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蒸餾器具

字數:3839   加入書籤

A+A-




    劉協檢查了一下這些小孩的傷勢,大家都開始感染,恰好這裏沒有消毒的東西。
    劉協這時候才明白,過去的戰鬥,為什麽殺傷力那麽大,原來並不是在戰鬥中把人殺死,而是隻要把敵人殺傷,敵人就離死不遠了,因為沒有消毒的藥水,稍微大一點的傷口,處理不當也會感染的。
    酒精,上一世用於消毒的最普遍的就是酒精,而這東西是很尋常的東西,家家戶戶都會釀,隻要把酒提純,就可以用來消毒了。
    如果放在上一世,這就是一個很簡單的裝備,蒸餾冷卻,隻要去專用的商店一轉悠,到處都能夠買到。
    可是這時候就難了,誰都不知道這東西怎麽做,劉協隻好根據自己的記憶,先畫出圖形。
    首先劉協選擇了一個大鼎作為加熱的器物,但是漢朝的大鼎太厚,加熱的時候很費柴,所以劉協略加改造,把銅鼎的的鼎壁變薄,隻要不漏水就行,銅鼎的三支腳變小,由圓形柱狀改成弧狀,這樣就可以阻止風吹進銅鼎,造成加熱不穩定。在銅鼎裏麵安置一個架子,墊上用竹子編製的隔板,上麵放上發酵後的糧食,就可以釀製蒸餾酒。
    劉協給銅鼎設計了一個蓋子,要求蓋子要與銅鼎大小一致,蓋上蓋子後,銅鼎裏麵的蒸汽就泄露不出來。
    在蓋子上做一個口,套上銅管,蒸汽就向著銅管流去。
    再做一個大缸,用來盛水用的,這是蒸餾過程中的冷卻液。打造長長的銅管,盤旋在大缸中,當蒸汽來到銅管中,就能凝結成水,然後流出來。
    整個器具劉協仿照上一世的蒸餾冷卻儀器製作,帶上典韋,叫上春蘭、潘穎、奶媽,劉協向市場中走去。
    說實話,劉協也不知道哪兒有製造銅器的地方,所以把奶媽帶上,因為奶媽經常出宮購買生活必需品,所以奶媽一定知道哪兒有打造銅鼎的地方。
    果然,在奶媽的帶領下,五人很快就找到銅匠鋪,這裏擺放著五花八門的銅器,後麵還傳來叮叮當當的打造聲。
    賣銅鼎的是一個年近三十的女子,黝黑的麵孔,一看就是常年煙熏火燎中留下的,歲月的痕跡在這個女人的臉上尤為突出。
    同樣是三十來歲,奶媽的皮膚白皙,一絲皺紋都沒有。劉華更是保養得好,身體的各處都同二十來歲的女人差不多。就連四十多歲的董太後,看起來也沒有這個女人顯得蒼老。
    劉協把圖紙拿出來,這是帶蓋的鼎的圖紙,劉協多了一個心眼,為了防止自己的器物被仿製,劉協把兩部分分開來打造。
    劉協給這女人詳細的解說這個鼎怎麽打造,可是說了半天,這個女人也沒弄清楚劉協要打造一個什麽東西。
    “他爹,有人要訂製銅器,出來看看。”見劉協有些不耐煩,這女人向裏麵喊道。
    “來了。”裏麵一男子應道,不一會兒叮叮當當的敲打聲停止,一個光著上半身的男子走出來:“何人要訂製銅器?”
    劉協把圖紙遞過去,打算給漢子講解銅器的樣子,這漢子結果圖紙,端詳了一會兒,對劉協說:“貴客請隨我來。”
    劉協有些奇怪,不過也無所謂,跟著漢子走過去,在房間的一個角落裏,漢子指著一個銅器說道:“尊客可是要打造這種東西。”
    劉協仔細看去,還真是相差不大,這是一個改造的鼎,青銅片圍著作為鼎的底座,留有一個缺口加柴,上麵是一個圓形的鍋,鍋兩頭小中間大,挺能裝東西的,在上麵是一個蓋子,蓋子不大,但是製作精細,有內圈,這樣蒸汽就跑不出來,唯一差的是一個出氣的孔,好導出蒸汽。
    “這個太小,這個最好能裝一石糧食,還有這裏得有一個孔好套上管子。”劉協指著器物的頂端,同漢子交流道。
    “行,這麽大行不?在這裏加一根銅管,這麽大行不?”漢子指著旁邊一個大鼎,比劃著說道。
    有了實例,交流起來很是順利,劉協打量了一下,這個大鼎裝一石糧食綽綽有餘,也就同意了,不過那根銅管,漢子說打造成手臂粗細,劉協想了想也沒太過計較,到時候接上另一根銅管的時候,用布纏緊就是。
    完成交易,劉協故意多加了些錢,讓漢子早點打造好,因為這是等著救命的器物。
    五人離開了這條街,到另一條街找了一個銅匠鋪,打造冷凝管,可是問了幾家,打造這麽長的銅管都沒誰接這個活。
    最後劉協隻好降低要求,按照銅匠的提議,在大缸裏麵打造幾個圓形的小缸,小缸打造成密封的,用銅管連接,有點像淨水器,基本上能夠滿足劉協的要求,這裏的銅管也是打造成兒臂粗細,倒也避免了兩邊的銅管粗細不均的麻煩。
    訂好了兩件銅器,五人在市場上轉悠,洛陽的夏天仿佛沒那麽熱,上一世劉協可是見識了火辣辣的太陽燒烤著大地,想要把人曬死似的。然而現在也是仲夏時節,天上的太陽也是燦爛無比,可是曬在人身上不覺得很熱。
    樹蔭下,居民在忙著做事,商賈甚至直接把東西放在太陽底下出售,看不出他們有多熱。至少劉協沒有看見他們滿身汗水,把衣服都浸濕了這些情景。
    就劉協自身來說,也是穿得不少,上身穿得兩件,裏麵是一件直裾,外麵穿著曲裾,中間還得加一件軟甲,下麵穿著褲子,而且是那種齊腰的長褲,不是那種隻有到膝蓋的褲子。
    想到這裏,劉協真是奇怪漢朝人的穿著,褲子不是穿在上半身,而是隻穿在腳踝到膝蓋的位置,用一根布帶係在膝蓋上麵,就算穿好了。
    而真正的臀部和大腿這一段是光著的,不過好在曲裾很長,幾乎到了腳踝的位置,所以臀部和大腿都能夠遮住。
    不過裏麵空空的那種感覺不太好,劉協還是喜歡穿到腰的褲子。
    不過與劉協不同的是,街上的人大部分都是穿的直裾,劉協一行人中,劉協和春蘭穿的是曲裾,典韋、潘穎和奶媽都是穿的直裾。
    直裾節省布料,不過有點不好的就是走路必須小步小步的走,否則腿就會露出來,就像上一世女人穿的旗袍,單純的站著倒也無事,一旦放開大步走路,雙腿就不暴露在外麵。在漢朝這種講究禮儀的地方,這是會被人指摘的。
    不過街上的男女好像不怎麽在意,那些女子在忙碌中好像沒有顧忌這麽多,時不時白花花的大腿就漏出來了,男子當人更加不講究了。
    “春蘭,為什麽大家都穿直裾,我等要穿曲裾呢?”劉協想不通為什麽自己要穿曲裾,穿直裾不更簡單嗎?況且劉協裏麵還穿的有襠齊腰的褲子。
    “殿下······”春蘭的臉一下子緋紅。
    “嗯,問錯了嗎?”劉協感覺沒什麽不對啊。
    “殿下,直裾是諸侯、大夫、士人穿的,皇室是不能穿的。”奶媽急忙上前解圍。
    皇室不能穿,好像是啊,大家都在穿,皇宮裏麵皇帝、太後、各宮女人,包括劉華,好像都穿的曲裾。
    “就是諸侯、大夫、士人也是在家裏穿,正式場合都是穿曲裾。”奶娘繼續解釋。
    “哦,怎麽奶媽穿直裾,春蘭穿曲裾?”劉協向一個好問的孩童。
    “傻孩子,奶媽已經嫁人了這一輩子就隻能穿直裾了,春蘭早晚是殿下的人,當然得穿曲裾。”奶媽歎道,不知道心中想的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