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章 兩麵取巧

字數:4000   加入書籤

A+A-




    “董相國留下中郎將董越帶著十萬兵馬守著函穀關,李儒回到長安幫著王允處理朝中事宜,楊定去了陳倉,呂布去了郿縣。”蔡邕把知道的事情都說了一遍。
    這樣看來,董卓已經開始從洛陽戰場撤軍了,不過也是,袁紹去對付韓馥了,劉岱與喬瑁鬧矛盾,袁術與孔伷爭奪豫州,諸侯聯軍這邊,還真沒有精力對付董卓。
    如此想來,留下董越十萬兵馬守著函穀關也是富足,加上陝州的牛輔,華陰的段煨,東麵的防禦也是挺牢固的。
    正說著,侍中董璜進來了,給劉協遞上一份奏章。
    劉協打開一看,居然是奏請董卓為太師的奏章。董卓已經是相國錄尚書事了,還要太師的頭銜,這是要騎在劉協頭上拉屎啊。
    太師,顧名思義就是皇帝的老師,是有權教皇帝做事的。
    董卓有了太師的名頭,就可以對劉協指手畫腳,美其名曰教劉協如何處理朝政。到那時候,董卓豈不是比劉協的權力都還大?
    劉協放下董璜的奏章,拿起其他幾卷奏章,打開一看,居然是反對封董卓為太師的。劉協看看名字,其中有自己信任的陰脩。
    陰脩?劉協再看看,腦袋裏麵頓時冒出一串名單,與這些奏章的名字完全穩合。
    陰脩、韓融、王槐、胡母班,這不是董卓派出勸和山東諸侯的那些人嗎?當初看三國曆史的時候,劉協就在想,董卓派人去勸山東諸侯不要打仗,有這個必要嗎?現在看來,這完全就是董卓剪除異己的辦法。
    “留中吧。”劉協麵色不爽的站起來,離開了書房。董卓想要騎到自己頭上,劉協是不可能答應的。
    回到寢宮,春蘭已經等在那裏。把近期的情報給劉協匯報了一遍,倒是與劉協了解的情況沒多大差別。總的說來就是山東諸侯自顧不暇,無力西進。董卓為了穩住關中,把軍隊調回關中,重點保護董卓的老巢郿縣了。
    還有就是王允,已經勸降了胡軫、徐榮等將,正積極的向董卓的軍隊伸手。
    在長安呆了兩天,劉協把自己的勢力都轉了一個遍。劉協深知,皇帝如果不掌握軍隊,腰杆就硬不起來,所以自始至終,劉協都不曾放鬆對軍隊的掌控。
    陳留城上,張邈焦慮的看著源源不斷運入劉虞大營的糧草。
    張邈本就不是好戰之人,接到劉虞的通知,一時間拿不定主意,想要出城,又怕中了劉虞的圈套,不見劉虞,這事又說不清楚,一時間兩軍僵持在陳留城外。
    如今袁紹運來大量的糧草,劉虞在黃河邊上住一年半載都沒問題。
    張邈拖不起啊,自己城中就隻有三千士兵,還是在洛陽打殘了的。而對方一萬餘人,其中八千騎兵全是精銳。
    張邈權衡再三,還是出城來見劉虞。劉虞把聖旨給張邈一看,張邈大大鬆了一口氣,原來劉虞隻是來查看自己是否有反心,於是回到城中殺豬宰羊,到劉虞軍中勞軍。然後準備了一百萬石糧草送到劉虞軍中。
    短短幾天時間,劉虞大軍就得到二百萬石糧草,這讓一直懸著的劉虞徹底把心放下。
    “陛下,二百萬石糧食,我軍怎麽運走?要是在陳留耽誤時間過多,袁紹勢必識破計謀。”沒有糧食的時候,劉虞很是擔心。現在有了糧食,劉虞又開始擔心了。
    “皇叔不用擔心,朕自有辦法。”劉協笑道:“讓魏攸貼出告示,但凡來軍中,幫忙把糧食運到洛陽的,每人每天兩頓白粥。”劉協說道。
    “兩頓白粥?是不是少了?”劉虞驚道。這裏可是陳留,不是劉虞的幽州,劉虞可沒有權力在這裏動用勞役。既然不動用勞役,那就隻有請人。可是劉協給出的兩頓白粥,怎麽請到人。
    “再加上一條,男女老幼都可以。”劉協笑道。
    “陛下,陛下,這不是開玩笑嗎?女人也就算了,那些小孩怎麽運糧食?”劉虞喊住劉協,提出異議。
    “皇叔啊,朕再說一遍,朕不是要他們運糧食,而是要把他們帶到洛陽,成為重建洛陽的力量。”劉協重複了一遍。
    兩頓白粥,不限男女老幼,這樣的條件,什麽人願意來,隻有一種人,那就是流民。他們沒有房子,沒有土地,除了人以外什麽都沒有。既然什麽都沒有,那就了無牽掛,正好跟著劉協到洛陽安家落戶。
    看看天色,劉協起身看著劉虞:“皇叔,朕要的人安排好了嗎?”
    “安排好了,鮮於銀鮮於輔親自帶隊。”劉虞站起來說道。
    雖然不知道劉協要幹什麽,但是劉虞還是按照劉協的安排,找好了人手。
    “走吧,皇叔與朕一起去看看,怎麽把糧草運到洛陽。”劉協說道。
    劉虞起身,也沒叫人跟著,就叔侄二人趁著夜色,來到存放糧食的營地。
    營地設在黃河邊上,當初劉虞還提出了異議,說水邊容易受潮,不利於糧食的存放。不過為了遵從劉協的意思,劉虞還是服從了劉協的安排。
    營地裏麵氣氛非常緊張,鮮於銀鮮於輔知道今天有事情,但是什麽事情不知道。加上黃河之中,隱隱約約來了無數船隻,這些船隻靠在黃河岸邊,看樣子沒有離開的打算。
    “皇叔,派一個心腹過去,就說找一個叫張榮的人。”劉協對劉虞說道。
    “張榮?何人?”劉虞不放心,開口問道。
    一個從來不認識的人,讓他進入軍事要地,而且還是存放糧草的營地,這可是軍中大忌。
    “皇叔放心,這人是朕的心腹之人。”劉協笑道。
    “哦,如此就好。”很快,張榮來到劉協的麵前,單膝跪下,口稱主公。
    張榮是劉協在成皋縣的時候招攬的人才,向來是稱劉協為主公。但是在劉虞麵前,這意義就不一樣了,這是劉協的心腹啊。
    看到劉虞一臉羨慕的表情,劉協轉頭對張榮說道:“這是大司馬劉虞,是朕的皇叔,今後你要聽從大司馬調遣。”
    張榮聽後,上前見禮,劉虞也沒有架子,親手扶起張榮。
    “船都帶來了嗎?”劉協問道。
    “帶來了,大小船隻一百五十艘,人手都是對岸封丘古城的士兵,絕對可以信任。”張榮答道。
    自從得到劉協的消息,張榮就四處收集船隻,像這樣隻用船隻,不要人的做法,不是過命的交情是不行的。張榮也是花了好些日子,才找到這些船隻。不過能夠把事情做好,張榮也就放心了。
    “皇叔,清點一下,留足十萬人一個月的糧食,馬匹也留足一個月的草料。剩下的,全部運走。”
    “遵命。”劉虞這時候還有什麽說得,二百萬石糧食,不管是冀州還是陳留,都是一筆不小的財貨,如果不及時運走,自己這點人手還真不一定能夠保住。
    如今劉協安排人手運走,這對劉虞來說,可是甩掉了一個包袱。
    “張榮,把這批糧食運到小王莊,那邊已經準備好了接收的。另外,抓緊時間,爭取在天亮之前進入洛河,避開沿途的耳目。”
    現在可是在陳留境內,兩岸不是兗州就是冀州,想要隱藏行跡,幾乎是不可能的。隻有進入洛河過後,兩岸的人都被董卓趕到關中去了,隊伍才能隱藏行跡,放心行進。
    “遵命。”張榮應諾,轉身去安排人手,開始裝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