看著何蓮,何蓮的臉上滿是期待,眼底那一絲陰毒在不斷的擴散。
“母後,兒臣那就隨便說幾句,母後不要見笑。”劉協說道。
“不笑,不笑,來人,準備筆墨,把二皇子的大作抄下來,傳給皇帝和大臣們品鑒品鑒。”何蓮大聲吩咐,於是,幾個太監宮女,拿著筆墨紙硯,就等劉協開口了。
媽的,這是要整死老子的意思啊。大漢朝誰不知道,皇帝劉宏可是喜好詞賦,劉協所做詞賦送到皇帝哪兒,不用說,劉宏會看的。
如果寫得好,劉宏自然會獎賞,寫得差的,劉宏自然覺得丟臉。何蓮請劉表作詩,也不能說不行,交票是能夠的。但是劉協即興創作,這就很難說了。
隻不過,何蓮萬萬沒想到的是,劉協可不是這個世界的人,而是來自兩千年後的人。
經過兩千年的積累,劉協所學的都是經典之作,隨便拿出一首詩詞歌賦出來,也比劉表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