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風雨欲來

字數:4265   加入書籤

A+A-




    在二人猶豫不決的時候,就聽劉協說道:“把詔書拿來,朕會讓蔡邕保密的。”
    王允看看劉協,又看看蔡邕,最後停在楊讚身上。二人交換了一下顏色,楊讚揮手讓士兵退下。
    劉協取過詔書,從乾坤袋裏麵取出天子印璽,不顧蔡邕的反對,在詔書上重重的蓋下。
    卷起詔書,劉協看著下麵的一批人,輕輕的說道:“蔡邕留下,其他人都走吧。”
    王允上前取過詔書,對著劉協施了一禮,這才招呼楊讚離開。
    蔡邕看著王允遠去,憤怒的躲著腳。
    “先生為何生氣?”劉協笑著問道。
    “陛下。”不想,蔡邕轉身給劉協跪下,以頭搶地,大聲痛哭。
    劉協有些好笑的走下去,把蔡邕扶起來,輕輕的在蔡邕耳邊說道:“隻是計爾。”
    “計?”蔡邕瞪大眼睛,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
    “王允要取信於董卓,必須從朕這裏拿到禪位詔書。”劉協笑道。
    “那······那······”蔡邕有些結巴,不知道該怎麽說。
    劉協有些可憐蔡邕了,這麽一個正直的人,居然攪到了這種陰謀詭計之中。當然,曆史上,蔡邕也是被王允算計致死,可是那時在蔡邕完全不明白的情況下死的,可以說蔡邕一點罪都沒受。可是,今天蔡邕撞破了這件事,那就免不了會被牽扯進來。
    “不用擔心,王允他們要的是董卓,而朕要的是天下。”劉協微微笑道。
    其實,劉協也有些可憐王允,委屈了幾十年,終於搬倒了董卓,可是剛剛享受到權力帶來的愉悅,就被李榷等人打破了。
    想到這裏,劉協不由得笑了笑。
    拿起桌上的奏章,沒有再去安慰蔡邕,開始批閱起來。
    皇宮的牆八麵透風,楊讚逼迫劉協禪位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各大世家。
    楊家,楊琦沉重的說道:“大哥,這皇帝禪位,董卓為帝,華陰楊家與王允關係密切,我弘農楊家恐······”
    “琦弟,此事甚是蹊蹺,切莫聲張,王允和楊讚逼迫皇上禪位,可禪位的對象是董卓,其中定有緣由。”楊彪作為楊家家主,手握這楊家大部分資源,得到的消息自然比楊琦更加準確。此事王允和楊讚為主角,可得到好處居然是董卓,一看就不合常理。
    楊琦聽楊彪這麽一說,也是反應過來:“朝政之所以能夠保持平衡,那是因為王允帶著一幫世家暗中與董卓為敵的結果。如今董卓那邊沒什麽動靜,王允和楊讚倒是上躥下跳的,難不成王允?”
    “個中原因你我不知,但是我們也不能不做防備。你和楊眾立刻回弘農,召集莊園青壯,隨時準備入京勤王。我留在京中,觀察事情發展。”楊彪神情嚴肅,楊家作為大漢朝頂級世家,手下的人手自然不少,可是自從華陰楊家興起,楊彪手中掌控的勢力就小了不少。
    可是朝中政變,楊彪不想袖手旁觀,所以讓楊琦和楊眾回弘農組織人手,而自己留在京中,隻要時機合適,楊彪就能給王允致命一擊。到時候,楊家就是大漢朝的功臣,榮華富貴享之不盡,青史留名也為未可知。
    皇甫家,皇甫嵩麵色凝重的看著自己的侄子,神色有些緊張的說道:“酈兒,此事關係到皇甫家族的興衰,你一定慎之又慎。”
    “叔父放心,侄兒省得。”皇甫酈深施一禮,帶著皇甫家的護衛趁著夜色離開了京都。
    明光宮,黃鬆麵色如水,皇帝禪位,作為皇帝的寵臣,黃鬆是最不願意看到的。如果董卓繼位,按照曆史慣例,皇帝劉協會封為什麽公,平平安安的度過餘生。可是手握皇帝四千羽林軍的黃鬆,董卓一定不會放過的。
    “林兒,你們有什麽看法?”黃鬆終於開口打破了屋子裏麵的沉寂。
    “父親,皇帝不可能禪位的,都是那個王允逼迫的,殺掉王允,就可以解決此事。”羽林左都尉黃林滿是憤怒的說道。
    “將軍,楊讚一萬軍隊已經入城,接管四方都門,正向內城而來,我們如果不早做準備,恐深受其害。”羽林右都尉肖先借口說道。
    旁邊慶豐慶嚴沒有說話,可是意思很明顯,如果不奮起反抗,等楊讚的大軍入城,自己這四千羽林軍就是待宰的羔羊。
    “走,先去見皇上。”黃鬆最終還是沒有下決定,而是先去見劉協。
    楊讚的兵馬還沒到皇城,黃鬆憑借自己五官中郎將的身份,很快就見到了劉協。
    隻是劉協身邊,已經擠滿了人。
    “黃將軍,你也來了。”劉協風輕雲淡的看著黃鬆說道。
    “陛下,王允楊讚謀逆,臣願領軍一戰,等候各地勤王大軍到來。”黃鬆單膝跪地,大聲說道。
    “對,與逆賊血戰到底。”
    “末將請戰。”
    “誓死保護陛下。”
    黃鬆的話音剛落,周圍的人立刻附和,劉協一時間心中寬慰不少。剛才還在糾結,萬一王允和楊讚一石二鳥,先除掉董卓,再入宮逼迫朕禪位,到時候還真不好說。
    如今好了,這麽多忠誠良將,就算楊讚再來一萬,劉協也有辦法對付。
    “諸位,事情緊急,朕也就不多解釋。黃鬆將軍,你帶羽林左右騎,羽林左右都尉,據守明光宮,與長樂宮成犄角之勢。花過帥步兵營,駐守武庫,隨時準備攻擊王允府邸。羽林衛和羽林女兵,駐守長樂宮。其他諸位,立刻出宮,趁著楊讚的兵馬沒有阻斷城門,組織家兵,埋伏在各處城門之側,一旦楊讚兵變,你們立刻拿下城門,接應城外的勤王軍隊。”
    “那未央宮怎麽辦?”黃鬆立刻問道。
    “不管王允是怎麽想的,未央宮都是主戰場,我們隻需按照平時值守的順序安排即可。”劉協答道。
    “那陛下······”眾人緊張的問道。
    “朕就在宣德殿,如果朕不在,怎麽讓董卓王允等人放心。”劉協笑道。按照曆史,王允聯合呂布殺掉了董卓,並沒有對皇位上的少年皇帝做什麽,所以,劉協的危險係數不高。
    “陛下,三思啊。”眾人趕忙勸道。
    皇帝雖然年幼,可是卻是精明能幹,隻要度過這幾年,一旦皇帝親政,他們這些人就會跟著發達。
    就算皇帝不怎麽樣,但是他們選擇了這個皇帝,就算要回頭,其他世家也不會相信,所以隻能一條路走下去。
    但是,如果皇帝出事,那麽他們這些人將會改換門庭,要麽去董卓門下,要麽去王允門下,到那時,他們就是任人欺辱的命。
    所以,皇帝不能出事。
    “放心,朕就在這宣室殿,一旦發生什麽,朕立刻從武庫,退回長樂宮。”劉協笑道。
    從未央宮到武庫,也就兩三裏路,劉協相信,自己身邊的侍衛能夠護著自己安全離開。就算不行,自己還有遁術,也能安全的回到長樂宮。
    但是,如果自己龜縮到長樂宮,不管是董卓還是王允,都不會出手,這場計謀就無從實施。
    “陛下,三思啊。”眾人再次跪倒。
    又來了,劉協對大臣們這種勸說方法很是反感。三思?自己四思,五思都有,何止三思。
    但是,自己又不能寒了這些忠臣的心,所以隻能勸道:“放心吧,真會妥善安排的。”
    “陛下······”眾人還要說話,劉協身邊的慕容賢說了一句話,眾人什麽話都沒說,趕緊離開了。
    是啊,楊讚的兵馬已經入城,如果再在這裏耽誤,恐怕什麽事情都做不成。