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七章 退兵洛陽
字數:4007 加入書籤
“陛下,還有一個消息,東線戰敗,孫堅突入洛陽地區,董卓撤兵回守。”春蘭再次說道。
“這麽快?”劉協停下手中的活計,凝眉問道。
這可是一件大事,劉協做了這麽多準備,就是為了洛陽這片土地,如今董卓戰敗,這片土地馬上就要成為無主之物了。
“你們繼續研究,盡量多弄一些式樣出來。”劉協給陶管說了一聲,就帶著春蘭離開了玻璃廠。
路上,劉協低聲問道:“怎麽這麽快,哪裏出了問題?”
“陛下,袁術不知道使用什麽辦法,三天時間就從洛陽運回了袁隗的遺體,坐穩了袁家家主之位。袁紹一氣之下,下令全線出擊。雙方激戰半月,戰死將領多達百人。東線北線還好,南線李肅不敵孫堅,節節敗退。董卓命胡軫帶兵前去支援,結果呂布不服胡軫調遣,半夜鼓動士兵嘩變,造成了炸營,孫堅趁機出擊,將胡軫擊敗。東線失守,董卓被迫放棄虎牢關,退守洛陽。”
曆史上好像的確有這段記錄,說呂布與胡軫不和造成兵敗。如今看來,曆史還真有自己鐵定的軌跡,不是誰想改變就能改變的。
董卓退守洛陽,那麽接下來就應該是火燒洛陽了,看來自己的抓緊布置了。
重建洛陽,必須有一個人牽頭,這個人還要是董卓不敢動的人,心向皇室的人。
劉協一個個排查,最後落在一個名字上——劉虞。
就目前的情況來說,能夠讓董卓忌憚,又死心塌地的為了劉家皇室的人,那就隻有劉虞一人。
“去把劉和找來。”要找劉虞,那就首先找劉和。劉和是劉虞的兒子,目前在朝中為官,讓劉和去給劉虞下詔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遵命。”潘穎轉身就要去找劉和。
“慢。”就在潘穎要走出大殿的時候,劉協突然想起,曆史上好像也有招劉虞進京的記載,隻是劉虞不但沒有進京,還被袁紹弄死在進京的路上。
自己如果貿然的派劉和去給劉虞下詔,豈不是把劉虞送上死路。
“春蘭,你派人去找劉和,讓他悄悄進宮,不要讓人知道。”劉協輕聲說道。
春蘭和潘穎不解,但是劉協既然說了,二人自然不會有異議。
劉和進宮還需要一段時間,劉協坐在案桌前,提筆開始寫信。劉協把當前的情況和自己的應對措施一一陳述,然後請求劉虞相助,最後才任命劉虞為河南尹,負責重建洛陽。
劉協洋洋灑灑寫了好幾張紙,語言懇切,感情豐富,劉協自己都被感動了。過去寫文章也沒這麽容易啊,今天這是怎麽了,難道做了皇帝連寫文章都提高了?
劉協放下筆,抬起頭,正好看到跪在下麵的劉和。
這時候的劉和,麵色詫異,十分不解的看著劉協。
劉協看了看劉和,心中想道:不如再來一個狠的。
刷地一聲,劉協抽出短劍。
“陛下。”旁邊的潘穎春蘭見狀,撲通一聲跪下。
劉協不管這麽多,用短劍在自己手臂上一劃,鮮血頓時流出。劉協取出自己的印章,蘸上自己的鮮血,然後印在書信上。
沒有去管手臂上的傷口,劉協拿著信紙對劉和說道:“皇兄,朕將大漢江山托付給你們父子,望你們父子不要愧對劉氏先祖,不要辜負朕。”
“陛下······”劉和悲戚的喊道,重重的把頭磕在地上,鮮血濺起,染紅了地麵,可是劉和一點沒有感覺到疼:“陛下,不管父親如何,臣在此立誓,如若有違,臣死後不入劉氏祖地,不享子孫祭祀。”
劉和立誓,不可謂不重。大漢人宗族觀念極強,國對他們來說沒多大的感觸,但是家族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大漢朝最嚴厲的刑罰就是誅滅九族。
“好。”你喬裝出城,去幽州找你父親,把信交給你父親,讓他按照信上交代的去做。
“臣定不負使命。”劉和再次叩頭,帶著劉協的信件出去了。
看到劉和走了,春蘭這才拿著酒精過來給劉協包紮傷口,口中埋怨:“陛下,再重要的事情,也不能傷及自身啊。”
“蘭兒啊,朕能不能擺脫困境,全靠劉和父子,朕要不做出這等姿態,劉和父子豈能放心為朕所用。”劉協說道。
“陛下,那劉和也不是什麽能臣,能擔當起陛下重托嗎?”春蘭擔心。
“劉和不行,但是他父親劉虞可以,最主要的是劉虞心向皇室,朕把重任交給他朕放心。讓雲玲兒派出一隊人馬,沿途保護劉和。”
“遵命。”
******
洛陽畢圭園,李儒麵帶擔憂的看著手上的名單,一時之間難以決策。
“文優,怎麽了?”董卓見李儒猶豫,開口問道。
“相國,有幾個將領的安排一時拿不定主意。”李儒答道。
“誰啊?”董卓問道。
“呂布。”李儒也不避諱,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呂布在中牟戰場擅自撤兵,造成預定目標沒有完成。降為騎都尉,歸胡軫統領。可是呂布卻不聽調遣,鼓動士兵嘩變,造成了炸營,五萬大軍損失過半。”
“這個啊,也怪不得奉先。如果按照胡軫的安排,奉先帥軍對陣,孫堅自知不是奉先的對手,必然不會與奉先鬥將。而奉先麾下隻有騎兵五千,戰將也隻有成廉和侯成,必然不是孫堅的對手。胡軫為了教訓奉先,勢必不會出兵援助。這樣一來,奉先五千兵馬全失。不但如此,孫堅滅了奉先,斷了胡軫一臂,勢必趁勢進攻,到那時胡軫的損失也許還更大。”
董卓說的也是事實,孫堅先擊敗呂布,再進攻胡軫,胡軫勢必不是孫堅的對手,部隊的損失說不定還比呂布鼓動士兵嘩變更大。
“可是······”李儒張口想說呂布斬殺丁原之事,可是董卓已經不賴煩了,揮手讓李儒停住。
李儒不好違逆董卓,最終還是沒有說出來。簡單的修改了一下部隊的調動命令,然後交給了董卓過目。
“嗯,董璜和董承押著財貨先走,李榷郭汜調往河東,防止河東賊軍南下。徐榮、胡軫負責阻擊。奉先負責斷後,火燒洛陽。就這樣,下命令吧。”
******
陳留酸棗,各路諸侯完全忘記了剛剛戰死的士卒,再次開懷暢飲,聯軍大帳一片喜慶。
“報,董卓撤軍了。”一個傳令兵跪在營門口稟報。
“什麽?董卓撤軍了?”袁紹一愣,連忙追問。
“是,今日早上,我軍斥候見虎牢關上旌旗稀少,於是前去查探,結果上麵一個人都沒有。輜重糧草也全部運走,看樣子已經離開了好幾日了。”傳令兵說道。
“哈哈,我們終於把董卓打敗了,叔父的仇終於報了。”袁紹大笑。
一幹諸侯趕忙上前祝賀,大帳裏麵歡聲笑語。
當然,也有不和諧的聲音。
曹操這時候站出來說道:“盟主,董卓退兵,我軍應該乘勝追擊,攻占洛陽,解救皇上,整頓朝綱,再興大漢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