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王允三招

字數:3984   加入書籤

A+A-




    在小王莊行宮裏麵,巧雅給三人上茶。鳳稚自從擔任了農部尚書過後,精神頭可不一樣了,每天穿著官袍,四處指揮開荒造田,家裏的事情就丟給了巧雅。
    不過,巧雅也不錯,畢竟是世家後代,禮儀上麵都是過得去的。
    見巧雅退出去,劉協這才開口:“公偉既然來了,那就好好的在洛陽做事。老師,你把軍機處的事情交給公偉吧,從現在開始,公偉就是軍機相國。掌管洛陽所有軍隊,目前先是修建北大營,具體的事宜,老師與公偉交接一下。另外,朕打算成立一個鑒查院,主要是鑒別,檢查,監督,審判,偵察等職能。老師任院長,韓馥調過來先用著。過一段時間,有幾個士子過來,其中一個叫荀彧的,在內政上有些見解,就跟著皇叔,在行政省做事。荀攸在軍事上有些研究,就跟著公偉。還有一個叫滿寵的,執法嚴謹,就跟著老師。”
    “臣等遵旨。”三人一起施禮。
    “第二件事,公偉現在離開了荊州,荊州這邊也不能失去掌控,三位可有什麽辦法?”這是讓劉協頭疼的,朱儁離開荊州,劉協在荊州的勢力就出現了空白。劉協可不願意對荊州這塊肥肉失去掌控。
    “要不派一個人去荊州?”劉虞說道。
    “派誰呢?皇叔可有人選?”劉協問道。
    劉虞頓時沒語言了,荊州宗族林立,如果不是一個有名望的家族去荊州,很難在荊州打開局麵。
    “要不,臣······再回荊州去。”朱儁小心的說道。
    劉協沒好氣的白了朱儁一眼:“回去,說得那麽容易。你能保證,你的那些士兵,能保守洛陽的秘密?荊州那些宗族都是傻子,你數千兵馬來洛陽,單單你回去了?”
    朱儁頓時無語了,默默的承受劉協一頓罵。
    “要不在劉表身上打主意。劉表不管怎麽說也是漢室宗親,此人雖然沒什麽大誌向,但是保住荊州還是可以的,陛下派人與之取得聯係,利用劉表掌控荊州。”黃琬見劉協生氣,隻好轉移話題,說道劉表身上去。
    “看來隻能這樣了。”劉協再次白了朱儁一眼。
    ******
    郿塢,董卓終於知道了函穀關被占一事。
    看著下麵跪著的王方,董卓氣不打一處來。要不是看在王方一直跟著自己,董卓真想一刀砍了。
    “太師,如今函穀關被占,還是要收回來才好。”李儒見董卓沒有處置王方的心思,於是轉移話題,說道攻打函穀關上來。
    “義父,兒子願意領兵一萬,去攻打函穀關。”呂布見李儒提到攻打函穀關,頓時來了興致,大聲請戰。
    對於呂布這種積極的表現,董卓非常高興。
    不過沒得董卓表態,王允就說話了:“太師,屬下以為,我軍沒必要攻打函穀關。劉虞遠道而來,據可靠消息,劉虞隻帶了八千騎兵,在冀州收了韓馥一千多人,在陳留得了袁紹和張邈二百萬石糧草,然後帶走了陳留十萬流民。如此算來,劉虞在三月的時候,有二百萬石糧草,其中糧食四十萬石。十一萬人吃四十萬石糧食,到現在應該不多了吧。”
    “太師,劉虞如果孤軍而來,的確不可怕。但如果是朝中有人與劉虞勾結,支持劉虞,豈不是禍患。”李儒立刻提出異議。
    “文優這話就不對了,如果文優有確切證據證明允與劉虞勾結,就請當著太師的麵拿出來。”王允也不是省油的燈,現在董卓信任王允,王允豈不把李儒搞下去。
    “子師不用激動,儒可未說是子師與劉虞勾結。”李儒冷笑道。
    “別吵了,子師,說說怎麽對付這個劉虞。”董卓打斷了二人的爭吵。
    “太師,屬下是這樣認為的。首先劉虞不能進京。其次要給劉虞找點事。”
    “說重點。”董卓不賴煩的喝道。
    “好。太師可以讓皇上下詔,封劉虞為河南尹,把劉虞固定在洛陽。劉虞不是有十萬人馬嗎?太師可下令讓劉虞修複皇宮,至於錢糧,就讓劉虞自己籌措。如果不夠,太師還可以將關中的那些流民驅趕到洛陽,讓劉虞去解決他們的吃的。”
    王允三招,招招致命。
    首先讓皇帝下詔,任劉虞為河南尹。這樣,劉虞頂著大司馬的帽子,但是實職卻是河南尹。按照漢朝的規定,河南尹就隻能在河南郡範圍內活動。這樣一來,劉虞就沒有理由進京了。
    這條建議,王允知道董卓肯定會答應的。劉虞名望極高,蓋過了董卓。隻要劉虞進京,那麽朝廷之中,董卓就會多一個對手。
    當然,王允也不希望劉虞進京,因為劉虞是漢室宗親,在對付董卓上二人也許有共同點。但是,有劉虞在,王允想要攬權,那就不太容易。
    其次是修複皇宮,這可是一件大事。劉虞作為漢室宗親,理所應當的應該挑起這副擔子。所以用修複皇宮絆住劉虞,是最好不過的了。
    最後是驅趕流民。現在長安物價飛漲,那些原本還能維持基本生活的平民,在這種情況下隻能淪為流民。而這些流民,在長安周邊遊蕩,造成極壞的影響。董卓要政績,要減輕養兵的壓力,必然回采納。
    “文優,你認為呢?”董卓在這種勾心鬥角上不是很在行,於是問李儒。
    “子師所言,也不是沒道理。但是,如果有人與劉虞勾結,這些都不是什麽大問題。所以儒還是認為應該出兵函穀關,阻斷長安到洛陽的通道,同時威懾洛陽。”李儒答道。
    “文優之意允明白,就是不相信允吧。可是文優想過沒有,區區一個函穀關,就能阻斷長安與洛陽的聯係?如果太師真的不放心,可令董越帥軍駐紮在長安,嚴查出入的人。”王允故作生氣的說道。
    “子師不用生氣,文優不是說你,是說萬一有人支持劉虞呢,畢竟我們的皇帝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人。”董卓趕忙勸住。
    “哦,如此說來,屬下倒是有話要說。這些日子,屬下倒是沒發現皇帝有什麽異動。不過防人之心不可無,太師可令士孫瑞出任執金吾,嚴查城內出入人員。”王允說道。
    “執金吾是胡母班,士孫瑞去做執金吾,胡母班怎麽辦?”李儒反駁。
    “太師,據查,這次反對太師晉升的人中,就有胡母班。”王允說道。
    “胡母班,膽大妄為?哼,就讓士孫瑞去做執金吾,至於胡母班,他不是有個侄子叫王匡嗎?就讓他去河內,勸王匡罷兵。對了還有那些人反對本太師,一並派出去。”董卓聽到這些人反對自己,心中就怒了。
    “屬下把他們的奏章給帶來了,請太師過目。”王允倒是準備充分,把胡母班等人的奏章帶來了。
    “罷了,你自己留著看吧。擬一個奏章給我就行。”董卓對王允倒是越來越信任了。
    王允躬身退出,高興的去寫奏章了。
    大廳裏,李儒,呂布,董越麵麵相覷,這事就定下來了?
    “太師,這王允之話不可盡信啊。”李儒見董卓要走,趕忙留住。
    “怎麽不可信?難道就你的話才能信。”董卓怒道,看看呂布和董越又說:“治平(董越的表字),你帶的十萬兵馬暫缺駐紮在萬年縣軍營,仔細檢查長安各條道路,看看有沒有人給劉虞送去糧食。”
    “遵令。”董越施禮離開。
    “太師。”李儒還想說什麽,可是董卓已經向後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