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長亭送別
字數:4194 加入書籤
消息傳到洛陽,朝廷上又開始爭吵,何進以此為由,要求劉宏劃撥軍費,用於擴軍。
袁家派出袁術,領兵出征汝南葛陂軍,請求朝廷劃撥軍費。
國庫空虛,朝中大臣吵得不可開交,皇帝劉宏焦頭爛額。
劉焉再次提出,朝廷放權給州郡,廢棄刺史,設置州牧。而且自告奮勇的去益州擔任州牧,無需朝廷一兵一卒,隻身前往益州。
劉焉的提議得到朝中大臣的支持,各大世家,圍繞十三個州牧,在朝堂上爭吵不休。
“殿下,當今亂局,殿下可有良策?”黃琬筋疲力盡的來到安昌殿,一看就在朝堂上說了不少話。
“潘穎和春蘭留下,其他人,全部到殿外候著。”劉協留下潘穎和春蘭伺候,把其他人趕出去了。
當然,劉協不是隻讓二人伺候,最主要的是,要讓二人接觸朝中機密,培養二人為自己的得力助手。
“殿下真有辦法?”黃琬看劉協所為,定是有所想法。
“要想讓朝廷再次換發生機,學生真沒有辦法。不過,延緩一下衰老的時間,學生倒是有些想法。”劉協說道。
“快說。”黃琬直起身來,可見黃琬多麽希望能有解決的辦法。
“第一,實行史牧雙行製度,重要的地方,朝廷必須抓在手中。比如河東、南陽、三輔、陳留等地。”劉協說道。
“嗯,的確可以,以洛陽為中心,朝廷派出信得過的人,掌管這些要地。那些離得遠的,鬧得凶的,就任命州牧過去。”黃琬覺得這也不失為一個辦法。
“第二,收回軍權。”劉協說道。
“軍權?”黃琬臉色變得很難堪了,收回軍權,的確是好事,可是,這軍權放出去了,還能收回嗎?
“另成一軍,由皇帝自己掌管這隻軍隊,從各軍之中,抽取忠於朝廷的能人,編入此軍,增強皇帝對這支軍隊的控製力。”劉協說道。
“對啊,老師怎麽沒想到啊,把何進、袁術、董卓、皇甫嵩,以及各州郡的骨幹都抽到這支軍隊之中,然後皇帝牢牢把控這支軍隊的指揮權。這樣,此消彼長,各地的軍隊,甚至那些賊匪,還敢鬧事?”黃琬仿佛想到了解決辦法,大喜的說道。
“老師,此事的關鍵不在此消彼長,而在皇帝對這支軍隊的控製力。”劉協並沒有因黃琬高興而高興。
黃琬想得太簡單了,就算成立一支軍隊,如果軍權沒有收歸皇帝,那還不是空事。
控製軍權,重點在於選人,特別是軍中的主要將官,一定要是自己的人。
大漢朝,要說人才,的確是很多。但是,要說忠於皇帝,忠於朝廷,忠於天下百姓的人才,劉協還真數不出幾個。
看到黃琬興衝衝的進宮麵聖,劉協的心沉甸甸的。劉協自己都不知道,新組建一支軍隊,會是怎麽樣?要是還被世家所把控,這隻軍隊根本就沒有組建的必要。
消息很快就出來了,朝中人事來了一次大變動。
因為皇帝拋出了編製新軍的想法,所以,各大家族爭奪的重點轉移到新軍的控製權上去了。對於前些日爭奪不休的州牧職位,反而冷下來了。
太常劉焉順利的取得益州牧,前往益州平定益州的亂局,第一個走上諸侯割據的道路。
宗正劉虞出任幽州牧,前往幽州平定幽州。太仆黃婉出任豫州牧,前往豫州平定潁川汝南的亂局。
******
洛陽城外,十裏長亭,劉協的衛隊把長亭四周圍得水泄不通。
長亭之中,劉協垂手而立,春蘭在一邊擺放著果蔬肉食。鑄鐵小爐子上,一個銅壺咕嘟咕嘟冒著熱氣,劉協親手炒製的茶葉,已經準備好,隻等衝上熱水就可以喝了。
旁邊的空地上,劉溪帶著一百從宛城山寨調過來的士兵,整齊的列隊。這是劉協囑咐秦高挑選的各方麵素質較好的,現在組成衛隊,跟隨黃琬去豫州。
豫州,下轄郡國六個,其中潁川郡和汝南郡是大郡,也是黃巾軍鬧騰的比較厲害的地方。沛國孝王劉琮,陳國閔王劉寵,梁國崇德候劉彌,哪一個不是手握數千精兵的人,在黃巾軍橫行的時候,能夠在自己的封地中屹立不倒,哪個是好相與的。
黃琬,雖然是一個大家族,可是要對付豫州賊匪,也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所以劉協給黃琬準備了一百人馬。這一百人馬全是按照劉協的衛隊的標準裝備的,鋼刀,內甲,手弩,手雷。如果遇到數百敵軍,抵抗起來毫無問題。
這支軍隊自然不是用來征討黃巾軍的,而是用來保護黃琬的。當然,黃琬如果有野心,也可以以這支軍隊為核心,發展一支武裝力量。
“殿下,來了。”斥候急匆匆的跑過來。劉協抬頭看去,一彪人馬緩緩而來,人數不多,也就數十人,不過幾個家將的精神還是不錯,雖然比不過典韋許褚,但是與劉溪比起來,也是不想上下。
劉協整整衣裳,走上官道,迎著緩緩而來的馬車。
“學生劉協拜見老師。”劉協朗聲說道。說起來劉協也不是黃琬的正式學生,皇子之師可是千挑萬選的,不是磕幾個頭就算的。通常都是有聖旨,有儀式的。但是這些年來,黃琬對劉協還是盡到了老師的責任,就算黃琬去青州,也是督促著劉協的學習的。
“嗬嗬,二皇子啊,可是來給老夫送別的?”黃琬笑著,命後麵的車隊停下來,下車拉著劉協,一同到長亭。
“學生聽說老師今天要去豫州,特地在這裏等著老師。”劉協說道。
“嗬嗬,城門處沒見到你這小子,老夫就知道,你一定有後招,果然,哈哈。”黃琬高興的大笑。
二人坐定,春蘭給黃琬上茶,劉協起身給黃琬祝賀,師徒二人倒也歡暢。
“老師,此去豫州,路途多風險,學生有衛隊百人,送於老師,還望老師收下。劉溪,過來,見過老師。”劉協讓劉溪過來。
“啊,劉司馬。聽說你滎陽剿匪,不知所蹤,想不到在這裏見到你了。”黃琬也是有些驚奇,一個曾經帶過兵的人,自然是黃琬現在最缺的人。
“草民幸蒙二皇子殿下搭救,留的一命。今奉二皇子之命,護衛黃豫州,但凡有命,莫敢不從。”劉溪倒也是在官場上混過,說起話來,既符合官場規矩,有又武人的風骨,倒是比劉協隨隨便便的說話強一些。
“哦,原來是殿下救了你。正好,豫州匪患猖獗,正需要你這等人才。”黃琬也不謙虛。
“還有,那一百士卒,是學生近年辛苦訓練而成,如今由劉溪帶著,跟隨老師。”劉協指著宛城山寨的一百士卒說道。
“哈哈,殿下這禮物可是比所有人的強,不知道他們的戰力如何?據說殿下曾以一百多人攻下玉門渡,斬首五百餘,俘獲六百餘。”
“老師放心,此一百士卒,對陣三五百敵軍,定能勝之。”
“好,好,可比那些吃皇糧的蛀蟲強多了。”黃琬笑道,看來對這一百人不怎麽看好。不過也是,黃琬身後那幾個家將也是不錯的。不過劉協不擔心,因為過不了過久,黃琬就會知道這一百人的戰鬥力。此去豫州,劉協不相信沒有賊匪對付黃琬,到時候自然就知道他們戰鬥力了。
師徒二人聊了一會兒,黃琬這時候還不忘檢查劉協的功課,還布置了劉協在黃琬離京期間的學習任務,真是一個好老師。
因為急著趕往前麵的驛站,所以師徒二人也沒有過多的耽誤。黃琬在喝了幾碗酒之後,踏上馬車,往豫州方向去了,劉溪帶著一百士卒跟在後麵。
這一百人,是劉協安排到豫州的先行軍。劉協早晚是要對豫州用兵的,所以豫州的山川地理,劉協必須要有一個了解,劉溪這次的任務就是把豫州的山川地理留在腦袋裏麵,成為豫州的活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