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 入駐古城

字數:3787   加入書籤

A+A-




    獨眼兒和長臂洪被處死,步兵隻剩下典韋、許褚、段宇,典韋許褚雖帶兵馬三百,現在長臂洪和獨眼兒死去,二人的屬下近四百人,加上古城招收的人,村民投軍一百多人,共計六百多人。
    如果劃給段宇,那麽段宇就有八百人,段宇帶八百人,恐怕有些難。
    劉協讓典韋收一百人,許褚收一百人,黃鬆收一百,三人各帶兵四百。又封段宇為前都尉,從剩下的士兵中,挑選精壯四百,組成前軍。
    封許利、錢三多、莫二萬、苟二牛、孫哈爾、裴潛等人為司馬,協助黃鬆等人管帶各軍。
    辛宏從陳留回來,帶回一千軍械,三十多匹戰馬。軍械數量劉協還比較滿意,可是戰馬數量太少了。但是辛宏已經很努力了,關鍵是各地戰馬緊俏,辛宏還是用比市價高出一倍的價格才買到的這三十多匹戰馬。
    有總比沒有好,劉協把這批戰馬投入騎兵隊伍,把那些跑得慢的馬匹換下來,一些給王勤、辛宏這些文官乘坐,一些用來拉車。
    古城那邊已經進行了簡單的修補,四道城門已經修繕完畢。
    劉協令黃鬆、許褚、王詩、於陵、段宇駐守陳橋。自己與典韋、辛宏、王勤帶著四百步兵,童子軍和輜重部隊去古城布防。
    典韋的四百步兵第一時間進入古城,把守四道城門,各處城牆上布置哨位,街道上安排巡邏。
    童子軍在一個看似兵營的地方安頓下來,開始清理雜草,建設兵營。
    古城裏麵,街道縱橫,民居雖然破舊,屋頂倒塌,但是牆體因為是石頭砌成,所以還是很堅固的。
    首先,王勤把城中最大的殿宇劃給劉協做王府,安排輜重兵開始翻修。說是翻修,其實就是把屋頂漏雨的地方補一下,門窗拆下來,用工具修整一下,看起來像是新的。
    不夠的材料,就去其他屋子上取下來。這種拆東牆補西牆的做法,原本是不可取的,隻不過現在也沒辦法,總得把自家王爺先安頓好吧。
    這邊,輜重兵在修葺王府,那邊王勤也沒閑著,把整個古城轉了一遍,數出了院子的個數,針對院子的大小,提出安置的建議。
    劉協帶著衛隊,在城中閑逛。看起來什麽都沒做,其實劉協在觀察,什麽地方是防禦的漏洞,什麽地方適合開設工廠。當然也同時在考察,王勤在內政上麵的能力。
    人多力量大,這句話放在這裏一點沒錯。王勤劃出了的王府雖然大,但是抵不住人多啊。二百多輜重兵,還有三個山寨裏麵的工匠,那些老弱婦孺也一起幫忙,不到日中,王府就修葺好了。
    春蘭、潘穎、奶媽,還有九個宮女,很快就把劉協的房間打掃出來,鋪上春蘭給劉協帶來的被褥,布置上宮裏帶出來的用具,掛上帷幔,整個房間頓時變得有了生機。
    布置好了劉協的房間,春蘭等人又去布置後院,大殿則由潘穎帶著衛隊去打掃布置。
    一時間,劉協倒是沒事可做,搬出一張案幾,在大殿外麵的院子裏麵坐下。
    “殿下。”王勤好不容易把圖紙畫出來,拿到劉協麵前:“殿下,此城有東南西北四條大街,有三十六個胡同,大的胡同有一千多個院子,小的胡同有七八百個院子,臣對這些院子是這樣安排的,請殿下過目。”
    王勤把圖紙鋪在案幾上,劉協仔細看了一下,很快就明白王勤所思。王勤根據具體情況,把古城中的房間分給大家居住。三十六條胡同,按照比例分配居民,就是說,每個胡同都會有居民,都會有空房子。
    王府四周,都安排給劉協的衛隊和各軍將領居住,取名王府街。
    四方城門旁邊,劉協安排有男子的家庭居住,這樣可以幫助軍隊防守城門,也監督士兵,避免士兵違反軍法。
    對於家中沒有女人的家庭,王勤集中安排在各條街道上,三五家人挨著居住,確保每條街道都有人居住,這樣既保持了整個古城的生機和活力,同時也能維持古城各條街道的衛生。
    糧食、釀酒、造紙、兵工,分別放在東南西北三條大街上,這樣便於生活和工作。畢竟城中的老百姓,今後都會到釀酒、造紙、兵工廠裏麵工作。至於糧倉,更是居民生活的必需品,放在大街上,便於居民購買。
    王勤的安排,劉協還是很滿意的。隻是對城內的防禦做出了一些安排,比如說,設置街道辦事處,用於協調居民之間的矛盾,傳達王府的命令。比如說,給每家每戶編號等等。
    王勤按照劉協的安排,一一在圖上標明。
    商議完成,辛宏把書佐叫來,分成三十六組,分別到全城三十六個胡同,對每個院子就行編號,並用石灰漿在每個院子的大門上寫下編號。
    六月的太陽火辣辣的,四百士兵、二百多輜重兵、還有數百老弱病殘,全部被叫到王府前麵的院子裏。
    這些人剛剛接管城池,把糧草輜重搬到指定的地方。還沒來得及休息,就被叫到這裏來了。
    “諸位,按照薄冊上的記錄,現在開始分房子,分了房子過後,每家先自行修補房屋,不能修補的,等著工匠上門維修。從明天開始,安排到工作的,要到指定的地方去開展工作。王府街一號黃鬆,王府街二號王詩······”
    王勤按照編號的順序,一個個的安排下去。除了王府街,其他四條接到,每個胡同幾乎隻有靠近大街這邊才安排了人居住。
    因為劉協手下不到兩千人,有些還是父母兄弟都在劉協軍中,所以連兩千套房子都用不了。但是,整個古城有一萬多個院子,所以,院子的使用率還不到二成。當然,先來的,自然就住靠大街近的院子,這樣進出都方便不少。
    看到王勤一絲不苟的分配房子,劉協感覺此人不錯,有機會,先讓王勤做做縣令,如果做得好,在提拔到相應崗位上。
    分配到房子,各家各戶都興奮起來,在劉協這些人之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賊匪,他們根本沒想到,有朝一日,還能擁有房屋。
    至於春蘭等人,從洛陽出來,一路上都是住帳篷,那日子過得相當艱難,現在終於有像樣的房子了,眾人也是很高興的。
    維修和打掃是當務之急,古城的防禦暫時交給了沒有安排房屋的童子軍,因為這些童子軍劉協是要帶去渤海的。
    輜重兵裏麵的工匠開始修葺房屋,裂口的牆壁,用膠泥填上。腐朽的木頭,從其他沒有人居住的屋子上拆下來,先把有人住的房屋修葺好。
    各家各戶開始打掃房屋衛生,各大胡同裏麵,清理出來的雜物被焚燒,盤踞在古城之中的蛇鼠等小動物被打殺。
    整個古城,洋溢著喜悅。
    第二天,劉協習慣性的起床,在院子裏麵練劍過後,帶著衛隊,去城中走走。
    “潘穎,這是古城嗎?”劉協看了一眼眼前的古城,這還是前兩天看到的古城嗎?劉協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了地方。
    古城已經煥然一新,各條街道打掃得幹幹淨淨,地麵的雜草,牆麵的青苔,全部消失無蹤。每條胡同,都有人進進出出,仿佛正在忙碌著什麽。
    好多人家屋裏,都升起了聊聊炊煙。這種感覺,的確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